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龙太子的瓜 ·  22 小时前  
进出口银行  ·  助民企 赋新能 | ...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一顿饭42w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华科大老师的公积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远离内耗最好的方式:简化一切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5-02-22 07:00

正文

图片



导语: 为什么说简化一切是远离内耗的最好方式?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变声技术支持

工作这么多年,我接触过很多职场人,发现一个真相:

那些活得累的人,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把人生过得太复杂了。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

人生真正的通透,是学会做减法。远离内耗最好的方式,是简化一切。

简化社交

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我们应当把它留给值得的人。

而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毫无深度的闲聊,带着虚伪面具的交往,都会让你失去能量,失去自我。

①减少无效社交

段永平曾提出过一个“焦点法则”:
一个人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无法做很多的事情,那么就把你的精力放在你最擅长的地方。

换句话说,你的社交越庞杂,精力就会越涣散,而内核则会越来越虚弱。

那些逢局必到、微信秒回的人,往往是用“虚假忙碌”掩盖内心孱弱。

如果你一直被无效社交困扰,那么我建议你不妨试试这个:

将70%精力投入专业提升(学技能、做案例、攒成果);将 20%精力维护关键人脉(直属领导、行业前辈、潜力伙伴);10%精力应付普通社交(点赞、寒暄、凑热闹)。

②远离社交攀比

人生是场自定义游 戏,你的生活是你自己定义的, 千万不能在跟外界的攀比中丧失生活的本质。

有很多的人,只要参加同学会,就会陷入严重的焦虑;看到别人出国旅游、买新车、换大房,他会极度不安;发现身边有人孩子考上国际学校,他连夜逼5岁女儿背雅思单词。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社交不仅没有带来愉悦,反而变成了严重的负担。

要记住,生活是自己的,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每个人的步伐不同,不必因为别人取得的成就而怀疑自己的价值。

你最需要做的,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当你真正不再攀比、不再看别人眼色时,你的心情才会更加自由,内耗也会逐渐减少。

简化套路

我在咨询工作中发现个有趣现象:

一个公司的销冠,往往不是那些舌灿莲花的老江湖,而是那些说话直接、真诚、替对方着想的人。

是的,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少点套路,双方都会少很多内耗。

①简单

最高明的套路,就是没有套路。

我带团队有一个“三不原则”:

·不猜领导潜台词(直接问目标)
·不玩同事宫心计(坦率说需求)
·不给客户画大饼(实事求是)
没错,工作关系不需要那么复杂,生活也不该如此繁琐。

《哈佛商业评论》有一项调查:在高信任度团队中,沟通效率提升40%,决策失误率下降65%。

简单、直接,这才是最有效的社交。

②坦诚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内耗,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对别人和对自己足够的坦诚。

我们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怕暴露内心的脆弱,不敢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但这正是内耗的根源所在,你越是想要掩盖,越是为自己制造无尽的心理负担。

越真实,越有力量。

就像心理学教授布琳·布朗在其最受欢迎的演讲——《脆弱的力量》中强调:

敢于暴露弱点的人,反而会获得更多支持。承认脆弱,反而会让我们更强大。

对别人坦诚,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坦诚。当你放下伪装,诚实地面对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轻松起来。

③真心

内耗是你与自己的关系。只有真心,才能消除内心的疲惫和焦虑。

回到初心,回到那种直接、纯粹的心态,生活会变得不再复杂。

做自己最真实的版本,用真心去待人接物,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不再让你心力交瘁。

简化情绪

事压不垮人,但情绪会压垮人。

过度的情绪反应,往往会消耗我们的心力,让我们陷入无尽的内耗。

有很多的人,看到别人说了句不合自己心意的话,心情马上低落;工作中出现小小的波动,就立即焦虑不安;领导没及时回消息,他能脑补出“被团队孤立”的连续剧。

这样的人,内心始终处于一种极度的消耗状态中,精神能量在一点点地流失掉。

然而,神经科学发现: 人对负面事件的反应,80%来自对后果的想象,而非事实本身。

因此,心理咨询中常用的 “RAIN技术” ,值得借鉴过来管理我们的情绪:

Recognize(识别): 我现在是什么情绪?

Accept(接纳): 允许自己暂时有情绪,不压抑、不否定、不逃避、不抗拒。

Investigate(探究): 这个情绪想提醒我什么?

Non-Identification(抽离): 不把强烈的情绪等同于自己,我是天空,情绪只是飘过的云。

一句话,当情绪来袭时,不要急于否认或压抑它。先承认它的存在,然后接纳它,再找到方法去控制它。

如果你能做到不为情绪所控,而是理智地引导它,内心的平静与稳定就会随之而来。

简化欲望

我见到过太多的聪明人,因为要得太多,可到最后一事无成。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被无尽的欲望所控制,这是最大的内耗与痛苦,是终极的不幸。

因此,你一定要简化欲望。

①分清楚,是需求,还是欲望

需求,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动力,而欲望则是一条无底的深渊。

当我们无法区分两者时,就容易陷入过度追求欲望的困境。

需求是有限的,满足需求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它总是让你感到不满足,不安。

你越是满足欲望,它就越会膨胀,直到你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

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曾对人的行为机制有过研究:

正常的需求,能驱动我们的可持续成长,如学习、锻炼。而过度的欲望,则会诱发补偿性消耗,如暴食、刷剧。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区分需求与欲望,回归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才能减少内心的欲望焦虑。

就拿最简单的刷短视频的欲望来说吧,每次想点开APP前,先问自己:

“这满足的是我的需求,还是多巴胺的欲望?”

②找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不是所有欲望都应该去满足。

我们常常会陷入“拥有越多越好”的误区,但实际上,我们最需要的,是找准自己的方向,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导演李安在37岁前,所有精力投入写剧本;曹德旺专注玻璃行业四十年,拒绝所有房地产暴利诱惑。

从现在开始,找出那些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

比如,你可以将更多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或者追求内心的平静等上面。

只有这样,你才会避免内耗,过上更简单、更充实的生活。

最后,还是用《道德经》的话做个总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的,想要太多,太复杂,人就极易失去自我,陷入内耗。 当你能够减少无效社交,放下繁琐套路,管理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就能走向更加积极、平和、向上、安详的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开发者全社区  ·  龙太子的瓜
22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一顿饭42w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华科大老师的公积金!!
3 天前
水木文摘  ·  能让这个世界快乐的,只有你自己
8 年前
健康养身  ·  元宵节,送给亲人的问候!
8 年前
晚安少年  ·  男生调教懂事女朋友有哪些绝招?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