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这是一场音符与情怀的碰撞。以美育人,这是一场诗与远方的盛宴。10月15日晚,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走进西政开展“青春大课堂·唱响中国”交响乐音乐会,为西政师生带来了一场音乐与文化融合的艺术盛宴,一堂润物无声的高品质艺术“大思政课”。
音乐会在渝北校区笃行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刘革出席会议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怀勇,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伟莉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音乐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欧阳锐璇与重庆交响乐团总指挥周生宏共同主讲青春思政课。来自全校的百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观摩聆听。
本场音乐会以思政为核心,故事为主线,音乐为形式,分为“神州风韵”、“炎黄风骨”和“时代风华”三个篇章,分别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民的拼搏精神以及新时代中国的风貌风采。
将音乐融入思政课,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有深度,更有温度。为了深化现场师生对乐曲的理解,重庆交响乐团总指挥周生宏与欧阳锐璇副教授携手合作,同上一堂思政课,以“音乐+思政”的形式讲述了“延安第一架钢琴”“江姐事迹”“湖南十八洞村的蝶变”的精彩故事,将家国情怀巧妙地融入三个篇章中,让同学们在演出中体会了艺术的魅力、思政的张力和信仰的动力。
刘革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涵养文化艺术的沃土。交响乐,作为音乐殿堂中的瑰宝,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层次、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座座连接心灵的桥梁。此次“青春大课堂·唱响中国”交响乐音乐会既是一首青春与梦想的交响曲,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答,更是一堂听起来“新鲜”、品起来“有味”的思政金课。期待同学们在音乐会中感受一次跨越法律和音乐的心灵交流,在音符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故事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坚定文化自信。希望以本次音乐会为契机,重庆市歌剧院能和西南政法大学深化交流、加强合作,为师生们带来更多高品质的艺术“金课”,以打动人心的音乐力量美育启智、立德树人。
音乐会在悠扬舒缓的《思乡曲》中拉开序幕。
神州风韵篇章里,凄美动人的《二泉映月》,慷慨激昂的《炎黄风情—紫竹调》,欢快喜乐的《节日序曲》将现场观众置身于浩瀚音海,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
在炎黄风骨篇章中登场的是《白毛女组曲》《黄河颂—钢琴协奏曲》《江姐组曲》和《红旗颂》,激越澎湃的旋律,悲壮雄浑的弦管之声,重塑了革命先烈鲜明感人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由《咏雪》、《人民万岁》和《我的祖国》曲目组成的时代风华篇章热烈奔放、坚定有力,谱写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在历史中延绵不灭,深深吸引着师生们在音乐中领略着中国的风华。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通过音乐,西政师生们认识和走近了那些为了祖国、为了理想、为了信仰献出生命的人。他们的故事随着音符再次在耳边讲述,他们的身影随着旋律再次在眼前鲜活起来。在欧阳锐璇副教授的带领下,全场师生高声齐念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缅怀人民英雄。
音乐会在全场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悠悠高歌声,拳拳爱国心,在音乐的海洋中,每一个音符都是西政师生为祖国献上的祝福与赞美。
重庆交响乐团、重庆市歌剧院常任指挥周生宏老师表示,重庆是个英雄的城市也是艺术的圣地。很高兴交响乐团进校园活动能让西政师生聆听到一首首串联祖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经典音乐,帮助现场师生们了解重庆音乐事业的发展。演奏过程安静专注、互动环节踊跃举手,这说明现场的师生很认真地在听我们的分享、演奏,给了演奏团队很大的支持和肯定,非常感谢西政的师生们,希望之后有更多的机会走进西政校园与师生们交流。
“热烈的掌声是对这场成功的青春大课堂最好的肯定”。新闻传播学院本科2023级涂煦昆表示,“音乐是一种媒介,能够传递那些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此次音乐会不仅让我沉浸于音乐之美,更让我接受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期待学校能经常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接受艺术的熏陶。”
据悉,为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引导教育师生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努力交出“强国建设、西政作为”的高分答卷,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特举办
“1+1+1+N”青春大课堂——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系列活动
。本次“青春大课堂·唱响中国”交响乐音乐会由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以及校团委联合承办,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感受艺术之美,同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手称号、2020年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参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四维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