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观自在行
净土宗杭州念佛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观自在行

直达净土 |  三业无功

观自在行  · 公众号  ·  · 2021-01-21 10: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二十三点  显三业无功,完全佛力,绝对他力,毫无自力;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这几句话都是专有名词,主要在于显示净土法门的特色。

“三业无功”,“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意业。人的行为归纳起来有三种:身体动作、嘴巴讲话、内心起心动念。有行为就有业,这三种就是三业。

为什么说“三业无功”呢?

第一, “口业无功 ”。下品下生的人,善知识要他念佛,他就跟着念佛。但是他是在很慌乱的情况下跟着念的,他并不晓得自己在念什么,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寂静的心,还有闲暇,一句一句、很清楚地、铿锵有力地念佛。所以对下品下生的人来说,他的口业几乎是没有功能的。

第二,“ 身业无功 ”。就他身体的行为来讲,他是痛苦地躺在病床上,身体不断地在败坏,根本不能以这个身体来拜佛修行,甚至双手合掌都没办法,所以就身业来讲,他完全没有功能。

第三,“ 意业无功 ”。就他的意业来讲,他众苦交攻,心中慌乱恐惧、痛苦不安,没办法稳定、寂静、清楚地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或者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经中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正是所谓“业识茫茫、六神无主”的状态,所以他的意业也是没有功能的。

他虽然随着善知识口称弥陀佛名,但是身口意三业中,是以意业为主,既然意业失功,口业本身也就没有了功能作用,虽有一声一声的口称弥陀佛名,发出这种声音,但是就像醉人答语、梦人说话、鹦鹉学舌、山谷回响,能说它有什么功用吗?

因此,三业对他来讲,是没有功能的。他的念佛,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沉溺在大海中,眼看就要灭顶了,他拼命地呼救。这样的人,一定是碰到什么就抓什么,希望有东西可以救他脱困。这时他的呼救,是发自内心、至诚恳切的,这种心情就是“至心”:他此刻只有恳切求救的心而已。

至于什么样的法,他不一定晓得,他只是想抓,大木板也抓,小木片也抓,只要碰到什么东西,当下就是他全部的依靠。

这样的人念佛,他并不知道这句佛号有什么功能,也不知道念了会有什么效果,只是人家教他念,他就慌乱地跟着念。所以经文就说: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 应称无量寿佛。 ”他就“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解释这两段经文谓之“失念称名”: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

“失念称名”意谓:因造恶之报,而临终苦逼,遇善知识之教,苦逼心乱之当下称名念佛。

因此,一生造恶之罪人,具足十念之称名,亦得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而往生极乐净土。




——连载内容选自《无条件的救度》

(未完待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