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A股市场的下跌趋势,行业表现分化,银行股却创历史新高的现象。文章还提到三年期基金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以及一些公司的业绩表现。文章最后提到了市场面临的挑战和转变,以及情绪对投资者的影响。
A股今天继续下跌,中位数跌幅达-1.48%,仅1053只股票上涨。今年A股中位数跌幅高达-29%,创出第二低点。银行股却创历史新高,这显得异常,因为实体经济萎靡不振,银行却业绩稳定。
2021年成立的三年期基金几乎全军覆没,平均跌幅超过31%,仅有少数产品业绩收正。这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华润电力、珀莱雅、华能水电等公司的业绩有所增长。同时,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也有所增长,这反映出一些行业的稳定表现和机会。
市场面临中报预期差、降息的边际改善等挑战和转变。脱口秀节目的开播也反映了支持服务业的坚决态度。这些转变对经济的支持和行业发展有影响。
股价下跌带来的精神攻击对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如自我否定、恐慌、焦虑等。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理性应对市场波动。
今天A股又开始给大家上强度了,中位数-1.48%,又是4100多只下跌,
仅1053只上涨,
成交缩量到5140亿。
A股今年中位数跌幅高达-29%,超过2024.7.24第二低点-27.91%,继续向2024.2.05的-32.05%迈进,这是在连跌三年的基础上发生的。
用“惨”来形容A股,已经过分的谄媚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扛不住了。
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却再创历史新高,
真的很有意思,银行是百业之母,实体经济萎靡不振,银行反而创新高,这正常吗?
避险高股息报团一开始范围很广,银行+高速+水电气+石油煤炭有色+交运+杂七杂八的公司+债券,有大盘也有小盘,至少几百只股票。
很快开始不断缩圈,强周期的煤炭最先被踢出去,接着是有色,然后交运
、水电气也凉了,高速内部出现分化。
债券也扛不住要瓦解了,没想到四大行居然扛到了最后。
这非常违背投资规律,避险高股息的抱团,如果是水电气高速坚持到最后尚可理解,毕竟公用事业的业绩确实稳,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
可银行是高杠杆强周期,是百业之母,宏观经济下行,最受伤的不就是银行吗?
以经济前景悲观的名义报团,怎么都轮不到银行。
投资规律是,如果经济下行,报团方向应该是必须消费和公用事业,必须消费哪怕利润下行10-20%也值得报团,因为其它行业更惨,银行最惨。
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里,银行是跌幅最大的板块之一。
中国却出现奇葩一幕,经济预期下行,各行各业奄奄一息,却把高负债强周期的银行报团到历史顶点,说白了就是在护盘保指数。
抱团的高股息板块,
业绩没几个不下降的。
逆投资逻辑、反基本面的抱团,这操作真是绝了。
不过吧,报团缩圈到最后,就没有不完蛋的。
美国降息,人民币升值,港股风险资产上涨,债市看起来见顶了,银行报团还能蹦哒几天?
2013~2015年抱团互联网+,2019~2021年抱团白马成长股,2023年至今抱团中特估,每次都是泡沫,被套的人5年都缓不过来...
这一次,如果经济真像市场所预期这么悲观,银行会损失惨重;反过来,如果经济不像预期的那么悲观,那有的是其他更有性价比和机会的资产。唯一例外的是,国有四大行可以说是国家信用,即使出问题也能背。
-----------
1
、
三年期基金几乎全军覆没,
2021年成立的43只三年期基金,平均跌幅超过31%,仅有汇安盛鑫三年定开一只产品业绩收正,该基金为纯债产品。
当初有多火爆,现在就有多冷清!
大家都明白过来了,人家发基金本来就是为了高位接盘的,难道是为了帮基民赚钱?
2
、华润电力上半年营业额511.2亿港元,同比-0.7%;净利润93.63亿港元,同比+38.9%。润电是火电龙头,风电装机增长也比较快,上半年利润大增主要是煤炭降价幅度较大的拉动。
3
、
珀莱雅上半年营收50亿元,同比+37.9%;净利润7亿元,同比+40.48%。中报消费股里少有的高增长公司~
4
、华能水电上半年营收118.8亿元,同比+13.1%;净利润41.69亿元,同比+22.47%;业绩还是稳的,要说高股息板块的投资逻辑,水电应该是大哥级别的。
5
、2024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7月单月同比+4.1%,比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跟你们的体感对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