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处方药事业部中国及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江维先生表示:“艾力雅
®
继今年2月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之后3个月,再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为中国因nAMD引起的视力损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拜耳公司来说,将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抗VEGF药物引入中国,为相关患者服务,履行了拜耳公司对眼科领域广大专家和患者的承诺。”
nAMD是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PCV是nAMD的一个亚型,亚洲是高发地区,我国有超过100万PCV患者。近十年来抗VEGF药物的出现让nAMD和PCV的治疗有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有限的视力改善,频繁的注药次数,需要补充PDT治疗PCV,让抗VEGF药物治疗的道路上荆棘密布。随着阿柏西普(艾力雅
®
)的出现,将会减少患者的注射次数及随诊次数,甚至会弃用PCV的PDT治疗方式!
多个国际指南指出
[1-4]
:抗VEGF治疗是nAMD的一线治疗方法,阿柏西普为指南推荐的抗VEGF药物。
1.
VIEW 研究
:阿柏西普(2mg每2月一次)相比雷珠单抗
注射间隔时间更长,注射次数更少,且注射间期不需要随诊,视力及视网膜厚度保持稳定
。
◆
阿柏西普(7.5次)在52周期间总注射次数较雷珠单抗(12.3次)更少
◆
阿柏西普2mg每2月一次与雷珠单抗每月一次在保持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疗效相当
2.
SIGHT研究
:
本国数据更具说服力
:该研究是由中国著名眼底病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主任委员
黎晓新教授
牵头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黎晓新教授
◆阿柏西普迅速提高视力,改善病情
◆第28周,BCVA平均改变量:阿柏西普
VS
PDT: 14
VS
3.9个字母
◆PDT转为阿柏西普治疗后视力及病灶大小均明显改善
3.
真实世界
证据显示:
阿柏西普比雷珠单抗注射次数更少(丹麦),改善视力更多(英国)
◆6.9 次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等同于5.9次阿柏西普注射: 也就是说雷珠单抗将平均增加 17% 的注射次数
[5]
◆雷珠单抗PR
N
方案
VS
阿柏西普F/T(Fixed/T&E)方案:治疗1年,阿柏西普比雷珠单抗多提高4.1个字母,平均注射次数阿柏西普
VS
雷珠单抗:7.0
VS
5.8
[6]
全球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证明阿柏西普治疗PCV的有效性
1.
VIEW 2
:阿柏西普均可有效改善nAMD病人中PCV和非PCV患者的视力和视网膜水肿
2.
VAULT
研究显示阿柏西普能够有效改善PCV患者视力(12个月BCVA平均提升9个字母)并消除息肉(第3个月,息肉完全消除率为62%;第12个月,息肉完全消除率为67%)
亚洲研究支撑国内临床应用——PCV已迎来阿柏西普单药治疗的新时代
亚洲患者为主
的多中心Ⅲb/Ⅳ期临床研究
PLANET
证
明阿柏西普单药治疗的优越性
。
阿柏西普单药
VS
阿柏西普联合挽救PDT治疗:视力(第96周:+10.7个字母
VS
+9.1个字母)、CST(第96周:-140.0μm
VS
-135.4μm)及无活动性息肉比例均相似,且需要挽救治疗的患者比例(第52周:12.1%
VS
14.3%)两组具有可比性。因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患者不需要PDT的挽救治疗。
结合阿柏西普的自身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上述研究的结论都是有据可循的:
◆
靶点更广
——阿柏西普是全球首个完全人源化的融合蛋白:人VEGF受体1和受体2构成2个结合臂,可与VEGF-A、VEGF-B、PlGF二聚体结合(雷珠单抗仅与VEGF-A结合)
[7, 8]
而PlGF通过参与病理性血管形成在PCV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单独或与VEGF协同参与血管生成。因此,
阿柏西普在PCV的治疗中具有先天优势
。
◆
亲和力更强
——阿柏西普的亲和力是雷珠单抗的100倍[8] (KD:阿柏西普为 0.49pm,雷珠单抗为46pm)。因此,阿柏西普能在真实世界表现出更好的作用效果。
◆
作用时间更长
——阿柏西普抑制眼内VEGF-A时间平均为71天
[9]
,雷珠单抗仅为30天
[10]
,生物活性持久,作用时间更长。因而患者注射间隔更长,
注药次数将更少
!
因此随着阿柏西普的上市,nAMD患者将会有一种更优的选择,阿柏西普将凭借其优越的药理特性给患者带来巨大福利:减少治疗次数,降低疾病治疗费用,同时将收获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al. S-EUe. Br J Ophthalmol., 2014, 98(9):1144-67.
2. U Chakravarthy ea. Eye (Lond), 2013, 27(12): 1429–1431.
3. NICE technology appraisal guidance 294,July 2013.
4.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2015.
5. Rasmussen A, Sander B, Larsen M, Brandi S, Fuchs J, Hansen LH, Lund-Andersen H.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treated with ranibizumab or aflibercept in the same large clinical setting: visual outcome and number of injections. Acta ophthalmologica. 2017;95(2):128-132.
6. Lee AY, Butt T, Chew E, Agron E, Clemons TE, Egan CA, Lee CS, Tufail A, Group UEAR. Cost-effectiveness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study supplements in the UK: combined trial and real-world outcomes data. The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8;102(4):465-472.
7. Rudge JS e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7,104(47):18363-18370.
8. Papadopoulos N ea. Angiogenesis, 2012,15(2):171-185.
9. al. FSe. Am J Ophthalmol 2014;158(3):532–536.
10. al. MPe. Am J Ophthalmol 2013;156(5):989–9
93
.
AWB号 PP-EYL-CN-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