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医典
靠谱、实用、有趣的医学健康科普,就在腾讯医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霍启刚,当选新职务 ·  昨天  
参考消息  ·  《哪吒2》,破130亿!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怒了!巴拿马:不与美讨论“谎言”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突发!以色列多地发生公交车爆炸事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医典

半夜总是醒,再也睡不着?医生:可能是这5个身体部位在报警!

腾讯医典  · 公众号  ·  · 2024-08-08 07:55

正文

据说,每一个在下半夜醒来的人,

都会做同一件事——

摸手机!

然后干什么?

看时间!

看完总是一惊——怎么才2点?

睡去,醒来,重复一遍。

怎么才4点半!?

之后很难再入睡,睁眼到天亮……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很久没有“一觉到天亮”——经常不知道怎么回事,半夜就突然醒过来。


如果醒来后,能在15分钟内继续入睡,那问题也不大。


可如果再也睡不着了,那是真的——早醒!


早醒次数多了,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怎么每次醒的时间都差不多!


在我国,有近40%的成年人觉得自己有睡眠问题 ,老年人更是重灾区 [1]


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 [2] : 失眠、嗜睡、异态睡眠 (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比如梦游) 等等。


一般来说,当我们醒来的时间比预期醒来的时间提前30分钟以上,就属于 “早醒”


它和 睡眠维持障碍 (整夜觉醒次数≥2次) 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时间延长 (通常≥30分钟) 总睡眠时间减少 (通常<少于6.5小时) 一起,都是“失眠”的常见表现 [1]




不过,早醒不一定是“生病”。下面这些原因也可能让你经常早醒:


1.睡得早、睡太多


有的人很怕失眠,或担心睡不够,所以早早上床。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如过于劳累) ,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 睡得早了,醒得自然也早了。


2.睡前喝酒


“喝多了”确实会抑制神经中枢,让人更快入睡。


但随着酒精代谢完毕,“助眠效果”会在酒后3至4小时消失,反而让人在半夜更容易醒来。



3.睡前看手机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 (功能:让我们入睡) 的分泌,让人过早醒来。


4.睡前吃太饱


既会影响入睡,也可能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


5.生物钟紊乱


比如经常熬夜,或者每隔几天就上一次夜班。这会让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醒来,总之——乱了!




总体来说,偶尔半夜醒来是正常的,但 如果太过频繁或长期总醒 ,很有可能是身体这些部位在“ ”。


  • 大脑/心理


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大脑的兴奋度,影响睡眠。而如果已经确诊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那么属于精神心理疾病,并非只是“想太多”或者“心里有事”。


但不管哪种状态,情绪出了问题,的确会影响大脑的功能,从而干扰睡眠。


而夜间难入睡、易早醒、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同样会导致白天的情绪更糟糕,形成 “恶性循环” [3]


  • 呼吸道


一方面,流感、新冠、肺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都会导致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降低睡眠质量。


另一方面,如果患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典型表现为过度打呼噜、憋气胸闷等) ,不仅让人早醒,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 [4] ,一定要重视!



  • 胃肠道


胃食管反流,会让人出现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


而且往往在夜间发作,让人入睡难,容易醒 [5]


  • 甲状腺


甲亢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心跳加快,胸闷气短,睡不着,醒得早;而甲减则相反,让人精神萎靡,白天嗜睡,夜里醒来。


  • 泌尿系统


比如前列腺炎,会让人夜尿多、尿不尽,每晚会醒来小便至少2次。



如果“早醒”出现超过3个月,则已经属于“慢性失眠”,很可能会影响健康,千万要小心啦。



“早醒”等睡眠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想解决也需要长期的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下面这些事,缓解睡眠问题 [3]


1. 调整饮食


  • 从下午开始,不要摄入咖啡因和尼古丁;

  • 晚餐尽量不要吃太饱,睡前不要饮酒。


2. 适度运动


  • 白天可以多晒太阳,适量运动;

  • 但不要在睡前3小时做剧烈运动。


3. 规律作息


  • 尽量固定每天的入睡时间 (比如22时) 和起床时间 (如7时)

  • 午睡20至30分钟即可,不要超过1小时;下午3点后不再睡觉;


4. 营造环境


  • 卧室尽量遮光,远离噪音;

  • 设置合适的卧室温度和舒适的床铺 (不要太软)



最后特别提醒:如果半夜早醒、睡眠不足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而且自己很难调节过来,请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节或治疗。


审稿专家: 乔颖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张鹏,李雁鹏,吴惠涓,赵忠新.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05:324-335.

[2]郝伟,陆林.精神病学.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5-204

[3]徐捷,赵鹏,张心保,等.抑郁症的早醒与睡眠脑电图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7):26-28.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04):3-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