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机智猫  ·  官宣,首款原生鸿蒙手机3月发布! ·  10 小时前  
机智猫  ·  官宣,首款原生鸿蒙手机3月发布! ·  10 小时前  
舜网  ·  iPhone ... ·  19 小时前  
舜网  ·  iPhone ... ·  19 小时前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海峡都市报  ·  刚刚,iPhone ... ·  3 天前  
海峡都市报  ·  刚刚,iPhon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知乎高赞:快乐成瘾,是一个人废掉的开始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3-15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周一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目标: 这周一定要写两篇原创。
结果你们也看到了,啪啪打脸。
虽然flag倒了的一个很大原因是,这周在写的文章涉及到了很多方法论,怕大家看不明白,所以举了很多例子,用的时间太长了。
但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我最近沉迷看剧,耗掉了原本的写稿时间,成为了行动的“矮子”。
今天这篇文章,我和你们共勉。 (ps.文章已经写好了,明天就能和大家见面,一定要来看啊!!!)
——就就

作者 | 铁木君
来源 | 铁木君(ID:tetemu)

在什么样的时刻,你们最有危机感?

对于我来说,那就是跨年许愿望之时,才发现去年立的flag都没有完成。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就像是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我们明知道该起床了,周末却依然躺在床上玩手机一整天;也知道该睡觉了,却依然打开了王者荣耀;

明知道喝奶茶会胖,刚卸载的外卖软件又被重新装上;也知道人是怎么一步步废掉的,却认为那个人一定不会是自己。

在「我本可以」和「我做不到」的矛盾循环中,生活一步步地滑向不可控制的深渊。

放弃就好了,反正也不会成功。一个人开始废掉的标志,就是从不断放弃开始。

可人生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可以将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究竟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我们人生的可能性?今天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让我们绕开成长路上的这些坑,开启更好的人生吧。



01
沉溺短期快感
失去对外界的感知和兴趣

我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但我去过凌晨三点的网吧。

在大多数人进入梦乡的时候,这些十几岁的初中和高中生却坐满了网吧。玩到这么晚的原因是这样比较省钱,十块钱左右就能包夜到早上七点了。

玩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游戏控制,失去了时间概念和对真实世界的兴趣。

虚拟世界的节奏比现实生活中快很多,大脑可以不断地受到刺激和反馈,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享受到「成功」的快感。

时间长了,我们就会上瘾。

虚拟世界里,我们可以用很小从付出,收获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取得的成就和回报。

这种行为和即时反馈,会不断提升我们的「兴奋阈值」,让我们越来越难以满足,在虚拟成就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除了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外,博彩投注更加可怕。

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正是欧洲杯开打,班上有很多男生在下课的时候聚在一起讨论球赛。

我听到他们说的都是赔率、盘口、滚球这些词,才知道他们是在博彩网站上面赌球。

其中这层楼有一个男生研究得很深,几天就赚了两三千块,有几个女生也加入进来让他帮忙买。

因为要熬夜看球和投注,有些同学白天躲在寝室睡觉,都不去上课了。

这股赌球热持续了两周,直到听说他输了很多钱,还借了校园贷和同学的钱,有人找到学校里来,才最终停息下来。

有天晚上去打水的时候碰巧遇见他,他跟我说:

“运气好你可能会赚,但是长期下去一定会输。我有一天晚上赢了六千多块,第二天输了两倍,那时候钱在我眼里完全就只是数字而已。

这很可怕,那时候生活中除了赌球,再也没有其他的事情能引起我的兴趣。”

博彩和炒股,本质上就是投机和赌博的行为。

也许很多人的出发点,是想赚点钱让生活过得更好一点。

但当我们沉迷其中,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和向往、对事业的用心和专注的时候;这就已经违背了初衷,甚至连曾经拥有的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一个人年轻时,一定要警惕那些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

动动手指就能得到快钱,敲敲键盘就能带来快感,这是非常可怕的。

这会让我们以为得到这些东西太容易,让我们失去踏实生活的勇气,失去对外界的感知和兴趣,也体会不到日进一寸的欢喜。

到那时,我们拥有的都是侥幸和悔恨,失去的可是人生啊。



02
从众和攀比
活成了他人失去了自己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到: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当我们身处群体之中,我们就有了安全感;当我们跟他人观点一致,我们就感到特别自在。

可是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里,很多人只能陪我们走一小段路,全程陪伴你的只有自己。

曾经与你一起上下学,一起熬夜打游戏,一起逛街唱K喝奶茶的同学和朋友,现在还经常联系吗?

我们也曾跟风加入考研大军,给学生会大佬一杯杯敬酒,考一些完全用不上的证书...

可是那真是我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吗?当时合群的举动让我们安心,过后却常常让我们操心。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他人99%的事与自己无关。

越是合群,越是从众,越是让我们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总是在意外界对我们的看法,却压抑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


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的从众心理,消费主义开始在年轻人之中盛行。

现在网上时尚种草类的内容越来越多,精心地伪装吞噬年轻人的陷阱,告诉大家要买买买。

别人都用LV、爱马仕的包包,你却只有表情包;背上香奈儿,你就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我们的钱包被掏空,花呗一滴不剩,很多人甚至背上了沉重的信用卡债务。

不要说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了,很多人都失去了换工作的自由和底气。一两个月的资金空档期,就能带来让你破产的蝴蝶效应。

我们停下来仔细想想,花上一两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带logo的包包,买一双永远不知道下个月多少钱的AJ,真的值得吗?


你眼中高大上的奢侈品,只是有钱人的日用品而已。不是这个东西本身有多牛逼,它们的流水线工厂我去过,一个没有高精尖科技的标准化工业品有什么牛逼的?

清醒一点,真正牛逼的是可以毫不费力地拥有他们的人,那些背着奢侈品包包挤地铁的人,就是一棵行走的韭菜啊!

当然,赚的钱就是用来花的,花钱也确实能带来快乐。

但请相信,存钱带来的快乐绝对不比花钱少。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可以多花不乱花,把钱花在真正值得的地方,享受存钱带给你的安全感。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银行卡上的数字,远比几千上万的包包,更能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勇敢做自己的底气。

互联网抹平了信息差,但又造成了心理落差。仇富、攀比、想要一夜暴富,都可以理解,但也请多一点点耐心,财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希望我们能延迟享受满足感,积攒起自己的启动资金,早日开上人生的快车道。



03
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路越走越窄

迷茫是如今大多数年轻人的常态。

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想要转行却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说说我一个朋友真实又扎心的例子: 她是我的学姐,比我要高一届。因为很喜欢小孩子,毕业去了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

开始她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跟小朋友的照片,也会很认真地准备上课的教案。 后来有一次我找她聊天,她告诉我她换了工作。

我当时很惊讶: “跟小孩子在一起,这不是你最喜欢的吗?”

她说是这样没错,可是小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太调皮了,她根本管不过来,发脾气都镇不住他们。

一到课前就焦虑和恐惧,上课的状态越来越糟糕,于是便从机构离职了。


后来她去做了跨境电商运营,听说很多学外语的女生都做这个,于是面上了一家去上班了。可是最近的疫情,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公司开始减薪裁员。

我从她口中了解到,她并不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当初选择这个行业,一个是朋友的建议,一个是她当时没有钱了,必须尽快找到工作。

我问她: “这个行业收入不错,这两年应该存下来一点钱了吧?离职的话也不怕,可以慢慢考虑要不要留在行业内了。”

她说: “我哪有存下钱,去年都用来去日本旅游和买包包了...”

听到这里,我一声叹息。很多人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

最终只是从一个「坑」里,跳进了更大的「坑」,兜兜转转,最终又干起了老本行。


缺乏对自身精准地定位,和对未来的规划和想象,正在杀死现在的年轻人。

在「忙碌」和「没钱」的循环中,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很多人的职业道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不再相信,不再相信自己的选择、行业的潜力,不再相信努力和坚持能改变命运。

因为总是对自己的职业道路缺乏规划、被动地做选择;我们见得越多,越习惯把那句「怎么可能」挂在嘴边。

而那些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啊。


我们都觉得日子还很长,今天过去了还有明天。于是我们说:明天再见吧,留到明天再做吧!

好像「今天」是可以浪费的,这给了我们一种生活很轻松的错觉。但当我们感觉轻松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变厉害了,而可能是我们正走在一条下坡路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