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护肤奇扒说
这是个有趣有料的护肤频道,愿你我,永远那么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护肤奇扒说

油\\\\干\\\\混\\\\敏各肤质,换季护肤大不同。

护肤奇扒说  · 公众号  · 美妆  · 2017-09-22 17:01

正文


本篇文章主笔:大E


俗话说,一叶知秋。

季节的转换,快的令人猝不及防。


秋风乍起的时节,

不同肤质,护肤的重点,也各不相同。


本期主题:

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 油性\干性\混合\敏感,这4种常见肤质, 怎样找对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安然度过秋风的考验?


看了这一篇,你就知道了~

1

油性皮肤

自带护肤品,肤龄显年轻;

清洁需适度,过犹反不及。

肤质特点:

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超过滋润角质层所需的量

外在表现:皮肤润泽,易泛油光、额头及鼻翼两侧最多,易出现毛孔粗大

肤质优点:充足的皮脂分泌,能帮助肌肤减少水分散失,保持柔软、充满弹性,肤龄显年轻

常见问题:当多余油脂,遇到毛周角质代谢异常,易出现毛孔堵塞,产生痘痘\黑头\白头


宜常用泥膏面膜粉调成面泥、清洁毛孔


忌过度清洁 (皂基洁面乳、洗脸仪、含酒精的妆水)

忌使用厚重的高脂质乳霜


油皮常见护肤误区

误区一:过度清洁

很多油皮的妹纸,都会有过度清洁的倾向。

轻则每天洁面三次,重则泡沫洁面乳+洁面仪一起上

洗完脸,还要用含酒精的爽肤水做二次清洁,一定要洗到摸起来发涩了才罢休。

一段时间之后,再好的角质层屏障,都会遭到破坏。

甚至有人为了去黑头,还会用卸妆油长时间按摩,导致角质层胞间脂质大量流失,大大加速对皮肤屏障的破坏。

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得不偿失的。


健康油皮,与油敏皮之间,可谓只有一线之隔

这个线,就是温和清洁的底线,过犹不及、损伤肌肤。


对于油皮而言,日常清洁需要足够的洁净力,但也需要温和。

推荐选择具有良好洗净力的、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产品。


误区二:重控油、轻保湿

因为讨厌油光,所以对一切宣传“控油”的产品都不看成分,盲目使用。

即使在肤况不稳定、甚至出现刺痛的时候,也不管不顾,坚持使用控油产品。

因为皮肤偏油,所以对于乳霜心存疑虑,只在冬季使用,忽视春秋换季期。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保湿不是不需要,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湿产品。

控油不是不可以,但是要以肤况稳定、不伤肌肤为前提。


事实上:控油产品,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真正去控制皮脂腺的分泌的, 所谓的控油,只是将溢出到皮肤表面的油脂,减少一些。

皮脂腺分泌偏多,这个根源,无法短期改变。

因为皮脂腺的分泌,受到人体基因表达、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环境状况、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用护肤品来彻底转变,非常困难。

甚至不少控油产品,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成分,反而带来肌肤问题。更推荐定期 使用泥膏面膜这样的物理方法,不伤肌肤的,吸走多余油脂。

油皮换季护肤重点:

毛孔清洁 + 基础保湿,需双管齐下。


毛孔清洁

每周1~3次,使用泥膏面膜,吸附毛孔中的油脂、打理老废角质。

  • 推荐不含防腐剂、滋养成分的,单一功效的天然泥粉,如: 法国绿泥、灰泥

  • 洁面后,使用泥粉+纯净水,调和成泥膏面膜,厚敷全脸

  • 5~10分钟后,泥膜呈半干状时,用清水洗去,再做保湿等后续保养

关于泥膜的使用,推荐补充阅读《 泥膜全攻略:一个被低估了的护肤神器。


基础保湿

秋冬时节,基础保湿是油皮不可忽视的护肤环节。尤其是 换季期间,气候多变,日夜温差大、气温渐凉、风力加大……

这些外界环境的不断影响,会 加大皮肤角质层的物理性伤害 ,损伤皮肤屏障的天然防御力,使皮肤变得粗糙。

因此,换季加强保湿,对于油性皮肤来说也很重要。


推荐产品组合:

水性保湿产品:建议选择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的护肤水

乳霜类产品:建议选择含有天然脂质成分、肤感舒适不闷的乳霜

2

干性皮肤

干皮易起皱,防晒要坚持;

保湿重中重,加强在秋冬。

肤质特点:

皮脂腺分泌油脂太少,对角质层的滋润和保护不足。

外在表现:皮肤干燥、缺少光泽、角质层偏薄

肤质优点:毛孔细腻,不易起痘

常见问题:干燥粗糙、肤况不稳定、易出现干纹


夏季宜用护肤油、

秋冬干冷用高脂乳霜


忌过度清洁(皂基洁面乳、洗脸仪、含酒精的妆水)

忌以多贴面膜来加强保湿


干皮常见护肤误区:

以为多做面膜湿敷,就可以加强保湿


出现肌肤干燥,天天贴面膜来缓解,确实是不少干皮妹纸偏爱的护肤习惯。

然而,这样做很容易适得其反。

长时间的湿敷,会使皮肤角质层出现过度水合,皮肤屏障变得脆弱;

而角质层中,原本就很稀缺的天然保湿因子,也会加速流失,导致皮肤自身的保水能力,不断下降。


皮肤干燥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干性皮肤的油脂分泌不足,导致水分流失速度过快了。

用适合的乳霜产品,来代替自身所缺的皮脂,锁住水分,加强皮肤的保水能力

这才是解决肌肤干燥问题的正确做法。

推荐补充阅读《 为什么你的保湿,不保湿。

干皮换季护肤重点:

温和清洁 + 强化保湿


温和清洁

有很多皮肤干燥问题,都与过度清洁有关。

过度清洁,使皮肤屏障受损,最终导致皮肤保水能力下降。

关于清洁不当导致的干燥问题,推荐补充阅读《 一瓶好的洁面乳,能解决一半皮肤干燥问题!

对于干皮而言,做好温和清洁,就能给保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事半功倍。

建议一年四季都保持这个良好的护肤习惯,尤其是在秋冬季节。


强化保湿

干性肌肤,日常保湿,更推荐含天然脂质成分的乳霜,肤感舒适

而在气候环境变得干冷时,需根据情况加强保湿。


判断的依据:

肌肤出现 干燥紧绷 等不适症状,说明 保湿力不足

肌肤出现 脱屑、起皮,干痒 ,说明 失水严重、皮肤屏障受损 需加强防护,以免变为干敏皮


加强的方式有几种:

  • 早晚护肤时,将日常使用的乳霜,适当加量使用

  • 随身携带乳霜,在肌肤干燥不适时,针对干燥部位补涂

  • 改用高脂质含量、锁水性更佳的乳霜产品

3

混合性皮肤

T区泛油光,泥膜厚敷它;

脸颊偏干燥,乳霜需加强。

肤质特点:

T区泛油光,脸颊干性或中性。


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

每个人的皮肤,多多少少都有点混合

由于皮脂腺的分布,先天就是T区多、脸颊少。

因此绝大部分人,T区都会比脸颊要偏油一些。

所以说,分区护理的原则,适用于大部分人

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这一篇《 分区护理,怎么分?怎么护?


宜分区护理:

T区敷泥膜、脸颊加乳霜


忌过度清洁(皂基洁面乳、洗脸仪、含酒精的妆水)

忌通过“补水”来实现“水油平衡”,忽视脸颊保湿


混合性皮肤常见误区:

陷入对水油平衡的盲目追求,一味“补水”,忽视保湿


额头偏油、脸颊偏干,很多人误以为,

这就是所谓的“水油不平衡”,需要加强补水来解决。

然而,这是错误的护肤观念。


额头偏油,不是缺水,而是皮脂腺分泌太多

脸颊偏干,不是缺水,而是皮脂腺分泌太少


正确的护理方法:分区护肤。

T区深层清洁、脸颊加强保湿

混合性皮肤换季护肤重点:

分区护理、加强脸颊部位的保湿。


偏油的T区

参考油性皮肤的护理方法,定期敷面泥。


偏干的脸颊

参考干性皮肤的护理方法,重点在乳霜。

4

敏感性皮肤

敏皮需调理,温和是前提;

产品要精简,成分无刺激;

清洁需温柔,屏障需维护;

新品先皮试,日晒要防护。

肤质特点:

敏感性皮肤,其实是一种问题肌肤。

根据肤质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偏干和偏油两种

即俗称的干敏皮、油敏皮


温和调理、避开刺激、精简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