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Way
“科way”是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官方媒体平台。链接最新的双创政策与最深的科创思潮,推送最值得关注的科技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何小鹏开工信谈及DeepSeek#:AI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谷歌CEO盛赞DeepSeek#:#谷歌 ... ·  2 天前  
36氪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Way

直击引领区丨实现“四医联动”!浦东“全链条”加速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科Wa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0-16 17:15

正文

浦东新区

改革创新典型案例【12】

医学领域的科技成果通常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性和学科交叉性等特征,往往需要临床医生、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的密切协作。随着浦东新区制定并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加强医产融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医产”正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下,在浦东形成从研发、试验到应用的全链条支撑服务体系,打造高能级、有活力、可持续的医产融合生态系统,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医疗资源、高校资源、

产业资源的横向流通

生物医药产业链长,政策性强,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上海市、浦东新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医产融合工作是浦东新区在机制层面的一次积极探索,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浦东新区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完善生物医药医产融合生态系统为核心,制定出台《浦东新区关于加强医产融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破以往医疗与产业相对独立的局面,实现医疗资源、高校资源、产业资源的横向流通。

以开发的“浦东新区医产融合创新策源平台”为例,作为加速临床研究、转化,推动创新药械产品入院使用的需求对接和服务平台,向所有机构和企业开放。截至2024年8月底,平台已注册医疗机构12家、主要研究者507位、注册企业用户达到308家,医院承接临床试验项目176项(含高博、仁济)。组建“浦东新区临床研究和应用联盟”,定期组织开展论坛及医企交流会。依托联盟平台,打通了医疗、产业的沟通对接渠道,帮助医企双方在资源、项目、信息等方面进行精准对接。

此外,2023年至今,浦东新区新增备案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家,备案专业总数达到172个。依托创新策源平台,将临床试验医院内立项时间压缩到一个月以内,优于行业内平均水平。2023年全年,区属医院承接临床试验项目174项,同比增长27%,2024年上半年承接临床试验项目已达123项。

浦东区域内优质的医疗资源还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全面对接,推动形成医研、医校、医工、医企的紧密合作关系。如,东方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成立“干细胞工程转化医学中心”,浦东医院、周浦医院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人才培养、药物研发方面开展合作,浦东医院依托复旦大学成立三大中心(大动物实验中心、药物临床研究中心、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公利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开展“医工交叉”合作,区属医院与微创医疗、和记黄埔等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打通高值创新药械落地“最后一公里”

如何真正打通高值创新药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近年来产业界讨论的重点。得益于浦东构建的生物医药医产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一批“生于浦东”的创新产品以“加速度”进入临床惠及患者。而在产业链上,医产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正推动创新药械的研发上市进程,让浦东生物医药创新全链条加速转起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