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PP门户
专注PPP领域的互联网平台、媒体、社群。服务政府、投资机构、项目承建商、法律、会计等机构与个人。提供学习、咨询、资金、资源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PPP门户

惊!狂揽1.6万亿每天签单60亿、斩获5000亿PPP,基建带头大哥是如何练成的

PPP门户  · 公众号  · PPP  · 2017-10-31 17: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基建通  转自:PPP特训营

中国建筑 10月17日发布公告,今年1-9月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为 1603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5.0%;地产业务实现合约销售额1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照这个进度,看来年底完成 两万亿 目标是妥妥滴!

数据显示,房屋建筑业务依然是中国建筑的核心,1-9月新签合同额达 10901亿,占总合同额的68%,历史上首次超万亿,房建老大哥果然名不虚传

从增势看,基础设施和勘察设计相比去年同期,都有大幅增长,许是得益于今年基建领域的建设热潮及PPP项目的加速落地。

从地区分布看 境外签约不断攀升,新签合同额为1440亿,增长率高达56.3%,在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建筑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使得海外新签订单持续高速增长。而境内新签合同额为14593亿,增长率为22.5%,表现良好。

单月来看, 目前6月为签单最高点 ,新签合同额达4143亿。每年3、6、9月会是签约小高峰,通哥预计12月新签合同额会大幅上升。

以下为基建通大数据(微信公众号:cnsuido)统计的中国建筑部分订单,各位看官拿走不谢~

中国建筑2017年7-9月国内中标项目

(以交通项目为主)

中国建筑2017年7-9月海外中标项目

(以交通项目为主)

中国建筑2017年1-6月中标项目清单,详情请戳:

多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保持基建龙头老大的态势,除了本身含着“金钥匙”以外,更重要的是顶层设计与执行层面的统一。通哥去年曾分析过中国建筑突破万亿订单的五大秘诀。但深层次分析中国建筑,你会发现它们一直是顺应甚至先于局势而发展。

一、市场化经营早,提前练就竞争本领

中国建筑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的基建央企,而且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因此,中国建筑与其他基建央企相比,更容易适应市场的变化,善于捕捉市场机会。

二、资质力量最强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公路工程、市政公用总承包3个特级资质,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特”资质和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在资质方面位列全国建筑行业之首。因此中国建筑在多个基建市场都有超强的竞争力,更容易获得中标机会。

三、财力状况良好

从数据看,中国建筑的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和偿还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堪称建筑央企第一。

(该图来源于股票视野)

(该图来源于股票视野)

四、投融资+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发展

PPP模式下,企业的利润由原来建筑施工的单一利润变成了建筑上下游多个利润点的汇集,这样不仅可以分享项目投资、运营等多个环节的利润,其质量、效益也可高于传统施工模式。

中国建筑,因为雄厚的实力规模与央企背景,更容易获得PPP大单。基建通统计数据显示,1-7月中国建筑斩获PPP订单超过5000亿,稳居建筑央企第一!

五、积极拓展全产业链,业务更加多元化

以前中国建筑给人的印象,就是市政建设房建领域的的老大哥。事实上,中国建筑近年来不仅在铁路公路建设方面突飞猛进,地铁和地下管廊业务也是异军突起。此外,勘察设计也是逐年大幅增长。

在调结构方面,充分发挥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的优势,从建房向建城转变,从房建为大向基础设施业务转变,从承包商向投资运营商转变。

六、实施海外优先战略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中国建筑实行总部管控、授权经营的方式,形成战略联动和国内外一化的战略布局。借势“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统筹国内外资源,确保海外资源优先投入、海外市场优先培育、海外资金优先保障、海外事务优先决策等海外优先的总方针,来确保海外经营的先行地位。

在几大基建央企中,无论盈利水平还是现金流能力,中国建筑都雄居榜首,说明在长期的市场化竞争锤炼中,中国建筑企业管理能力已遥遥领先竞争对手,自身良好的财务状况给市场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企业长期处于良性循环中,因此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

版权声明: 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PPP门户网”、“湖北中财资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中国PPP门户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平台转载于互联网的文章只为分享交流,本站将尽力查明、标注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请联系本平台,本平台将立即删除,联系电话:027-65382311。同时,本网站所有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