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览扶桑  ·  浪漫爱情主义的终结 ·  昨天  
一览扶桑  ·  浪漫爱情主义的终结 ·  昨天  
新华社  ·  国家医保局严正声明!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一中国籍游客在日本遇难!紧急提醒!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我们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逼近真相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3 18:28

正文



这几天,深圳的“罗尔网络募捐”事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一波三折的“剧情”中不断有自媒体各种“爆料”,面对漫天飞舞真假难辨的信息,许多网友感慨心好累,于是有网友在看过中国之声对此事发布的调查报道后说,又对专业媒体充满信心。




曾经有人说,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专业的记者该下岗了。


也因为对一些记者和媒体有争议的行为不认可,“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在社会上挺流行。记者这个职业,也背负着诸多误解。


可以改变社会的“无冕之王”?


教科书上总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总是以揭露社会黑暗面为己任。一篇有力量的报道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国家发展的进程。


1996年6月10日,当年18岁的呼和浩特市卷烟厂职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案发9年后的2005年,真凶落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是呼格吉勒图案最早报道者。他9年发了5篇内参,将此案由幕后推向前台,并一再推动案件进程。



呼格吉勒图


记者曾问呼格吉勒图的父母,为儿申诉这9年来,最担心什么事情?老两口回答:“担心汤计被调走”。2014年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被法院宣告无罪。汤计说,本以为那一刻会高兴大笑,没想到却大哭了一场。“我很自豪,因为我见证了中国法治逐渐完善的一幕幕。”



新华社记者汤计


2013年,中国之声记者白宇报道了黑龙江伊春上访女子陈庆霞的遭遇。陈庆霞因常年上访告状被当地有关部门安置在一所废弃的太平间里,被限制人身自由已经长达三年。2007年,陈庆霞12岁的儿子在当地信访办去北京接人时在混乱中走失,至今下落不明,丈夫也住在精神病院。



陈庆霞在被关房间的窗户上贴着“我告饶了” 记者白宇摄


报道播发后,伊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对陈庆霞上访情况初步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相关责任人被免职并立案调查,相关部门启动了国家赔偿。


2016年8月,陈庆霞得到了应有的妥善安置。她给记者白宇发来了短信。




不过记者白宇说,新闻报道只是一个推动力,呼格和陈庆霞们的遭遇还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解决,更重要的是在依法治国理念下,相关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记者不是万能的,尽管收获了许多感恩,但也因为无法提供帮助而被人骚扰谩骂过。




总想搞个大新闻的“秃鹫”?


在一部分人的眼里,记者可以拯救世界,但在一部分人眼中,有些记者总是想搞个大新闻,没事儿也盼着出点事儿,无良又冷血。


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去世,一篇《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迅速刷屏,引发了一场对记者行业的道德批判。




记者们感到很委屈,即便当时他们更希望等到的,是姚贝娜转危为安的消息。而一般来说,对于注定会发生的事情,记者在现场守候的是“结果”而不是“灾难”。不管事件主人公是不是姚贝娜,对所有能预料到有不同结果的新闻,记者都会事先做好两手准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职业行为了。


有位资深记者在当时的讨论中直言,当年乔布斯刚发布iPhone 4之后不久,他就建议所在媒体准备乔布斯的讣闻专题,因为他观察到,乔布斯因为身体原因已经隐退了好几次了。“结果大半年后这个专题就用上了,但谁要敢骂我冷血我跟你急。”


他还提到,汶川地震时一位同事去前线,在邮件组里写日记,说痛心,说无力,说现在真想扔下电脑加入到抗震救灾的火热队伍中去。“我回帖:你是记者,是去用笔让后方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干好你的本职。就这么简单。”


还有一位女记者回应说,记者不是冷血动物,“我也曾跟采访对象一起流泪,采访一起冤案的母亲,她一边说,我一边默默流泪,但再怎么样手里的笔也不能停,我们的报道就是为她儿子伸冤的动力。回去写稿的时候,我要收起情绪,冷静地陈述。”每一个记者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读者只能看到记者冷若冰霜的一面,因为职业要求记者保持客观,不受外界干扰,不受情绪左右。


其实,这只是一个职业


记者的职责是记录新闻,记者的生计也依靠于此,但并不代表,记者本心里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相关不代表因果。这就好比医生是靠治疗病人为生,但我们不能说他们盼着人们生病、依靠病人的痛苦维持生计。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可能就是很多记者都是“两面派”。你们印象中的记者,可能都是这样的:




不过更多时候,他们是这样的:



鲁甸地震灾区,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帮着老乡扛木板抢救财产



中国之声记者白杰戈在鲁甸地震灾区堰塞湖排险现场做录音报道



中国之声记者吴喆华在湖北洪涝灾区采访,深夜和着雨水泥水就餐



中国之声记者肖源在鲁甸地震灾区的照片,你能分得清哪位是灾区群众吗?


2016年快要过去了,要知道记者真实的状态,也许可以看看这份“媒体人的2016放假日历”。


这就是记者,“我们从来不敢说我们提供真相。我们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逼近真相。” 从不认为为社会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贡献,却也都努力地工作、写稿、生活。



作者:柴婧、许晔(实习)

微信编辑:周文超

图片及资料来源:央广网、铁血网、腾讯新闻、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