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徐麟在省农业农村厅调研 ·  22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痛心消息传来!全部遇难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特朗普政府遭起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保险行业大变革-代理人制度的引进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7-11-28 07:43

正文


诠释实力



如果在一个行业里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于能给你宽 容就要靠实力,实力是什么,实力就是真才实学、创造力, 用成果来说话。

本期主题

晓保

爸爸,你给我买的战斗机真的好漂亮,上面还有两颗炸弹。是不是原子弹啊,你说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

原子弹威力当然非常大,但是当保险代理人引进中国内地,产生的威力可不下于原子弹!

晓保爸爸

晓保

什么什么?保险代理人制度能有这么大的威力?爸爸你快给晓保讲讲吧

晓保话历史

保险代理人 这个词语对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或行走于大街小巷,或端坐在接待大厅,为每一个保险消费者面对面提供服务。在我们的眼里,保险代理人有的是这样的:

有这样的:

也有这样的:


目前中国保险代理人数量已经超过700万人 ,早已成为了保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保险行业的快速做出了巨大贡献,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支持着中国保险业。


“原子弹”的引爆


时间回溯到1992年的上海,那时的中国内地还不知道保险代理人为何物。当保险代理人机制在上海第一次被引入时,就犹如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引爆了中国的寿险市场!


首批出现了36位寿险营销员,成为了上海滩最早的“跑街先生”和“跑街小姐”,组成了当时上海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时间,中华大地风起云涌,国内保险公司纷纷效仿复制这一制度,带动了寿险业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寿险保费收入快速超过产险,改变了市场格局。

为了让读者们对保险代理人数量和贡献有个直观的概念。下面,我们用一些数据来让你们感受一下这颗“原子弹”的威力!


1996年以来,中国寿险市场保费收入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而这主要归功于寿险的个人营销。9年后,也就是2005年底,保险营销员大军共有181.5万人,其中保险营销员147.1万人,占保险从业人员总数的81.1%。按照当时全国人口来计算, 每千人中就有一人从事保险营销工作。


另外,当年全国保费收入中保险营销人员的贡献度为43.2%。其中,所赚保费中有90%来源于个人业务。也就是说, 保险代理人赚出的保费有9成是他们挨家挨户跑出来的!


这下你们知道保险代理人员队伍有多么庞大,他们对保险业保费增长的贡献怎样了吧!

这颗“原子弹”引爆之初,大家都不明白“保险代理人”是个什么东西,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高收入吸引了许多优秀者,大量大学生涌入到这个职业中来,其中不乏博士生、硕士生,人员素质可见一斑。


在1994年到1997年间,做代理人的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下岗工人和大学生。


代理人制度的引进给这些有志之士更多的劳动机会和全新的展示平台。更有因此改变人生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人们或从以往的薪酬较低的工作岗位“跳槽”做保险代理员,或抓住保险代理人制度引进的机会,摆脱下岗窘境,重新就业。


他们 凭借优秀的社交能力,踏实肯干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业绩好了,赚的就多,而且升职的机会也越大。许多人不仅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还获得了他人的尊敬。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