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样的节奏!中国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如此疯狂能撑多久?】新年以来,监管层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但据机构测算,2016年在高速发行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 敢问:一个失去赚钱效应的市场,能坚持多久?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上周五证监会再次核准了14家公司的上市批文。而本周就有15家公司开启新股申购,这也意味着新年以来,监管层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
我们注意到这种高速发行的节奏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梳理一下2016年的新股发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以来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
IPO数量创五年来新高,但融资规模较去年有小幅下降。
而根据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日前引用的数据,2016年我国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高达增长59%,A股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上证指数跌幅超12%,创业板跌幅近28%。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16年在高速发行的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
有市场机构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
2017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而日前,新三板企业陆续开始IPO的消息,也意味着有近万家企业正在陆续成为IPO的后备军。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大的融资量融资方是很高兴,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市场双方的,有卖就得有人买,这么大的量究竟该谁来承接?如果投资者在市场中长期不赚钱,这样的发行节奏还能继续下去吗?一个失去赚钱效应的市场,还能坚持多久?
上海投资者:IPO发行提速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据专业机构预计,2017年A股IPO还将提速,并继续保持全球最活跃的IPO市场地位。那么上海投资者对IPO发行提速怎么看?来看今早记者的采访。
上海投资者:首先在原来的理论上。可能新股有个新股效应,可能对市场起到一个抽血的作用,但现在随着新股发行不断加快,我相信很多股民不断适应了这个节奏。市场也逐步适应了这样一个节奏。我觉得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觉得这方面的效应可能会越来越小。
上海投资者:虽然说加速IPO给人的感觉有一种圈钱的意味。但是至少说明这个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活跃度的。因为以前每次发新股都会有一个恐慌,说哪天又有几个要IPO了第二天肯定会有一个恐慌性的下跌,但是慢慢大家都有这个习惯了,不像以前一到IPO就大跌。
尽管一些投资者认为现在的市场正在变得更为理性,但是IPO发行的提速仍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上海投资者:你从资本市场和资本规模来说肯定是要越变越大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你发行的过多过快之后,他可能在监管或者其他的一些层面上比原来更松。那么这个就是他圈钱的可能性越大。
上海投资者:我觉得如果新股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节奏,咱先不说市场会不会因此震荡下跌,我觉得短期内有一个反弹的话难度比较大一些。
许多投资者认为,IPO发行提速除了会影响整个A股市场,在当前中国经济处于L型探底的时候还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上海投资者:大家都去干这些事了。把重心集中在这一块了,不一定对实体经济产生好处,而是吸了实体经济的血。
上海投资者:2017年新股发行的速度这是一方面,但更要看的是市场的容量。就是我们的经济的体量,我们经济宏观的经济形势,能不能跟上IPO的速度。如果我们的经济还处于这种L型,或者是继续持续下跌的一种情况,那么你的新股的发行可能在资本市场上反映出来就是一个大量抽血的过程。实际上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