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一个在下半夜醒来的人,
都会做同一件事——
摸手机!
然后干什么?
看时间!
看完总是一惊——怎么才2点?
睡去,醒来,重复一遍。
怎么才4点半!?
之后很难再入睡,睁眼到天亮……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很久没有“一觉到天亮”——经常不知道怎么回事,半夜就突然醒过来。
如果醒来后,能在15分钟内继续入睡,那问题也不大。
可如果再也睡不着了,那是真的——早醒!
早醒次数多了,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怎么每次醒的时间都差不多!
在我国,有近40%的成年人觉得自己有睡眠问题
,老年人更是重灾区
[1]
。
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
[2]
:
失眠、嗜睡、异态睡眠
(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比如梦游)
等等。
一般来说,当我们醒来的时间比预期醒来的时间提前30分钟以上,就属于
“早醒”
。
它和
睡眠维持障碍
(整夜觉醒次数≥2次)
、
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时间延长
(通常≥30分钟)
和
总睡眠时间减少
(通常<少于6.5小时)
一起,都是“失眠”的常见表现
[1]
。
不过,早醒不一定是“生病”。下面这些原因也可能让你经常早醒:
有的人很怕失眠,或担心睡不够,所以早早上床。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如过于劳累)
,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
睡得早了,醒得自然也早了。
“喝多了”确实会抑制神经中枢,让人更快入睡。
但随着酒精代谢完毕,“助眠效果”会在酒后3至4小时消失,反而让人在半夜更容易醒来。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
(功能:让我们入睡)
的分泌,让人过早醒来。
既会影响入睡,也可能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
比如经常熬夜,或者每隔几天就上一次夜班。这会让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醒来,总之——乱了!
总体来说,偶尔半夜醒来是正常的,但
如果太过频繁或长期总醒
,很有可能是身体这些部位在“
报
警
”。
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大脑的兴奋度,影响睡眠。而如果已经确诊
抑郁障碍
或
焦虑障碍
,那么属于精神心理疾病,并非只是“想太多”或者“心里有事”。
但不管哪种状态,情绪出了问题,的确会影响大脑的功能,从而干扰睡眠。
而夜间难入睡、易早醒、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同样会导致白天的情绪更糟糕,形成
“恶性循环”
[3]
。
一方面,流感、新冠、肺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都会导致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降低睡眠质量。
另一方面,如果患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典型表现为过度打呼噜、憋气胸闷等)
,不仅让人早醒,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
[4]
,一定要重视!
胃食管反流,会让人出现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
而且往往在夜间发作,让人入睡难,容易醒
[5]
。
甲亢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心跳加快,胸闷气短,睡不着,醒得早;而甲减则相反,让人精神萎靡,白天嗜睡,夜里醒来。
比如前列腺炎,会让人夜尿多、尿不尽,每晚会醒来小便至少2次。
如果“早醒”出现超过3个月,则已经属于“慢性失眠”,很可能会影响健康,千万要小心啦。
“早醒”等睡眠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想解决也需要长期的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下面这些事,缓解睡眠问题
[3]
:
-
从下午开始,不要摄入咖啡因和尼古丁;
-
晚餐尽量不要吃太饱,睡前不要饮酒。
-
尽量固定每天的入睡时间
(比如22时)
和起床时间
(如7时)
;
-
午睡20至30分钟即可,不要超过1小时;下午3点后不再睡觉;
最后特别提醒:如果半夜早醒、睡眠不足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而且自己很难调节过来,请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节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