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烟草报
聚焦烟草业界,提供权威资讯,传播烟草文化。《东方烟草报》是中国烟草行业唯一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报纸,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烟草主流媒体。敬请关注东方烟草报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烟草报

如何解好烟叶高质量发展“方程式”?这个烟区有三招

东方烟草报  · 公众号  ·  · 2024-12-30 18: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1月下旬,在中国烟草总公司第二十届职业技能竞赛烟叶评级员赛项竞赛中,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2名参赛选手分别取得第2名和第23名的好成绩,教练团队获评“优秀教练团队奖”。


赛场连着现场,人才支撑发展。近年来,湖北省局(公司)党组聚焦湖北“两烟强省”定位和“走在行业前列”目标,明确烟叶高质量发展路径,制定湖北烟叶中长期发展规划,努力解好烟叶高质量发展“方程式”。


“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烟草农业现代化为发展方向,以工业需求和品牌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着力打造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烟叶品牌。”湖北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李民灯说。


求解“基础”

融入地方重农抓粮工作大局
不断拓展“粮烟菜”复合种植模式







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村民不单在烟田种烟,也种粮、种菜。2024年,该县规划建设8.5万亩优质生态烟粮田,建立烟叶、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等轮作和套种机制,稳固烟叶基础。


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融入地方重农抓粮工作大局,湖北烟区坚持“以烟为主、多业发展”,不断拓展“粮烟菜”共生复合种植模式,促进粮烟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物尽其用、科技引领、促农增收。


“粮烟菜”复合种植模式促进粮烟融合发展、农户增收。


主动融入大农业发展,提高烟田产出效率和综合效益,湖北烟区贯彻落实撂荒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引导农户自愿、规范流转土地,因地制宜推广烟叶与粮经作物轮作,有效发挥粮烟融合“1+1>2”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进一步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他们争取相关部门指导支持,把大农业先进经验引入烟叶生产,不断提高机械化、绿色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降低烟农劳动强度。


做实产业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湖北烟区做好“土特产”文章,实行“烟叶+非烟”双合同、双订单生产,解决多元产品销售难题,确保农户持续增收。2024年,湖北省局(公司)着力打造60个烟区产业综合体,实现助农增收总产值6.79亿元、净收入3.93亿元,户均多元增收2.49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在重农抓粮工作大局中找准烟叶产业定位,湖北烟区推动粮烟协同发展,实现了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稳,烟叶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求解“特色”

聚焦“三烟三高”生产目标
推动标准化、定制化生产







一片山坳一片烟,片片都是“中高烟”,这是湖北宣恩烟区在烟叶生长时节的真实图景。在湖北,这样的图景已覆盖全部烟田。


“中高烟”即中棵烟高油分烟叶。聚焦优质原料保障供给,湖北烟草工商企业紧密配合、协同发力,探索出以“中高烟”为核心的原料开发路径,为破解烟叶供需结构矛盾交出了“湖北答卷”。


他们以规模化生产为目标,以“油、软、亮”等为关键质量目标,优化“中高烟”生产技术体系,创新实施“二分法”初分、“三分法”专分和“三部八级”收购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全域全程执行“中高烟”生产相关规范,有效满足卷烟工业企业优质原料需求。


湖北烟区不断优化“中高烟”生产技术体系,保障优质烟叶稳定供应。


不单是发力“中棵烟+高油分”领域,在湖北烟区,“上部烟+高可用性”“雪茄烟+高品质”烟叶标准化、定制化开发也在全力推进。


着眼烟叶特色与对口卷烟工业企业关键质量指标对接,湖北烟区积极落实工商企业“技术共享、过程共管、基地共建”工作机制,邀请卷烟工业企业专家培训指导,推进“一乡一厂”定制化生产,以烤烟基地单元对口服务重点卷烟品牌,以雪茄烟产业园服务卷烟工业企业。2024年,湖北烟区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开发覆盖七成烟田,烤烟基地调拨量占比65%以上,雪茄烟定制化生产占比56%以上,有效保障了优质烟叶稳定供应。


目前,湖北“中高烟”已进入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鹤楼”品牌全系列、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宽窄”品牌系列、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钻石”等卷烟品牌主配方。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理念,湖北省局(公司)以标准化、定制化推动“中棵烟+高油分”“上部烟+高可用性”“雪茄烟+高品质”烟叶开发,持续将“三烟三高”打造为做强特色的“三驾马车”。


求解“效率”

用好考核“指挥棒”和数字生产力
让产业链更高效







今年,湖北烟区烤烟磅组完成收购平均用时39天,同比减少9天。收购提速,收购质量能否保证?国家烟草专卖局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检查组、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检查组分别到湖北烟区检查烟叶质量,两次检查等级合格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烟农和工业企业对收购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收购提速、质量不减、服务提升的背后,是考核体系的优化。


湖北省局(公司)优化烟区考核方式,首次将“95%以上单站点收购时间控制在45天以内”纳入业绩考核,推行“场外专分+站点收购”和“站厂直调”收购模式,提升烟叶收购效率。


智能滴灌让烟农种烟更轻松、更省心。


不仅如此,湖北烟区还给烟叶产业链提质增效插上了“数字翅膀”——


烘烤触“电”升级。在宜昌市秭归县磨坪烟区,烟农们打开手机“智慧烟草”App,随时随地就能查看烤房内温湿度,“再也不用专门守着烤房了!”烟技员也能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各烤房运行数据,服务烟农更高效。


收购加“数”前进。在襄阳市保康县两峪烟站,主评检验定级后,烟筐通过传送带流向过磅区,系统采取RFID技术自动识别烟叶等级,自动过磅,实现烟叶定级、过磅流程自动化,收购效率至少提高1倍。


智慧植保、智能滴灌、智慧烟田、一站式服务,一部手机“装”起田间大小事,让烟农种烟更轻松、更省心。


“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心解好每组‘方程式’。”湖北省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龚春竹说,“我们立足‘三为三谋’,持续提升湖北烟叶核心竞争力,为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助力烟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岳伍东 通讯员 王百雁 邓平壤 王敬丹 /文 湖北省局 供图)


制:张娜

编辑:孙淑霞 刘鑫坤




热门推荐

刘三江同志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90秒,一起感受烟草商业企业数字化

烟草新闻早知道,来了~

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近期 烟草招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