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7年第一季度音乐竞赛类综艺的一股清流,由安徽卫视与北京大禹传媒总出品、江苏中南音乐联合出品的《耳畔中国》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受众方面将中国民族音乐带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经过六期选拔和两期突围,本周五晚9点10分,《耳畔中国》将迎来第三期突围赛。作为一个民歌竞赛类综艺,《耳畔中国》不仅没有遭遇冷门,还获得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的纷纷点赞呢?
当下综艺类节目,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与纯粹性,并呈现出文化复古的趋势。《耳畔中国》也依循这条道路。选手们在“初心不忘”的基础上将民歌与现代性元素相结合,创新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
加之专业化的评委与音乐主创团队的亲情加盟,使得《耳畔中国》从受众出发,开阔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制作视野,提升了传统艺术的生命价值,拓宽了民族文化的存在意义,令民歌在大众舞台上重新焕发了光彩。
素人选手真情流露,以对音乐的致情唱响纯粹的民歌
任何一门艺术的弘扬,都必须建立在艺术创作者对艺术的喜爱之上。只有将艺术与个人在情趣中融为一体,才可能发挥出艺术无限的潜力,让艺术达到“物我两忘”的纯粹之境。
作为《耳畔中国》评委的阎维文在采访中表示:“《耳畔中国》的舞台并非像青歌赛那样,在唱法上、身份上有所限制。”
纵观当下诸如《歌手》《天籁之战》等音乐竞赛类节目,选手的身份不是乐坛大咖,就是歌舞新秀,绝对都有一定背景。
而在《耳畔中国》的舞台上,无论你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还是少数民族的歌者,都可以自由屹立于舞台之上,以满腔热血灌注自己的音乐豪情。
因此,《耳畔中国》的选手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群体,是一群充满朝气的、愿为音乐奋斗终生的、极不平凡的平凡者。
白族歌王小阿鹏是其中的另类,并被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称为“怪才”。一袭白衣,手握三弦琴,神经质式的演唱,致情的动人演绎,以及歌曲内容中一贯表露的对女子的痴迷与深情,不禁让人想起《诗经·国风·周南·关雎》里的那个追慕美人的贵族公子。
论情之极深,二者并无差异。选手李爽霞,本是音乐学院副教授,深知艺术理论应该联系实际的她也走上“耳畔”的舞台,放下身段,言传身教,勇于不断挑战自我,就是为了以实际行动向自己学生论证“学海无涯”的道理,这种却时刻怀着谦逊、亲民态度的老师一下子就让人喜欢上她。
作为评委,雷佳、阎维文经常指出选手的不足,但他们更多的是以歌会友,并以一种欣赏的角度来审视那些民歌。
节目中的雷佳尽显女神风采,听歌深情时,多次与选手对起山歌,并当众向新疆小麦乐队组合索要情歌。
而一向严肃的阎维文老师更将自己的身份降至学生的地位,纯粹地去欣赏民间歌者的音乐魅力。音乐在此消解了所有的限制。
五湖四海皆兄弟,民族瑰丽唱至今。艺术本应是人民的艺术,不分等级,潇洒自如,畅快轻易,质朴无暇,于一笑间俯窥万物,于低眉处品味深情。它因人民而壮阔,为人民而斑斓,依人民而繁荣。
复古+突破,音乐形式上的重量激荡起民族的天籁
在《耳畔中国》,音乐的形式被赋予了重量,它包括重与轻两方面。民歌经历世世代代,不同地域间特殊的唱法与歌曲中所记录的生活内容各具特色,逐渐成为传统因素,这是音乐上的重。而诸如流行、爵士、摇滚,都是民族音乐的外枝,一种音乐上的轻。
许多艺术家固守传统的手艺,躲进象牙塔,脱离时代,将外界的东西完全视为糟粕。这种行为不仅会让某一艺术门类停滞不前,甚至可能葬送这一艺术门类的未来。
阎维文在节目中表示:“许多人不愿意听民歌,民乐创作者不该责怪观众,而应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如今,艺术界限模糊不清,跨领域情况层出不穷。“旧酒新装”刻不容缓,传统艺术要想生存,就必须结合流行元素,以扩大受众面。
周杰伦歌曲中多次涉及京剧唱腔,李玉刚以流行唱法演绎折子戏。“我认为,这是聪明艺术家的行为。”阎维文如是说,“因为这是你的根”。
《耳畔中国》扩大“民歌”意义范畴,欢迎将民歌与流行音乐结合,选手伍佳丽将新疆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与披头士乐队的《Hey Jude》融为一体,令人血脉喷张、激情四射。
而针对民歌边缘化的危机,在不久前的“两会”记者采访中,阎维文表示,重塑民歌活力要从娃娃抓起,“让民歌进课堂”刻不容缓。
从受众的角度看,儿童是文化的根基,而社会在培养孩子们艺术素养与敏锐度的同时,也应抓住文化形式上的根!
民歌是民族地域特征在艺术形式上最为直观的展示。音乐人应在不离族之乐魂、不忘艺之根本、不弃人之初心的基础上,挖掘民间更多的民歌遗珠。其中,《耳畔中国》蒙古族选手阿和图组合令人印象深刻。
“大象哥哥”展示了蒙古族原生态呼麦唱法,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天籁,荡气回肠之余又让人从音调中领略了草原的无尽魅力。阎维文老师更是惊呼:“听过呼麦,没听过这么棒的呼麦。”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艺术只有扎根于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才能散发出质朴的泥土气,展现出它的时代精魂。
当今乐坛,如何平衡复古的重与创新的轻,成为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此看来,《耳畔中国》不光是一场民歌的饕餮盛宴,还是传承文化根本、激发民族创造力、凝聚民族精神的平台,并时刻关切着艺术的最终体悟。
在轻与重的抉择中,它完美地向人们诠释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普遍真理。
精致的弘扬,暗流涌动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东山再起
作为艺术创作者,民乐歌者应树立民族自信心,牢记匠人精神,投身于现实生活,以创作出更多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耳畔中国》正是因为很好地诠释了这几个时代要点,从而受到央媒的一致认可。
此次,捞仔担当《耳畔中国》的音乐总监,由他领衔的顶尖乐队对舞台上每一首歌都力求高水准呈现。雷佳、阎维文、王黎光组成的评委团,更让节目在音乐评论的专业性上有了保障。
民歌之所以不被大众所提及,究其根本,还是观众对根源性文化的忽视与不了解。音乐只是一个壳,它内在所蕴含的文化深意与艺术精髓才是值得关注与弘扬的东西。
而选手们尽情演绎:康定情愫古曲隽永,塞外羌笛朔风呼啸,秦淮锦瑟江南楼宇,歌舞升平云贵婉转。一幕幕壮阔,一曲曲悠扬,激荡的是五千年中华民族之雄魂,展示的是天地间华夏瑰宝之壮阔。
当下,任何艺术门类都是跨文化、跨领域、综合性的。所以,如何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就成了节目组所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借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热,节目组特地邀请到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对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进行解读,扩充了一个音乐类竞赛节目的文化深意。
在讲解中,郦波深入浅出。没有诘屈聱牙的词汇,也没有过分学术性的话语。节目中,郦波将民歌比作很土、但又可终身依靠的男人,说明了民歌深厚的音乐基底。几个故事,略带隐喻性的说理,就让观众了解了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耳畔中国》并非是一档噱头大于内容的竞赛类节目,它的精致完全凝聚在对于音乐节目的创作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上。
音乐团队、选手以及评委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从观众入手,发扬民歌的魅力,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让观众愿意去听民族音乐,爱上民族音乐,并积极地加入到推广民族音乐的行列中。
正像《耳畔中国》的节目口号说的那样:“全中国尽收耳畔,全世界聆听中国。”
节目在传承民歌文化的同时,以纯粹的艺术语调放飞歌者的音乐梦,以新奇的流行手法打造具有中国新时代特色的民歌,并以精致的艺术呈现和包容的内心唤醒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自信,在受到众多央视媒体点赞的同时,更是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使民歌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与骨髓之中。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