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螺旋
解螺旋——医生科研最好的帮手。无论你是科研零基础,抑或初窥门径,你都可以在解螺旋获得极大的提升,从而面对基金、论文、实验游刃有余。解螺旋课堂是所有热爱科研技能学习的医生聚集地,解螺旋会员是医生科研全方位的贴心助手,加入我们,体验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解螺旋

从Nature子刊看肿瘤转移研究的套路

解螺旋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4-11 18: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Discussion写作模板 | SCI作图 | qPCR曲线 | 自噬相关mTOR信号 | ELISA实验

作者:酸菜(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上周文献精读中,酸菜讲解的文献是Nat Commun上的一篇关于肿瘤转移的文献“The mRNA-edited form of GABRA3 suppresses GABRA3-mediated Akt activation and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回复 “0411” 下载文献)。


这篇文章有两个亮点,第一是讲了个RNA的编辑;第二是这篇文章的数据结构比较简练,容易梳理出逻辑结构。

和之前一样的,先从文章的题目中抓到这么几个关键词:首先研究的核心分子是GABRA3,在前面呢,关键词就是mRNA-edited form,后面呢又有个通路Akt activation,然后疾病呢就是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这样就把文章的整个框架给出来了,核心分子、疾病、上游调控机制以及下游作用机制都给点了出来。

背景知识

本文在Introduction中对于文章的背景知识做了一些介绍。先是介绍了GABA(γ氨基丁酸),一个氨基酸类型的神经递质,用于信号传递。它的受体有两类,一类是离子通道型的,有GABAa,GABAc;另一类是代谢型受体,GABAb,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GABAa型受体中的一个亚单位——Gabra3。

这个Gabra3之前就有报道存在RNA水平的编辑现象,叫做A-to-I RNA 编辑,就是一个把腺苷(A)脱去氨基,形成肌苷(I)的过程。


文中还提到了GABA和脑转移之间的关系。并且,这种A-to-I的现象虽然有报道,但没有在肿瘤中被研究过,这就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RNA编辑是在转录水平上对遗传信息进行编码、重编码的过程,从DNA转录到RNA之后,也就是mRNA分子有可能会发生核苷酸的缺失、插入、置换,这样翻译后生成的氨基酸、蛋白质也会发生变化。这A-to-I就是把一个A,编辑成了I,影响了蛋白质的变化,这个过程主要由ADAR1这个酶来介导。

ADAR1有两个转录本:ADAR1p150和ADAR1p110。


A-to-I的编辑倾向于发卡结构RNA结构,这个发卡可以位于外显子和内含子之间,也可以位于外显子内部。只有发卡结构才能引起ADAR1这个酶对其进行编辑。


在免疫这块研究比较多的模型是发现A-to-I能够调节I型干扰素的表达。具体机制是由ADAR1介导,当这个酶发生了突变或者缺失,就会导致双链RNA缺失掉了编辑的过程,影响到下游蛋白通路的传递,进而影响了I型干扰素的表达。


结果解读


这篇文章一共有6张大图,可以分为4部分。

Fig1中提出了一个现象 ,即Gabra3在乳腺癌中特异性高表达,这种高表达不仅仅和肿瘤发生有关,还和肿瘤转移有关。

Fig2-3做了基因功能研究 ,采用了一正一反的方法:Fig.2过表达Gabra3促进乳腺癌转移;Fig.3沉默Gabra3表达抑制乳腺癌转移。这是功能研究的标准套路。

Fig4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现象 ,是关于机制的,发现Gabra3 A-to-I RNA编辑只存在于非侵袭性乳腺癌,转移性的乳腺癌会把这种现象丢失掉。

Fig5-6对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方法是人为的导入一种突变型载体。发现编辑后的Gabra3蛋白能影响乳腺癌的迁移、侵袭和转移;并且编辑后能降低膜上Gabra3的表达、抑制AKT磷酸化。

具体来看,在Fig1a中检验了Gabra3在人组织中分布的差异,发现其主要在脑组织表达,胎脑表达最高。


既然是研究乳腺癌当然要拿到肿瘤组织中去检测,发现在乳腺癌中存在一种特异性的表达。肿瘤细胞包括MDA-MB-231、MDA-MB-436、MDA-MB-453、SKBR3这几个细胞株中的表达度偏高些。而在人正常上皮细胞系,HMEL里就几乎检测不到。这也说明它和肿瘤的发生存在关系。


在后面的研究中,作者选择了MCF7,因为它低表达,所以做了过表达的实验;另一株选了MDA-MB-436,因为它表达最高,所以做了RNA的实验验证。这里通过WB的检测就把模型确定了下来。

除了在细胞株的检测外,还取了5对临床样本。虽然数量不多,但确是比较珍贵的配对组织中(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样本。做了qPCR的检测分析,发现在病人转移灶中其表达是特异性增高(Fig1c),最高80倍。


Fig1D是一个生存曲线,看Gabra3高表达和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表明乳腺癌中Gabra3高表达预示着生存期更短。


Fig2中对Gabra3人为的进行基因操作,使其高表达。 Fig2A发现MCF-7细胞过表达Gabra3后迁移能力显著增强。


Fig2b和Fig2a非常像,这个表明, MCF-7细胞过表达Gabra3后侵袭能力显著增强。


Fig2c进行了体内实验,MCF-7细胞过表达Gabra3促进裸鼠乳腺原位成瘤的肺转移。


Fig2做了过表达,Fig3就反了过来做高表达细胞株的基因沉默实验,这里作者选择了MDA-MB-436细胞株,做法和Fig2一样。



MDA-MB-436 细胞沉默Gabra3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侵袭能力降低,抑制裸鼠乳腺原位成瘤的肺转移。

Fig4探讨了基因的进一步机制,这里先没有寻找Gabra3影响的通路,而是寻找其上游的调控机制。Fig4a-c 中的结果表明Gabra3 A-to-I 编辑与侵袭能力负相关。


Fig4d用了之前5对乳腺癌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发现乳腺癌转移灶组织中Gabra3 A-to-I 编辑丢失。


因为能够引起A-to-I编辑的主要是ADAR1蛋白,那到底是ADAR1p110还是ADAR1p150呢?答案是ADAR1p110参与乳腺癌中Gabra3的A-to-I 编辑。(ADAR1p150和ADAR2检测不到)


经过前面现象的提出,接下来就要人为调控A-to-I的编辑。Fig5发现通过A-to-I RNA编辑 可以抑制乳腺癌迁移、侵袭和转移。Fig5a、b中MDA-MB-436细胞导入编辑的Gabra3可抑制迁移和侵袭。


反过来在MCF-7细胞导入突变的未编辑Gabra3可显著增加迁移和侵袭(该表型可恢复)。


体外做完了,体内再重复一下,用的还是小鼠模型。MDA-MB-436细胞导入编辑的Gabra3可抑制乳腺癌肺转移。


到了Fig6,开始搞下游信号通路。作者首先做了个流式分析,看看膜表面Gabra3的表达。


Fig6a:MDA-MB-436细胞导入编辑的Gabra3降低膜表面Gabra3表达

Fig6b:MCF-7细胞导入突变的未编辑Gabra3增加膜表面Gabra3表达

Fig6c:MDA-MB-436细胞导入编辑的Gabra3降低磷酸化AKT表达

Fig6d:MCF-7细胞导入突变的未编辑Gabra3增加磷酸化AKT表达

套路分析


这里提一篇大神的Review,“Hallmarks of Cancer:The Next Generation”,里面提出了肿瘤10种典型的表型。并且针对这10种表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为我们研究肿瘤治疗提供了靶点。


最后是酸菜总结的在肿瘤研究中的万金油套路。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文献菌为好友,直接提问和深入交流。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合作微信:helixlife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