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跟很多企业的朋友们沟通,得到的反馈就是大家都在尽可能回笼资金。银行抽贷、定增受阻,企业融资难。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正在上演资本市场版“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一批善于把握节奏、顺势而为的企业正抓住市场底部布局机会,稳步推进资产重组和融资。
还有一批能够研判趋势、抓住政策和市场机会的企业及时转变思路,相机推出可转债、定向可转债募资。不满足可转债发行条件的正寻求绕道定向可转债募资。
而融资难的同时,投资也往往意味着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正在积极寻求合适的切入方式,包括投资可转债、参与定向可转债等。
为帮助大家解决融资问题,把握投资机会,添信学院特举办融资专题研讨班,邀请了来自上市公司、银行、券商、律所的投融资专家,分享经验和心得。
1.如何研判周期&顺势而为?市值管理和再融资节奏如何安排?
2.企业融资和股东财富关系密切,如何能在不同融资品种间获得收益?融资过程中你经常会忽略哪些细节?不同融资工具如何匹配?
3.哪些融资品种可能爆发式增长,有何投资机会?
4.如何抓住最新审核边际变化,解决融资难题?
5.境外市场有哪些创新融资工具?A股可能有哪些创新?
6.结识投融资核心机构资深人士并直接落地业务的机会
陈永倬
华录百纳资本合伙人、青松股份(300132.SZ)非独立董事
曾任上市公司华录百纳(300291.SZ)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实战经验
主导华录百纳IPO、重大资产重组、新产业布局和再融资等一系列资本市场运作,累积股权融资超40亿元。
2017年开始投身一级市场,主要关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成长型企业,成功投资爱康医疗(1789.HK)、华高世纪(000008.SZ)、瀚川智能(688022.SH,科创板首批挂牌)等成长性企业。
一、现象观察:两个经典失败案例的背后
二、实践框架:跳出融资看融资
(一)市场周期波动和再融资:研判周期&顺势而为
(二)市值管理节奏和再融资:市值管理模型&实操节奏
三、 实操案例:两个20亿+再融资实操
四、 理论思考:资本市场与企业成长
五、 未来展望:形势展望与对策建议
Grace
某大行并购融资团队负责人,具有10多年并购从业经验
实战经验
曾独立操作50多笔并购项目,牵头完成:
1.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
2.首旅收购如家;
3.兖矿收购联合煤炭;
4.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等并购融资。
上市公司及股东15种并购融资工具、7大模式及案例详解
一、趋势观察
(一)中国并购市场发展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二)中企跨境并购的动力源泉及商业逻辑简析
(三)监管趋严环境下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如何开展
二、融资工具
(一)债权融资
(二)股权融资
(三)夹层融资
三、业务模式
模式一:过桥贷款+中长期贷款+债券发行
模式二:并购基金+并购贷款+发股购买资产
模式三:可交债/可转债/永续债+并购贷款
四、典型案例
案例一:兖煤澳洲收购联合煤炭
案例二: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
案例三:百丽国际私有化
曾琨杰
保荐代表人、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
实战经验
曾主持或参与:
1.成都银行、曙光信息、百华悦邦等IPO项目;
2.大通燃气、宝硕股份、双塔食品、九鼎新材、华联综超等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
3.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优先股项目;
4.工商银行可转债;
5.燕京啤酒公开增发;
6.蓝星清洗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太极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融资、中国重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北汽蓝谷股改暨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国中铁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财务顾问类项目;
7.工商银行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建设银行二级资本债、成都银行二级资本债及次级债、鞍山银行次级债等金融行业债券类项目;
8.中国国新企业债、新奥燃气公司债、华联综超公司债、福田汽车公司债等非金融行业债券类项目等。
一、融资市场和政策分析
(一)近十年来融资市场整体变化情况
(二)融资政策变化情况及预计趋势
二、融资产品介绍及实操分享
(一)上市公司各融资品种
(公开/定向可转债、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发行的条件及利弊分析
(二)股东融资方式及利弊分析
三、各融资品种审核最新趋势经验分享
实战经验
1.四维图新(A002405)A股IPO及其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4.华夏幸福基业(A600340)定向增发及多个境内外融资项目;
7.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从嘉里建设(00683)分拆并独立在香港主板上市(00636)项目;
本次课程是2019添信学院系列实战研讨班课程之一,2019系列实战研讨班各期主题如下(如有调整,以实际开课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