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作者作为知识管理专家和作家的角色,观察并分析了世界和人们的各种变化。文章涵盖了作者对于疫情期间人们状态的变化观察,个人成长与下滑的特质分析,以及自我学习和修正的态度。作者还提到了尊重他人看法和命运,建设自我小宇宙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找到精神支撑和兴趣来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
持续成长的人具有大胆、能突破限制、想法多、舍得、敢花成本等特质。而下滑的人往往遇到意外情况,如生病、投资失败等。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人也容易下滑。
作者保持学习的习惯,即使身处短视频潮流中也能拒绝诱惑。作者会留时间不看手机休息身心,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力。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事情来了解自己,认识到在他人眼中的自己。同时尊重他人的看法和命运,不试图去改变,鼓励人们找到自我精神支撑,积极向上,努力拼搏。
不管我做的事情有多杂,本质上,我是一个知识管理专家、一个作家。
知识管理专家喜欢研究事物背后的规律,作家善于观察、分析和写作。
长年来,我观察到世界的变化,很多人的变化,事的变化。
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因为观察和分析自己更容易。
疫情三年,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水岭。
疫情过后,很多人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有人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还是上扬上升的。
而有些人,是肉眼可见的下滑。
破产、负债,生活窘迫。
持续成长的人,都有共同的特质:
大胆,能突破限制
想法多,做的更多
舍得,敢花成本,敢下功夫
下滑的人,往往是因为遇到了很多意外情况:
生病特别是重疾
投资或生意失败
夫妻失和或离婚
生二胎或三胎
孩子有问题(健康或心理)
失业
天灾
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人,也容易下滑。
因为他们的内核不够稳定,风来就风,雨来就是雨,像风雨中跟着飘摇不定的芦苇。
比如现在网上流行各种对立,于是有些人就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做。
但,真的适合自己吗?
那些天天喊着要断亲的人,不过就是因为,家庭、亲戚没给他们助力而已,假如家人亲戚有钱有权有势,并且愿意扶持他们,你看他们要不要断亲?
不要因为网上见到很多性格淡漠独来独往的人,就以为现实里大家都是如此,也并非亲人都是讨债的,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多的是。
但是断亲这样的言论特别受欢迎,属于对立话题中的一类,都是流量密码。
口口声声断亲的人,自己也未必断亲,但这样的话题吸引眼球、来钱,他们是清楚的。
常听人对我说:“很多人过了35岁就不想再学习了。”
对,这是一种现象,很多人都会有。然而真正重要的是:你呢?
你有没有保持学习的习惯?
有没有即使上亿人天天刷短视频,你也可以拒绝诱惑?
我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
而且,我有些好习惯,是一直保持的。
比如我通常不会边看手机边走路。
我每天会留给自己不看手机的时间,休息眼睛和身心。
如果我有事情需要在手机上处理,会停下来,找个安静的角落,处理完再走,而不是一边处理一边走路,因为我害怕摔倒。
特别是下楼梯的时候,我从来不会一边看手机一边下楼梯。
上个月太忙了,阅读只能在碎片化时间,比如临睡前看看《岁时花艺设计指南》和《清明上河图》,特别是前一本,因为里面都是美丽的花朵,赏心悦目。
我不在黑暗中看手机,因为那样太伤眼睛。如果有必须在黑夜里看手机的情况,我会打开台灯,然后再打开手机。
我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和学习力,这和年龄没关系,今天我学习了get笔记的用法,感觉很好用。
我也在不断踩坑的过程中学习。
吃一堑,长一智。因为有些事情,如果不遇到,就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就狠狠地撞了一次南墙。
这个事情的确让我感觉很挫败。
并不是有什么损失,有损失我也不在乎,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突然间感受到了一些变化。
山本耀司说: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与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我觉得自己没有变化,仍然如过去一样的简单热切,但这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在撞上一些事情后,反弹回来,才会明白,在他人眼里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我也没变,别人也没变,但是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变了。
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撞得发昏,然后,也就坦然接受了。
看到那些优秀的不断成长的人,会见贤思齐,向别人学习值得借鉴的地方,不断修正自身。
看到那些不断下滑的人们,也会心生警惕,会在心里始终告诫自己:
可千万不要落到那个地步啊!
我曾开玩笑地问朋友问粉丝,如果我没饭吃了,向大家求助,会不会给我一碗饭吃?
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而恰恰是因为有这样的后盾,这样的底气,就绝对不会让自己没饭吃。
人,始终都是要争一口气的。
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有人说躺平了十年,人废了。
我建议说既然躺了十年,那可以站起来了。
对方说不行了。
我就说“OK”,不劝了。
因为那是别人的生命和生活,他可以作主。
有人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我:你说的对。
有人说:学习让人变傻,读书越多越废。
我:你说得对。
有人说:保险都是骗人的。
我:你说得对。
尊重别人的看法,尊重别人的命运。
不要试图去改变,找到看法一致的人。
我们不必去管世界如何,要在大世界里建设自我的小宇宙。
我们要“在每一周、每一天、每一时死而复生”。
每一天让自己进入重生的状态,睁大好奇的双眼去看世界。
我有时候会说,为了给我的读者们服好务,也要努力活到120岁!
这也是激励自己的一种办法。
人要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撑,找到兴趣和活力来源。
2025年,新的开端,愿每个人都能够蒸蒸日上,充满朝气和锐气,努力拼搏,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