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超级学爸
三个孩子的爸爸,毕业于中国科大,爱跑步,爱生活,爱孩子。既要做好事业,更要做好父亲。致力于少儿科普,致力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J小D  ·  年年卖断货,幸好我今年先下手了! ·  3 天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听说过了40岁,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坎”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超级学爸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农村!

超级学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6-04 23:30

正文

作为跳出农村的农二代,可以说是高考的受益者。考上大学之后,村委会出钱在村子里放电影,并从拮据的村财政中,挤出了1000元的奖金作为奖励,村长还给我题词,勉励我好好学习(那本子不在身边,改天发照片给大家)。别说,当时的我,真有种进士及第的感觉。

 

上大学走的那一天,村子里还真有不少人到村口来送我。当坚强的我,一脚踩到中巴车车门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没想到竟然哭了个稀里哗啦。

 

所以我也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努力发展,争取回报乡亲们的厚爱。写到现在,文章似乎一直朝着励志鸡汤的方向发展。

 

可惜,淡总要让大家失望了,十几年过去了,我似乎已经被现实生活打败,似乎早已无暇顾及那个生我养我十八年的故乡。

 

就在这几天,陆续有朋友发来微信,让我关注一下农村,说现在农村的情况很不好,尤其是今年,玉米的价格已经不到六毛了,一年忙到头几乎是白干。

 

这个我听了很是震惊,在我的印象里,玉米的价格这几年一直是一块多的,最多到一块三,去年的价格跌了,但据我所知应该是九毛多的,这个跌幅比腰斩还惨。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跌到六毛,已经逼近生产成本了(不考虑劳动力成本),也就是一季忙下来白折腾。

 

为什么暴跌,是因为我们科技进步,导致丰收而粮食生产严重过剩吗?

 

这一点,淡总可以肯定,有科技进步方面的原因。说起来淡总还得自豪一下,温中堂还曾去过我的老家,考察玉米生产。我们老家有个育种专家程相文,可以说是玉米界的袁隆平,培育出的玉米种“浚单20亩产能达1500斤。



但是更致命的原因,在于粮食的进口。因为我们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了公平,土地被分割成小块,一般的家庭,都有东地、西地、南地、北地,而且是各家分别经营。

 

限于人多地少,农民每人也就一两亩的土地。虽然平原地区可以通过半机械化生产,但是麻烦程度跟美国一人几千亩的大农场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中国农民的生产成本,无法跟国外纯机械化的农场比。

 

在申请加入WTO的时候,我们的386们自然对这一点儿心知肚明,没有完全放开对粮食的进口,采用的是配额制度,每年需要进口720万吨。

 

然而在市场化条件下,粮食的使用企业,肯定是趋向于价格低的产品,质量接近的情况下,不会太在意粮食的产地。

 

虽然玉米进口配额只有720万吨,但是更恐怖的是玉米的替代品,包括酒糟,酒糟的进口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0%,还有大麦、高粱、木薯等等,更没人用玉米了。

 

所以,中国农民是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却受到了国外农业托拉斯的冲击,这怎么能扛得住。

 

有人说粮食便宜,农民还可以搞副业,搞瓜果蔬菜种植。不瞒您说,我爸爸以前就种过菜,种过水果。但是个体经营,甚至包括农村集体经营,做这个都难。

 

首先是劳动量,蔬菜瓜果的劳动量大的惊人,有一亩菜十亩田的说法。蛋总小时候的周末和节假日,很多时间都在菜园里猫着。

 

紧急情况下,还需要家族总动员,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帮忙,比如秋天种蒜一瓣一瓣的都要靠手工按到泥土里,需要大量的人工。还有葡萄,打杈(掐掉多余的枝杈),必须得要人工。

 

而到了收获的季节,更麻烦,瓜果蔬菜不像粮食可以收仓,这些瓜果蔬菜,必须及时出手,不然就会腐烂变质。

 

比如大白菜,城里的超市,特价的时候五六毛,我们觉得很便宜了,但是在农村可能2分钱一斤都无人问津。有句话:好白菜都让猪拱了,但真滞销的时候,猪都不拱。

 

大白菜还好一点,外表晒干了都可以放菜窖里抵挡一阵。有的东西还不能放,比如西瓜。有一年,合肥周边农村的西瓜一毛八一斤,我们小区还响应报纸的号召,开车一百公里去农村购瓜。

 

在瓜田里,我们看到十来岁的小女孩,带着弟弟在家帮忙卖瓜,最后我们不禁心生怜悯,商量一下让多给农民一些,价格加倍给瓜农(也才5毛),只希望农民少亏一些。

 

年年岁岁,各地都有这样的消息,不是这儿蔬菜滞销,就是那儿瓜果烂在地里,有一年海南的香蕉就是几分钱一斤,喂猪猪都吃腻了。

 

有人说那还有行情好的时候呢。其实在瓜果蔬菜的各种生产环节,迫于农民急于把产品出手的心态,农民是没有多少议价权的,价格总是被压得很低。

 

大家肯定记得有几年“蒜你很”、“姜你军”、“豆你玩”、“向钱葱”、“药你命”,各种小众作物价格轮番涨价,大蒜的价格飙涨到十几块一斤,但是受益的并不是农民,而是大量的投机资本

 

他们低价疯狂收购农民手中的产品,囤积居奇,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拉高价格,然后谋取暴利。所以,农民本质上还是受到了资本的围剿。


 

虽然我们知道,做生意有时候有行情的波动,有时候需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在经济学上很正常。但是以农民微薄的收入,一年亏惨,可能已经倾家荡产了,多少年都翻不过身。

 

而且,更恐怖的是,大量的资本涌入农业,依靠资本和技术的优势,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取得了瓜果蔬菜生产上的成本优势。

 

 

更令人担心的是,还有大量外资的涌入,比如枣庄,30亿建立了最大外资农场。



虽然外资的进入,提高了产量,丰富了产品,也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税收,但是他们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给当地的同行业的农民,带来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我们的农民面对外资带来的现代农业,无异于义和团以血肉之躯,对抗坦克大炮。


如果说这些农民,及早放弃竞争而转行,那么算是有头脑的,更可怕的是还有更多的农民,正在把血汗钱,投入到肯定亏本的生产中去。

 

比如我们老家不远有外资建立的葡萄园,他们搞采摘、搞生态旅游,葡萄卖不完就酿酒,但是普通的农民种植的葡萄,只能自己推着小车沿街叫卖……

 

有人说除了搞种植,还可以搞养殖。但我告诉你,搞养殖更是亏的一塌糊涂。我们老家有句话说:“腰缠万贯,带气儿的不算。”意思是活物不能算到财产中,第一,活物本身要吃要喝,都是成本,第二,说不定哪天就会病死。

 

先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人养了纯种藏獒,说是有人出100多万买,这厮没出手,结果这藏獒后来病死了……

 

还有真实的案例,我家的亲戚,养鸡养了十几年,略有积蓄,最后扩大再生产,一场禽流感,立刻倾家荡产。最后气得洗手不干了,上高铁工地去打工,结果后来工地出事故,不幸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

 

而且农村的个体养殖,从成本的角度,早已经亏死了。我小时候喂过猪放过羊,更喜欢替妈妈到鸡窝里去收鸡蛋,摸着热乎乎的鸡蛋,非常有感觉。

 

摸不到会很失望,因为那时候,放养的鸡,有时候两天才下一个蛋。而养猪,一年到头能到100多斤已经不错了。

 

我还记得我家的老母猪生了小猪后营养不良,后腿站不起来,我跟我爸去钓青蛙配偏方给猪治病。(不好意思啊,现在知道青蛙也是益虫不能捕捉)。

 

但现在,现代化的养鸡场42天就长成,猪不到四个月就出栏了。


今天我还跟我伯父、叔父以及姑父都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姑父正在田里收麦子,机器收的,一亩地费用100块钱。


我小时候的这个农忙季节,没少帮他割麦子打麦子(脱粒),那个时候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躺在麦秸垛上,可以感受到什么叫斗转星移。


而现在我在城市,他六十多岁了,晚上八点了跟姑姑还在田里忙活。拨通电话,眼睛不禁一酸。


我们聊的不多,聊了聊粮食产量,以及肉蛋生活用品的价格。你知道鸡蛋什么价格么?已经不到两块了!一块九,比菜市场的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都便宜!

 

记得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只可惜晋惠帝早生了1800年,要是生到现在,他这个建议也许是对的 

 

 

有人说可以不从事农业,经商不也行么?但其实现在大型连锁超市,已经逐渐把分支弄到了农村,农民自营的批零业务,也非常难做了。


作为一个五千年的农业文明古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几乎土崩瓦解。

 

而作为新生的共和国,为了向现代化进军,又不能像西方列强一样搞殖民主义,所以只能靠农业哺育工商业。

 

而现在工商业发达了,有了大量的资金,不但没有反哺农业,反倒又过来与农民争利,很多农民倾家荡产,农村被搞的千疮百孔,每每到农村,心情总是很压抑,总觉得对不住这个地方。

 

我们的农民很朴实,勤劳能干,但是却没有资本,也没有技术,在信息方面也总是吃亏,与资本的较量中,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

 

农民一方面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资本各方面的围剿,一方面又被土地政策给限制的死死的,自己的宅基地和土地,不能参与市场经济,还要按照固定、极其低廉的价格接受征收。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说,那可以选择不当农民。说实话,现在很多地方正在强行的推进城市化,也就是赶农民上楼。但在这个过程中,让农民再次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城市化后情况可能还不如以前。

 

 

淡总不是反城市化,我深信城市化是社会的进步。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是在农民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被动地进行着。

 

主动的城市化,比如通过考学出去或参军转业,有了正式的稳定的工作,主动放弃农民身份,这是主动的过程。但农村教育的现状,却大大阻碍了农村主动的城市化。

 

农村的问题很多很多,包括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农二代入城问题(比如蛋总)、男女失衡问题、农村赌博问题、艾滋病问题、农村大学生的裸贷问题,每一个话题都够写五千字,这个回头慢慢写。

 

但我觉得我应该行动起来了,因为最近老有人说淡总是个口头爱国者,是个五毛,是个小粉红。其实我不是小粉红,因为我已经超龄了,我是老粉红。

 

淡总最近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拿出实际行动,给农村做点事情。农村的被动吃亏受欺负,主要是文化教育比较落后,我想着大家可以把我们手头的二手书捐出来,送给农村的学校。

 

反正你论斤卖废纸一斤才几毛钱,我们不如捐出来,捐给农村的孩子们,用知识和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让他们面对资本、面对市场起码能给自己多一层保护,也有助于他们主动实现城市化。

 

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有想好,也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想法,让我们率先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反哺那片深沉的土地。


 打赏专用二维码,原创不易,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