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反感在做一个事之前,大家总要讨论一下模式。等所有人都看清这个模式了,大小巨头们早就一窝蜂地冲进来了。
而我们发现,无论最后做到多么大的一个商业模式,它的起点一定来自于你发现了用户有一个痛点,一种没有被发现或者被发现了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因此我觉得,如果脱离了用户谈商业模式,不是耍VC就是耍自己,最终也是耍自己。任何模式都源自于对用户的理解,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的理解。
当然有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需求,但它并不是刚需,也没有很高频次。就像当年O2O上门开锁,普通人一年能有几次?如果一年5、6次,那就是你人有问题了。因此这种模式就不能成立,就没有商业价值。
所以谈论任何模式之前,你一定要做一个检验。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决定投资一个东西,你的第一反应,就是会把自己当成一个用户去体验:是不是愿意用这个产品?是不是打中了你的需求?用户思维可以作为对任何一个模式的判断标准。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模式产生困惑,是因为我们其实想不清他们怎么赚钱,想不清这个模式还能不能扩大。有一些东西,在你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是想不清的。如果你刚生一个孩子,我就问你这孩子长大有什么用,你肯定回答不出来。但你一定知道他长大是有价值的。
比如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大家现在想清楚了么?我相信大部分人想不清楚。最早是骑车收费,现在开始骑车倒找钱了,所以很多媒体就开始批判它。的确这个模式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其实都是表象,不代表一个商业模式的成败。
我有车、有司机,就自然使我错过打车软件、错过共享单车。每个人生活、阅历和背景不一样,就会导致你很难用同理心揣摩用户的真实想法,那你对模式的判断就会发生错误。就像我去杭州旅游,下午4、5点钟所有出租司机交班,2个小时打不到车之后,拦路抢劫的心都有。这个时候我才会想到,共享单车真方便。
所以我相信,每一个骑共享单车的用户,绝不会谈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用户只是觉得,我需要这个东西,我骑上就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依赖它了。当你的用户愿意接受你的产品了,你才有成功的基础。
因此当你刚开始做一个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在早期A、B轮的时候,你可能都说不清模式。但是只要你发现了用户的某种需求,而用户刚好也喜欢你的解决方案,你就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