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京和上海的华尔道夫像沉稳内敛的老钱,深藏于王府井与外滩的熙攘声中、沉淀在“帝都”和“魔都”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里,成都的第三家则更像是纽约华尔道夫的一脉相承。
没有了位置和建筑本身的束缚,设计师Jon Kastl得以随心所欲地将他对华尔道夫经典的Art Deco风格与成都独有的蜀文化结合并且运用。
酒店位于高新区的银泰中心综合体,离成都双流机场以及两座火车站都不足半小时的车程。
建筑底层集娱乐,餐饮于一身,可以让住客很轻松地体验到足不出户的便捷感。
成都华尔道夫酒店的入口位于银泰中心的一角,驱车拐入通往酒店的小道便可直达。
当湍急的车流消失在身后,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WA标识以及气派的1楼迎宾大堂。
酒店门口的雨蓬是专门参考纽约华尔道夫入口处设计的,被称之为夏洛克的羽毛。
而大量的金属元素加上暗黄、深棕的色调以及几何图形的运用巧妙地打造出美国上世纪20年代纸醉金迷的氛围。
坐上酒店的专属电梯便可以直接通往50层的空中大堂。
大堂大概有三层楼的高度,配备大型落地窗,让楼外的风景一览无余。
空间的正中心悬挂着由十万颗水晶珠镶嵌的“生命之叶”吊灯,吊灯底部则是酒店的前台。
有趣的是,不同于大部分酒店将接待部置于背对着墙面的位置,成都的华尔道夫酒店的前台被设计成了一个360度的开放空间,就像一个小型吧台,以便更好地迎接以及服务客人。
从大堂的楼梯走下去就是专属于这家华尔道夫酒店的羿庭(Peacock Alley)。
空间大量地运用了大理石以及黄铜元素,就连那充满了金属气息的吊灯都能使人联想起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和其著名的大理石走廊。
酒店的289间客房位于建筑34至46层。
其中就连最小的房间也有至少50平米的空间,配备独立衣帽间以及完全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客房的主卧室富余的空间使得就算是双人间的两张床也是Queen Bed。
另外房间还配备一台不大不小的电视机,镶嵌在深棕色的木质墙面内,一个同色并且装有迷你酒吧(收费)的柜台,以及近乎月白色的座椅。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希尔顿一百周年的活动广告。
客房的正中心也悬挂着铜色金属条制成的鸟巢般的小型吊灯,温和的暖色灯光洒在房间内,使得“Old Money”的气息更加浓郁。
步入式衣帽间采用了大量的大理石以及深棕色木材为材料,显得非常沉稳。
左右对称的设计使得包括浴袍、拖鞋在内的不同酒店提供的生活用品被仅仅有条地归类以及放置。
客房的主卫生间则阔气地延续了华尔道夫一贯的双洗手台。
象牙白色的大理石条纹使得空间显得更加一尘不染,无处不在的镜面也是让无形中增加了几分宽阔度。
洗护用品还是一如既往的Salvatore Ferragamo,熟悉的香味让人心情不禁好了很多。
而在走廊过道的另一侧有一个独立的小卫生间。
里面配备了小的洗手台以及Toto高智能马桶。
酒店合作的免费饮用水是格桑泉的,在床头和洗手台处能很轻易的找到。
此外,房间还配备有Philips的可充电式音响。
每次清洁过后,房间的桌子上也会很细心地摆放着酒店的洗衣篮,方便客人享受服务。
还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浴室还是卧室的墙面上设计师都巧妙地注入了成都独有的文化,将“青城山”的壁画和“芙蓉花”的马赛克图融入于这家华尔道夫的灵魂之中。
酒店的健身房,游泳池,以及水疗都位于48层。
健身房规模不大,但是健身器材确是一应俱全。
不仅24小时开门,还拥有包括专门练舞的一小块空间。
大清早去的时候其他客人不多,于是便可以很安静地享受这一刻独处的时间以及窗外的景色。
酒店的游泳池去的时候没时间体验,只是简短的瞥了一眼。
泳池是25米的标准泳池,不大,倒是两头的金属雕像颇有意思
总体而言,酒店的入住体验非常可圈可点。
虽然因为处于新区的关系,酒店的位置稍许偏远,但胜在新。
2017年开业的成都华尔道夫酒店可以让住客真正地体验到“Waldorf Astoria with a twist of Chengdu”,也能以其别具一格的设计感带领人们进入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的经典奢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