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ic电子网
即时传播最新电子科技信息,汇聚业界精英精彩视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倒计时1天!ICDIA-IC Show ...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倒计时1天!AEIF 2024与您相约无锡 ·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上海,半导体黑马,获投2亿 ·  5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倒计时4天!7大会场导航请收藏! ·  6 天前  
21ic电子网  ·  工信部发文,国产光刻机又一次重大升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21ic电子网

为什么 D 类放大器需要反并联二极管

21ic电子网  · 公众号  · 半导体  · 2024-09-26 17:09

正文

了解反并联二极管如何保护D类放大器免受感性负载和电感回击的影响

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介绍了D类放大器。在那篇文章中,我们主要忽略了非理想因素,以便考察开关模式放大器操作的基本原理。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可以从原理转向实际应用。

例如,我们之前假设放大器调谐电路的谐振频率等于开关频率。但在实际中,谐振频率和开关频率可能略有不同。为了使D类放大器按预期工作,我们需要加入反并联二极管。这些二极管还有助于防止晶体管受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当开关频率略高于谐振频率时,反并联二极管在D类操作中的作用。不过,首先我们需要强调理想操作的一些关键特征。

具有完美调谐LC电路的D类放大器

请考虑图1中的互补电压切换D类放大器。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首次看到了这种配置。

图1. 互补电压切换配置。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假设晶体管作为理想开关工作,则节点A的电压为方波(如图2所示)。

图2. 串联LC电路输入端的方波。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在高品质因数(Q值)的调谐电路中,只有方波的基本分量能够通过LC电路产生电流。其他分量会遇到较大的阻抗,无法产生谐波电流。在本文的其余部分,我们将仅关注输出电流的基本分量。

在谐振频率下,Ls和Cs的电抗相互抵消,从而在节点A处产生一个电阻性负载(RL)。假设开关频率与调谐电路的谐振频率相匹配,则我们在开关频率下得到一个电阻性负载。这意味着输出电流与方波的基本分量同相。图3显示了基本分量的电流波形,证实了这一点。

图3. 在基频下,正弦电流流经LC电路。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在(0,T/2)时间间隔内,上开关(Q1)处于导通状态。如图3所示,在这个时间间隔内,输出电流(iRF)始终为正。因此,晶体管Q1提供的电流也始终为正。

在图3中,输出电流在(T/2,T)时间间隔内为负,此时下开关(Q2)处于导通状态。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图1中的电流方向,我们会发现晶体管Q2所吸收的电流始终为正。

图4的两个部分分别说明了流过Q1和Q2的电流。图4(a)显示了上开关(Q1)流过的电流i1的波形。图4(b)显示了下开关(Q2)流过的电流i2的波形。

图4. 流过上开关(a)和下开关(b)的电流。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总结来说,当开关频率与谐振频率匹配时,通过晶体管的电流为正,这简化了D类配置的电路实现。然而,在实际中,开关频率并不完全等于谐振频率。接下来,我们来探讨这种不匹配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感性负载:在略高于谐振频率下运行D类放大器

流过电感的电流相对于其两端的电压有90度的滞后。在D类放大器即使只是略高于其谐振频率运行时,串联LC电路主要呈现感性。因此,如图5所示,输出电流的基本分量会滞后于方波(VA)的基本分量。但是,由于感性LC元件与电阻性负载串联,所以相位差会小于90度。

图5. 在谐振频率之上,电流滞后于电压的基本分量。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方波与iRF之间的这种相位不匹配如何影响流过开关的电流呢?请考虑图6(a)和6(b)。图6(a)显示了流过上开关的电流(isw1);图6(b)显示了流过下开关的电流(isw2)。这两个电流组合起来产生了图5中的iRF波形。

图6. 当D类放大器在谐振频率之上运行时,流过上开关(a)和下开关(b)的电流。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在每个开关的导通周期内,都会有一部分时间流过负电流。图1中的电路图显示,我们的开关Q1和Q2是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由于BJT不能传导反向电流,我们通常使用反并联二极管来为负电流提供通路。这在图7中得到了说明。

图7. 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互补电压开关D类放大器,用于传导负电流。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二极管D1和D2在需要时自动导通,这实际上是非常有趣的。输出电流由以下四个元件之一提供:Q1、Q2、D1或D2。这些元件的工作方式如下:

  • D1传导isw1的负部分。

  • Q1传导isw1的正部分。

  • D2传导isw2的负部分。

  • Q2传导isw2的正部分。

图8(b)和8(a)分别展示了通过D1和Q1的电流。图8(d)和8(c)则分别展示了通过D2和Q2的电流。

图8. 通过Q1(a)、D1(b)、Q2(c)和D2(d)的电流。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请注意,图8的组织方式是这样的:图(a)对应电流i1,图(b)对应电流i2,图(c)对应i3,图(d)对应i4。这并不代表这些元件的导通顺序。导通顺序已在图上方的列表中给出:D1、Q1、D2、Q2。

除了为反向电流提供通路外,反并联二极管在D类放大器中还扮演着另一个关键角色。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讨论它们如何保护晶体管免受电压尖峰的影响。

反并联二极管如何保护D类放大器中的晶体管

回顾图7中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节点A上可能会出现大的电压尖峰。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记住电感会抵抗其电流的迅速变化。通过开关动作强制电感电流迅速变化会在其两端产生一个大的电压,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感反冲。

例如,假设我们在10纳秒的时间间隔内将一个10毫亨电感的电流从10毫安突然切断到零。根据计算,电感将在其两端感应出-10,000伏的电压,具体计算如下:

(此处省略具体计算过程,但基本原理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感中的电流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因此快速切断电流会导致高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高电压尖峰。

通常,电感电流是通过机械开关或晶体管来切换的。对于机械开关,电感反冲会使开关触点之间的空气电离,从而产生明亮的火花。而对于晶体管,电感反冲产生的大电压很容易损坏晶体管。

为了规避导致电感反冲的电流快速变化,我们使用二极管来创建电流通路。D类放大器中的反并联二极管就具有这一功能。

例如,我们来考察图8中电流波形在t=T/2时刻的情况。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感兴趣的电流(i1和i4)重新绘制在图9中。

图9. 在t = T/2时,电流从上晶体管分流到下二极管。图片由Steve Arar提供

在切换发生之前,晶体管Q1提供了一定的正向电流。如果没有反并联二极管,切换操作会将此电流切断至零,并在节点A产生负电压尖峰,从而损坏晶体管。

然而,由于D2的存在,电压尖峰不会低于约-0.7V,这是由D2的正向导通压降决定的。当节点A的电压达到-0.7V时,D2导通并为电感电流提供通路。类似地,当我们在t = T时关闭Q2时,D1也会导通以提供电感电流的通路。

MOSFET开关

我们也可以使用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而不是双极结型晶体管来实现D类放大器的开关。图10展示了功率MOSFET的横截面图。

图10. N沟道功率MOSFET的结构。图片由IXYS提供

在此结构中,电流垂直流过硅片。在硅片底部,我们有金属化的漏极连接。在硅片顶部,我们有金属化的源极连接和多晶硅栅极。

当漏源电压为正时,P-N–和P-N+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足够大的栅源电压会在栅极下方形成通道,并开启晶体管,使电流从漏极流向源极。然而,如图所示,在P区和N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寄生二极管。

这个二极管被称为体二极管,出现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当漏源电压为负时,体二极管导通,电流从源极流向漏极。这种情况与栅源电压无关。

由于体二极管的存在,使用MOSFET实现的电压切换D类放大器可以在不采用外部反并联二极管的情况下工作。尽管MOSFET可以在不损坏的情况下通过反向电流,但有时我们仍然使用外部二极管来优化放大器的性能。

设备导通顺序的重要性

如本文前面所述,放大器的四个半导体元件的导通顺序如下:

每个晶体管在其自身的反并联二极管之后导通。

二极管不能瞬间关断。在从正向偏置过渡到反向偏置的过程中,它们会在反向方向上通过一些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恢复。上述导通顺序的一个重要优势是,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成为正向开关电流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

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规则改变,很多读者反馈没有及时看到更新的文章。根据最新规则,建议多点击“推荐阅读、分享、收藏”等,成为常读用户。


推荐阅读:


请点下【在看】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