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极体
你的困惑,来自于无路贴近未知。我们在技术、思想、传播的异界,贩来极限脑量下的TM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娱乐资本论  ·  爱奇艺30+影视工作室全景解析:50部剧重塑版图 ·  9 小时前  
煮娱星球  ·  榜妹热线 ... ·  昨天  
最红安  ·  免票!半价!红安人冲冲冲! ·  2 天前  
最红安  ·  免票!半价!红安人冲冲冲! ·  2 天前  
浙江城市之声  ·  免票,半价,哪吒粉丝的福利来啦 ·  2 天前  
浙江城市之声  ·  免票,半价,哪吒粉丝的福利来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极体

当汽车成为智能终端:三个视角看“汽车运营”的机会与屏障

脑极体  · 公众号  ·  · 2018-11-13 22:02

正文

汽车这个“手机之后第二大智能终端”,今天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延续了上百年的一次性硬件消费产业模式,开始向为车主提供服务、内容的一次性硬件+长期软件消费形式进化。


新技术的应用正在让车主与汽车间原本冰冷的交互关系,慢慢开始融化为柔软的弹性连接,新服务与新商业模式也在这场交互融化中得以进入。


斑马网络CEO郝飞说,以后每个车厂都会设置“运营小二”的岗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说,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


但未来汽车运营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产品运营的机会正在到来。消费者、车厂与互联网企业,必须同时做好准备。


车主的视角:

在车里我们是不是可以享有更多?


严格来说,基于车载屏幕和车载收音机以及手机APP,向车主提供软件服务是早就存在的商业模式。但想象空间很小,甚至有点鸡肋。为什么?


原因也许在于,回到交互逻辑的起点,无论是停下来操纵屏幕,还是在车中翻看手机,都不符合驾驶者在开车时候的操作逻辑:开车的同时操作车载屏幕,无论如何听着都不靠谱。并且,一旦去思考屏幕上的东西,也不利于驾驶安全。


但AI等车载智能相继达到落地标准后,用技术来化解人与车间尴尬的交互逻辑,开始变得可能。比如智能技术可以为驾驶者提供这样几个能力:


1、语音交互,避免驾驶者的手和眼离开方向盘和道路,让语成为车载场景的主要交互手段。


2、让车主动观察驾驶者与用户,提供主动建议和智能服务,避免驾驶者过多分心的同时,提供智能驾驶、内容、信息等软件应用。


3、主动去感知、理解与分析驾驶者的需求,避免驾驶者长线思考。用机器智能适应人类驾驶中的碎片化场景。



这三个解决方案,刚好对应于车载智能今天所能提供的语音交互、多模态服务,与机器学习&智能推荐能力。


简而言之,智能技术的成熟,让车载服务得以逃离鸡肋的怪圈。从车主视角看,任何服务都不能影响开车。反过来说,如果能够用新技术的方式,在不影响驾驶的情况下提供更多辅助服务与内容生态,那么选择当然是多多益善。


AI等新技术,正在把沉寂了多年的驾驶舱,融化为更柔软的交互模式,这让软件生态可以插入其中,带来驾驶场景下的生态想象力。


就像智能手机适应了人性中随时呼唤终端的需求一样,车载智能正在适应驾驶者对终端的呼唤。


这样的条件下,车厂已经可以开始考虑,是否可以不仅仅是单纯的一次性卖车,而是把内容、服务等软件能力做成一个新的生意。


更重要的是,这门生意面前,还有哪些待解决的困难?


车厂的视角:

运营的美好与忧虑


当驾驶者一部分精神可以被智能技术解放,“运营车辆”的商业想象力也就突然挣脱了束缚。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看一下。


我们知道,自驾游其实是一个“结果美好,体验很差”的巨大消费市场。显然很多人都都希望享受自驾游最终带来的方便与简洁,但绝大多数驾驶者都厌恶途中的劳累与大面积无聊时间。


那么在车载智能的帮助下,汽车可以在这个场景中为车主提供什么呢?至少有以下几项可以考虑:


1、自驾游中沿途的各种消费服务,比如过路费、停车场、服务器的购物与餐饮。


2、由车载系统提供的旅游建议与景点知识解说,让车载操作系统的语音介绍和沿途风光与人文风情结合起来,这应该是很多自驾游爱好者的巨大痛点。


3、基于智能推荐对旅途惊喜进行发掘。在旅途中发现更好的餐饮住宿以及玩乐项目,让枯燥的自驾变成旅游体验的一部分。



这些能力对于自驾游用户来说十分有益,对于汽车与车厂来说则构成了双向收益:首先集合旅行的智能软件体验可以有效提升商务、越野、旅行向车型的软件溢价空间,因为自驾出游本身也是这些车型的主打功能;反过来,因为这些车型的核心目的就是旅行,用户在其后的旅程中对生态应用的需求与消费也就是绵长可延续的。这对于车厂来说,毫无疑问提供了全新的营收模式——让整车企业与卖车之后的长线出行生态消费紧密捆绑在了一起。


以小见大,这种以智能和生态带动运营市场的方式,可以作用于各种各样的新车市场。


但摆在车厂面前的问题也很突出:想切入这样一个双赢市场,就必须具备运营软件生态与智能技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车厂来说显然是陌生的。


于是产业合作可能是解决车厂在智能时代忧虑的最好方式:想要把汽车运营起来,不仅需要科技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完整的系统架构,更需要将合作产出孵化新生态的能力。


这又给了互联网公司机会。


互联网的视角:

汽车之门,必须凑齐钥匙才能开启


车厂的发展轨迹与市场渴望,也带来了市场的新需求,这个需求正在反向变成互联网企业的新机遇。


然而在汽车市场逐渐向科技与互联网公司打开的大趋势下,想要真正获得这块蛋糕却并不那么容易。比如说,想要帮助车厂打开运营自身产品,构成长线营收,那么互联网公司作为新的服务商,显然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行:AI等智能技术作为先导;完整的平台解决方案作为支撑;互联网商业生态作为服务汇入机制;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作为入口。



这四把钥匙缺一不可,才可能在车载场景这个大方向上,不断完成汽车由工具性向通用性的转变,达成出行即生活,出现即服务的可能。


今天来看,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系统聚合了阿里和非阿里生态,可能是唯一聚齐了前三把钥匙的互联网汽车平台。这一点我们从众多的合作案例与数据中可以看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