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明源地产研究院
明源地产研究院被客户誉为“中国地产百强背后的管理大师”,深度致力于房地产行业的管理研究、咨询服务、专业培训、解决方案四大领域。 微信内容:政策解读、行业趋势、市场动态、名企战略、名人韬略、管理前沿、干货收藏、图说地产、大数据等方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说个有趣的事情。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明源地产研究院

头部房企这个举动,很不寻常

明源地产研究院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4-10-22 07:44

正文


为了应对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包括万科、绿城、龙湖、华润置地在内的至少8家头部房企,都陆续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积极求变。

整体来看,今年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呈现几个特点:


第一,区域职能加速瘦身,多项权限收归集团;

第二,总部进一步下沉业务前线,避免脱离实际瞎指挥;

第三,强区域合并弱区域,以业绩论英雄

第四,代建和线上营销业务,在架构调整中脱颖而出。


那么,频繁调整背后,到底传递出什么信号?且听明源君一一道来。AI创意工场,天天有内容,周周有爆款


总部收权,区域瘦身
房企加速组织架构调整


为什么房企频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明源君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场不确定性增强,迫使房企必须努力适应新变化。

房企频繁调整组织架构,本质上反映的是对市场预期和行业预期的调整。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9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17.2亿元,同比降低37.7%,同比降幅较8月进一步扩大11个百分点。累计来看,1-9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6338.2亿元,同比降低36.6%。

虽然今年以来楼市利好政策不断,但是市场信心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市场不能止跌回暖,房企经营效益得不到提升,那么,新一轮的组织变革仍会继续。

第二,行业普遍面临利润下滑,房企需要快速通过组织架构精简,提升人效。

今年上半年,50家房企迎来营收与利润规模双降,其中营业收入14572亿元,同比下降13%;毛利润1615亿元,同比下滑34%;净利润亏损37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加大至479亿元。

随着盈利难逐渐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普遍现象,也倒逼房企亟需通过精简区域和加强扁平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总结下来,这一轮头部房企的组织调整方向很明确:

第一,区域职能加速瘦身,多项权限收归集团。

过去房企由于快速扩张,导致内部出现层级过多、机构臃肿、总部和区域职能交叉重叠等通病,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制造了协同难度。


比如某房企就曾公开检讨说,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架构调整之前,竟有“总部-业务集团-五个大区-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五个管理层级,导致效率愈发低下。


所以今年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精简配置的方式,削弱甚至取消区域权限。


比如万科就将七大区域公司缩减为五个,保留下来的华东区域、南方区域、北京区域、西南区域、华中区域,虽然仍保留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业务职能,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后台保障类职能被取消;

业绩表现较差的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则被直接降级为总公司,只设置一套管理职能。

华润置地也将原有的7个大区重组为5个大区,原有28个地区公司重组为20个地区公司。变革后,总部对地区公司的资源管控能力得到强化,管控半径有效降低。大区权力相应被弱化,只剩下督导和协调的职责。

通过管理半径的压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效率,亦能降低运营成本。
点击了解AI降本,把钱花在刀刃上

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房企更加需要加强管控来防控风险,确保人力物力聚焦到核心目标上。

第二,总部进一步下沉业务前线,避免脱离实际瞎指挥。


过去不少房企的管理人员对一线情况知之甚少,导致脱离实际瞎指挥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伴随着地产步入低容错率时代,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继续存在的。


比如这轮调整之后,万科五大区域定位转为开发经营本部派驻的“前方指挥部”;重大项目多、产能货值大的上海公司和广佛公司,以及新组建的办公事业部,也统统归开发经营本部直接管理。


万科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开发经营业务的组织集约化建设,开发经营本部要进一步下沉业务前线,直接负责产品原点的管理和重大项目的操盘。


组织集约管理,一方面能将自身最优势的资源和力量聚焦于最赚钱的区域,持续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把握市场机遇。

第三,以业绩论英雄,进一步提高属地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持续下行,行业规模得不到增长,各大房企的组织变革也由攻转守,通过区域合并,进一步提高属地市场的竞争力。

比如金地集团就将区域公司从7个减少到5个,华北区域合并东北区域成立北方区域,华中区域合并西部区域成立中西部区域。


龙湖将南京公司与合肥公司合并、胶东公司与济南公司合并。


万科北京公司也合并了包头事业部,太原公司合并石家庄公司。


区域合并,一方面是业绩说话,通过业绩好的区域合并业绩差的区域。另一方面,也跟房企对该区域未来发展有无信心有关。


比如有媒体报道,之前多家央企扎堆进入以武汉、郑州为代表的华中区域,后面又一起退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华中区域现在的业绩贡献度差,而是房企对该区域房地产市场未来预期不乐观,选择提前抽身。有房企高层甚至直言,华中区域面临存货结构差、现金压力大、利润承压重等诸多风险。



代建和线上营销
在架构调整中脱颖而出

虽然房企组织架构调整以收缩为主,但也有不少业务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房企新设部门和平台的主要方向。

首先是代建业务的权限在不断提高。

最近两年,随着地产销售的下滑、企业投资能力“丧失”,让原本利润微薄的代建成为了诸多房企眼中“香饽饽”,竞相入局,代建行业也迎来一波快速扩展期。助建设单位,轻松管好项目,点击了解

据克而瑞统计,截止到2024年9月,已经有超过100家房企入局代建或承接代建业务。由此可见,当前市场上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几乎全部“下场”做代建。


而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代建业务,不少房企也开始从组织架构层面入手,持续提升代建板块的话语权。


目前来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成立独立代建公司或子公司。比如今年招商蛇口就成立专业平台公司——招商建管,成为率先成立独立代建平台的央企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第二种是区域合并。比如今年绿城管理西南区域直接合并了绿城中国的西南区域,体现了绿城做大做强代建业务的决心。


其次是线上营销部门持续扩编。


明源君曾经说过,最近两年,房企大部分部门都以收缩为主,但有一个部门却在大力招聘,那就是线上营销部门。

比如龙湖就专门成立了线上能力中心,其职责就是在城市公司层面配置3-5个岗位,每个人服务两三个项目,然后指导项目上的人怎么做线上拓客。AI创意工场,天天有内容,周周有爆款

华润置地某城市公司专门成立了自渠新媒体中心,规模在30人左右。既要负责项目的官方账号,也有运营私人的附属账号。

绿城也在城市公司层面配置了数渠团队,该团队必须配有城市渠道负责人以及线上获客团队,线上获客团队应设主播、新媒体运营、商机运营等专职岗位。其中西安自渠团队已经有一百多人规模,建立了矩阵账号一百多个。


行业依旧动荡,
房企要做好长期过冬准备


刚才提到,今年以来,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救市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行业困境仍未根本性扭转。


那么,面对地产寒冬,房企除了组织架构调整,还有哪些过冬手段?


明源君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强化现金流管理。


据统计,2024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为7703.1亿元,整体规模处于较高水平。


尤其是当下房地产销售市场并未回暖,面对债务压力,房企能做的,一是债务展期,二是停止投资,三是打折促销,加快旗下资产处置,尽快摆脱流动性危机。


比如龙湖就提出资金管理的具体思路:



首先,利用全航道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压降负债总额,同时用长周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替换3到5年期的信用债融资。双管齐下,完成债务结构的切换。


其次,逐步提升经营性收入的占比,并减少对融资的依赖,完成收入及利润的转换。

第二,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


随着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关键要素也从过去的规模转变为产品力和服务力。


这也意味着,在行业转型过程中,产品力强的房企将会得到更多的市场机会。


比如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万科的产品更新频率已经加快到3、4个月就要更新一代。绿城中国也在今年发布《好房子产品标准》,该标准包含1个总则、6个分册、共计226项条款,有189项严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第三,想尽办法去库存。


旭辉林峰曾经说过,日子好的时候,库存放着没问题,越往后越涨,长周期来临,不涨反跌,特别是有产品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库存,特别是现房库存和滞重库存,就是消耗资金成本的癌症,会占用宝贵资金,吃掉仅有的利润。


所以,目前的房地产行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计一切代价缩表,快速去库存。

比如今年以来,碧桂园、瑞安房地产、金融街、新华联、华侨城、万科在内的多家房企,也纷纷将旗下酒店类资产摆上桌面,以此快速获得现金流,改善房企的财务状况。

龙湖也强调,老的库存项目,尤其是现房项目,要坚决去化换成现金流,以优化盘面。针对商办类的库存,甚至可以通过以租代销的方式,来实现去化。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