另外,小店的收入也还算可观。在经营方面,店铺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超过半数,占比53.01%,10万~20万的在33.73%;20~30万的占比6.02%;超过30万的不到8%。
现在的大多数杂货铺仍然和过去一样,前面做生意,后面住着一家人。一家店既能住人,又能基本覆盖生活成本,还不用给人打工,所以大多数杂货铺店主是不愿意把店卖出的。
而如果要加盟连锁便利店,还得面临
严苛的加盟条件
,除了加盟费还要将一部分利润分给公司,拿到自己手里所剩无几。
7-Eleven这种连锁便利店为了保证品牌复制不变形,还会要求加盟者先去7-Eleven上几个月班,从企业文化到店面经营逐一学习后,再从一个区域挑一家店给加盟者经营。
其次,“杂牌军”有他们独有的优势。
7-Eleven等连锁便利店目前主要覆盖的是一线城市,
一方面,
受代理区域限制覆盖范围有限
;
另一方面
,由于
开店成本很高
,所以对覆盖区域的消费能力也要求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便利店大多数位于核心商圈、写字楼的原因,尤其是在北京,下班后往远离市中心的地方走几乎看不到24小时便利店。
货圈全创始人张泽告诉我们,一般每家杂货铺都有50个左右固定的客户,这部分固定人群就可以养活一家杂货铺,而24小时便利店则可能需要200个固定客户才能覆盖成本,但有些区域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
比如说一些写字楼周边就几乎没有固定客户,都是以路过的人群为主,到了晚上这些地方就几乎没有人了,周末的人流也大不如工作日,在这种地方开一家24小时的便利店,就只能赚白天和工作日的钱。
杂货铺在营业时间相对机动,醒了营业,没顾客了就关门
,有的时候晚上需要买什么也可以敲开小店的门,也算是半个24小时便利店了,不需要按24小时连锁便利店那样8小时工时三班倒,夫妻两个人就可以顾的过来,人员成本也要比便利店低不少。
另外,
“杂牌军”们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无证经营。
事实上,很多社区、胡同里的小店都是资质不全的。
在北方很多城市的住宅都底商较少,所以很多小店就索性租下一楼改成店铺,而住改商其实是需要办理一套相关手续的,不过大多数杂货铺们都在“民不举官不究”的掩护下相安无事。
不要说无证经营,日系便利店们连香烟都卖不了。在我国外企是不能售卖香烟的,而香烟一方面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毛利也是很客观的。
过去几年北京的便利店还被一张许可证给难住,因为无法经营便当等鲜食而扩张缓慢,不过一些杂货铺倒是顺便做起了餐饮生意,还会出售自制盒饭。从这两个例子就可以一窥“地头蛇”们的地盘优势。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杂货铺们做的都是熟人生意。
杂货铺老板没事就和你唠唠嗑
,有时候帮你收个快递,你好意思不消费点吗?而这种唠嗑的方式在推广上也是低成本且高效的,很快就可以收获一批忠实顾客。
电商、O2O发展到现在仍然不能满足你立马就想喝一瓶水的需求,而在很多社区只要一个电话,杂货铺就推着购物车5分钟给你送货上门,还没有配送费限制,而这做的全是
人情生意。
无限近的接近消费者,这也是巨头们纷纷把眼光瞄向杂货铺们的原因。
但目前整个市场过于零散杂乱,直接整合难度太大也不经济,所以把它们收编旗下就成了一个不错的权宜之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科技资讯服务
我们邀请您
填写一份
调查问卷
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填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