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粥左罗的好奇心
文章不多,每一篇都值得你看。欢迎进来坐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英伟达 RTX 50 系列 GPU 放弃对 ... ·  12 小时前  
半月谈  ·  蒋超良被查!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事关资本市场,最高检、证监会重磅发声!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王汉青被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粥左罗的好奇心

“为什么我活得这么累?”:心理内耗的几种迹象,你占了几个?

粥左罗的好奇心  · 公众号  ·  · 2020-12-08 21:00

正文

058


作者 l JK不二子

来源 l 张德芬空间 (ID: tefenchangpublic

分享 l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你好,我是粥左罗。

之前我分享过一个观点:你要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处理情绪。

一个人如果总是被“杂念”困扰,内耗就很严重,就很难做好事情,就活得很累。

当然,做到“心无杂念”很难,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认识“杂念”,梳理“杂念”,尽量减少“杂念”,让自己活得更加自主、轻松。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知乎上曾有个热门话题:


我明明非常努力了,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努力到身体和心理都筋疲力尽,为什么仍然“一事无成”?


这个难题,困扰了很多人。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心累的体验?


比如,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你会记在心里,暗自揣摩这句话的含义,怀疑自己哪句话可能说错了。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已经感到累得不行。就算做了,事后又经常反思自责,觉得自己很失败,陷入拖延-自责-拖延的怪圈。


心理学上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 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个体即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长期的内耗会让你感到疲惫。


当我们跟自己过不去,把太多的重心放在内心戏里,没办法好好地安住当下,就会产生情绪内耗。


结果,在获得任何成就以前,我们就已经心力交瘁。




01


越是内耗的人

越容易遭遇不幸



一个人最大的内耗,是对自己的排斥。 内耗通常有3种外化方式:


01 犹豫不决,害怕选择


朋友小云就是这样的人。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能她陷入犹豫,不可自拔。


比如,今天决定吃什么菜?她也要想半天。到最后,干脆让老公来替自己做决定。


02 做事拖拉,普遍低效


以前我做一件事,总是喜欢拖到无法再拖到时候,才匆匆忙忙去完成它。而没做之前,心里一直在惦记着未完成事件,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效率低下。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和焦虑感。结果,明明没做啥,也累得要命。


03 普遍性怠惰


有些内耗的人,排斥任何形式的努力。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像别人一样努力,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平庸的,所以他宁肯幻想自己非常优秀,什么都不需要做。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缺乏活力,容易疲劳。




很多内耗的人,都是高敏感的人,内心戏特别多。他们都存在低自尊的问题,并且尝试通过设定高标准来弥补自己的缺点,结果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他们大都生活在一种特有的固定模式中:


面对问题—没有信心—寻找方法—方法失败—攻击自己;


更加没有信心—再寻找方法—方法又失败—更猛烈攻击自己;


以此N次循环……



总之,就是认定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以此为结论没有理由不攻击自己。


高内耗的生活,就像一个有漏孔的气球,你使劲吹,也吹不起来,并形成一个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长期的心理内耗,会摧毁你所有的热忱与行动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心累,从而长时间不在状态,生活越来越不快乐。




02


为什么会有心理内耗?



我们内心的冲突,源自理想化形象和真实自我的差距。


什么是理想化形象?


它是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我就是什么样子”,或者说在那时那刻“觉得是”或“应该是”的形象。说到底,它是一种虚幻的自我。


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有某种品质,并不用让别人来证明;但如果实际上他并没有,只是希望自己有,他就会对此非常敏感。他会不惜一切地抹去理想化形象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尽量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


显然,这会很累,尤其是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相差太大的时候。他很难接受现实中糟糕的自己,就把精力都浪费在对自己的对抗和排斥中了。


理想化形象有哪些负面作用?


01 脱离现实,盲目自信


为了达到目标,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把所有的缺点粉饰成优点。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让他离现实越来越远。


02 时刻想战胜他人


内耗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在轻视他,因而感到极度屈辱。为了消除这种感觉,他需要一种报复性的胜利,也就是战胜他人。而这种随时随地的比较,让他有更多的危机感。


03 否认存在冲突


这是理想化形象僵化的根源。很多人不承认缺点,不正视内心的冲突,是要维护他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虚假和谐。这无疑让内耗更加严重。


理想化形象的出现,看似可以补偿他对真实形象的不满,但后果却是造成了自我疏离,人格裂缝。




因为他把自己过分拔高了,根本无法达到理想中的自己。结果,他更加无法容忍真实的自我,更加讨厌自己。


他在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之苦苦挣扎,在自我欣赏和自我歧视之间左右摇摆,耗尽了自己的心理能量。




03


如何减少心理内耗?



大部分人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内心的冲突,因为认识和体验冲突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你需要静下心来去寻找自我,突破自我,努力作出新的改变;而人的天性是喜欢呆在舒适圈里,假装一切都很平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