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机器视觉
最前沿的机器视觉与计算机视觉技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河北青年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徐州新闻  ·  抖音、快手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机器视觉

官方发文:交过社保,也算应届生

新机器视觉  · 公众号  ·  · 2024-08-30 21:00

正文

有工作经历、缴了社保,也可以算是应届生。


日前,山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多地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标准, 明确在省内事业编等用人单位招聘中,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等作限制,仍可按照应届生身份报考。


一些互联网大厂在今年的校园招聘中,也放宽了对应届毕业生的认定范围,将2025届校招对象毕业时间放宽至2024年1月甚至更早。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届生身份逐渐松绑和淡化正成为趋势。




“应届生福利”,有多香?


每年毕业季,“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的话题都会冲上热搜,应届生身份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一直以来,“应届生身份”在就业市场和考公中被视为一块有力的“金字招牌”,享有诸多政策优惠和岗位倾斜。比如, 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岗位都仅招录应届毕业生。 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设置了2.6万个岗位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除了公务员考试以外,近年来不少企事业单位招聘正向应届生倾斜,其中, 国企招聘高校毕业生力度之大最为显著。


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国企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央企招录36.8万人、同比增长23.9%。今年7月,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将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等政策, 并将政策期限一次性延长2年,稳定就业预期。


四川、河南等省也出台政策, 政策鼓励国企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 河南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在8月9日共同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国有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国有企业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要保持一定比例, 招收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原则上不低于2023届招收人数。


图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此外,无论是央企、世界500强还是互联网大厂,基本上都设有只面向应届生的校园招聘,对于应届生求职来说,相比于难度更大的社招,参加校园招聘是进入一些知名企业的最优选择。


在落户限制上,应届生屡获援助,有的城市甚至开启了“绿色通道”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以上海为例,博士应届生,各研究所、各高校硕士应届生,清北复交同济和华师大等高校本科应届生均可以直接落户。




放宽标准,为就业“松绑”


然而,“应届生”身份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羁绊”。


由于 “交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 等不成文规定,许多毕业生对于首次就业格外谨慎。有不少志在考公考编的同学不敢工作,宁愿选择缓就业、慢就业以报考应届生专设岗位;有为保应届生身份选择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的;更有已经工作的往届生为了考公,不得不考研来重拾应届生身份“曲线救国”。


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已达19.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学生身边有同学主动延毕, 超过四成同学延毕就是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


图源:小红书


原本对应届毕业生身份认定的初衷,是为找不准方向、尚未落实工作的学生,营造一个接轨社会的“缓冲期”。可眼下,这种身份性限制为求职者的“社会时钟”戴上了镣铐,一旦考公考编没有上岸,转去就业市场重新求职的大学生们,将要面对更残酷的竞争——两年的空档期叠加工作经验为零,让他们的竞争力处于更加弱势的一方。


种种现实困境都说明,以往的应届生身份制度,已经失去其在某些场景中的保障意义,限制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对其进行调整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淡化甚至取消应届生身份,给所有高校毕业生平等的就业机会。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胡卫提出,从短期看,可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适当予以延长。从长期看,要逐步取消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 也要打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招聘对象所作的应届生身份限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