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是否有能力购买、打算购买学区房?
杨创业:我不打算要孩子,但如果以后有孩子,买得起学区房就念,买不起就不念。
我不太能接受孩子是那种是因为自身不努力导致的学渣,可能会想办法教育他、转校之类吧。但教育的成果跟学区房的关系没有必然联系,西城海淀的学渣多了去了。
李工程师:学区房我是无所谓,我能接受自己的的娃成为一个学渣,人的优点是各方面的,不一定通过学校和学历来体现。
而且我发现我周围的同事朋友普通学校和名校毕业的并没有太大差距。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对于我这种观点,周围的人有三种评价:(1)缺啥补啥,我自己有学历了,就不觉得学历金贵了(该评价来自周围的朋友);(2)我自己经历过后,对于学历和名校友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人关键还是看自己努力不努力,只要肯努力,就没有一无所成的人,学习成绩不行也总会找到行的一方面(该评价来自我自己);(3)傻(该评价来自我媳妇)。
我这人一向随和、随大流,尤其是周围的人纷纷为下一代准备学区房后,我就听媳妇的换了学区房,马克思又说了家庭和谐第一嘛。
张MBA:最现实的建议就是没有必要为房地产、学区房绑架。不要去赌。买了学区房就能考上清北么,考上就能买到么?朋友圈里还有另外一个段子,别说清华北大,就算再去上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也是一样买不起。
你如果就是喜欢让孩子上清北,就尽量去给他/她提供学区房。如果你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有质疑的话,就不要走这条路,因为每个家长的路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我的目标是孩子能自由成长、思想独立,而不是上清北。
很多人也认为比起学区房,移民或者国际学校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这是很好的思路,但是并不好执行。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现在门槛都越来越高,等你办成了孩子说不定都毕业了。
国际学校的话每年学费20多万,15年300万,不用离开北京,好像也挺好的,但是多数质量高的国际学校要求外籍,所以现在周围很多人采取了去国外生孩子、然后回来上国际学校的方式,来避开学区房和移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