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团队 AFM:受石屋启发的3D打印策略构建微球3D图案化支架加速骨再生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1-09 07: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临界 尺寸 的骨缺损 再生与 重建仍 是当前骨科临床面临棘手 问题,主要 受限于 内源性细胞固有再生能力。物理微形貌以一种稳定而有效的方式,可使生物材料具有更强的骨传导性,引导细胞生长并修复 超临界 骨缺损。然而,如何在三维多孔支架中 通过 微表层 物理 结构 调控促进 传导 具有挑战



近日,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阮长顺团队 提出了一种受石屋启发的 3D 打印策略,以构建具有可调微形貌的微球 3D 图案化支架,用于加速骨再生。以聚(乳酸 -co- 乙醇酸)微球为 “石头”,和海藻酸基水凝胶为“黏土”的定制复合 生物墨水,通过 3D 打印构建 具有稳定、可调的凹 - 脊微结构 的组织工程支架。由于这种表面微结构,微球图案化支架能调节免疫反应,显著促进细胞募集、血管生成和骨生成,为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 (图 1 相关研究成果题为“ A Stone-cottage-inspired Printing Strategy to Build Microsphere Patterned Scaffolds for Accelerated Bone Regeneration ”发表在权威刊物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 Adv. Funct. Mater. 2024, 2417836 )。


1 . 具有凹 - 脊微结构的微球图案 支架加速骨再生的示意图。


2 . 基于 “Stone & Mortar” 复合墨水及微球图案化支架的表征。


为了实现受石屋启发的 3D 打印策略的概念,制备了具有 C=C 修饰 PLGA U-PLGA 微球 AlgMA 凝胶 两种生物材料分别作为 stone Mortar 复合墨水通过紫外光固化后能够实现 “stone Mortar 之间的 结合(图 2 。由于 U-PLGA 微球表面的羰基和 AlgMA 水凝胶 的羟基之间形成了氢键,因此添加 U-PLGA 也会增加墨水的粘度。 同等质量下大直径微球的相对比表面积更小,墨水中氢键密度和 粘度随着 U-PLGA 微球直径的增加而降低。 同时, 添加 U-PLGA 微球提高了 3D 打印支架的成型性和结构稳定性


3 . 可调微形貌的微球图案化支架表征


通过改变微球直径可调节 AU-PLGA 支架表面微结构和粗糙度,微观结构的粗糙度随着微球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凹 - 脊微观结构的宽度( W 由微球的直径决定(图 3 )。弹性可变形的 AlgMA 水凝胶中的添加 U-PLGA 微球可以将载荷从各向同性转变为各向异性,从而有效地分散应力并耗散能量,降低支架压缩模量。


4 . 微球图案 支架的体外生物学评估。


AU-PLGA 支架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募集能力, BMSCs 可以聚集在 AU-PLGA 支架的凹 - 脊微观结构上,而在 AlgMA 支架表面未观察到细胞(图 4 )。同时, AU-PLGA 支架促进细胞粘附和增殖,调节细胞迁移和生长。在早期阶段,由于粗糙度和模量较高,细胞更喜欢粘附在具有较大 W 的支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凹 - 脊微观结构充当屏障,细胞增殖和扩散在较小 W 的支架上更快,表面粗糙度主导了 3D 支架对后期细胞行为的影响。


5. 小鼠皮下植入后细胞募 的体内分析。


支架植入后,免疫反应是身体与支架之间细胞相互作用的初始阶段。 AU-PLGA 支架微观结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浸润性,细胞通过凹 - 脊微观结构浸润到 AU-PLGA 支架内部,而在 AlgMA 支架内没有观察到细胞浸润,因为没有细胞浸润的粘附位点(图 5 )。同时, U-PLGA 微球直径越小,支架募集促再生 M2 型巨噬细胞更多。


6 . 支架植入兔颅骨缺损 12 周后骨再生的体内分析。


AU-PLGA 支架表现出更好的骨传导及促骨再生修复能力。 AU-PLGA 支架增强骨再生能力显著优于 AlgMA 支架,并且随着 AU-PLGA 支架中微球直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图 6 )。此外, AU-PLGA 支架中新生骨体积分数( BV/TV )、新骨矿物质密度( BMD )和新骨表面积( BS )、小梁的数量( Tb.N )、小梁连接密度( Conn.D )和新骨形成的连接也随着微球直径的增加而减少。 55μm 85μm 相比, 25μm 宽的凹 - 脊微结构在修复骨缺损方面显示出 更优的骨传导作用。从机理上讲,虽然细胞在早期阶段更喜欢粘附在宽度较大、模量较高的 - 微结构上,但后期这种 - 微结构也成为细胞生长的屏障,而宽度较小的微结构在后期阶段更有利于细胞的交流和分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阮长顺 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 博士生 陈志刚 为论文第一作者,深圳先进院为 唯一 通讯单位 该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基金及深圳市医学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7836


课题组长期招聘博士后、研究助理等岗位,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制造等背景优先。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 pdf )发送至阮长顺老师邮箱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请注明“意向岗位 + 姓名 + 毕业学校”。欢迎有志之士加入。


相关进展

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团队又一篇 Nat. Commun.:先3D打印支架-后力学响应加载细胞的骨组织工程策略

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哈工大韩振宇 Nat. Commun.:变纤维直径3D打印技术为梯度仿生结构构建提供新策略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团队 AFM:小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增强海藻酸盐生物墨水的打印性和生物活性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阮长顺等提出3D打印精准构建仿骨结构梯度支架的新策略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阮长顺研究员团队、潘浩波研究员团队与天大刘文广教授团队合作成功构建同轴3D打印高强度小口径微管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阮长顺副研究员团队:聚电解质生物“墨水”常态打印实现大尺寸和功能化组织工程支架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喻学锋研究员与阮长顺副研究员成功制备黑磷基光致形变复合材料

天津大学刘文广教授和中科院阮长顺副研究员: 直接3D打印高强度杂化梯度水凝胶支架用于骨软骨修复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 高分子产学研 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 几十个 专项交流群 ,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 上万名 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 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 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 ,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