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仰观阁
一只接地气的宏观研究猿,致力于宏观金融和大宗产业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普京重要表态! ·  23 小时前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2 天前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2 天前  
财经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仰观阁

我对风控问题的一个理解

仰观阁  · 公众号  ·  · 2025-01-04 13:08

正文

按:本文写于2024年4月19日。


事前风控是比止损更深刻的概念,如果对风控的理解停留在止损,那么可能还处于初级交易阶段,如果开始思考事前风控了,那说明已经上了一个层次。

每一个交易员对事前风控的理解不同,这取决于不同人的交易风格,所以前几天一位朋友询问我关于资产配置的问题时,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资产配置当然也可以是一种风控方法,宏观对冲策略本身也是一种资产配置,其实我自己前几年就用得比较多,但现在基本不采用这种方法了,或者说,现在不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了。

弃用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更多头寸本身是意味着更多风险,而不是降低风险;第二,更多头寸意味着你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和思考这些头寸本身的基本面因素和不同头寸之间的关系;第三,更多头寸以及这些头寸的频繁调整,意味着更多的交易操作和手续费,而且有可能,在行情剧烈波动或者头寸之间关系发生意料之外变化时,根本来不及去调整,平仓都平不过来。

所以,我现在要求自己的交易头寸尽可能简单、直接、少量,尽管宏观交易本身需要极强的复杂网络思维能力,但我不会采用这种思维去考虑我的交易计划,基本上我的所有头寸都是相互独立的单边头寸,只有在极少数符合严格条件的情况下,我才会考虑对冲。一般情况下,当我认为一段中长趋势没有走完时,不管行情是否剧烈波动,我都会继续持有,不会胡乱添加其他对冲头寸以试图弥补短期损失;当我认为一段趋势已经走完时,就会全部平仓完结,短期之内绝不轻易再进场,更不会再增加其他对冲头寸或交易工具来试图变相延长这个交易。

当然,对冲方法不适合我,不意味着它不适合其他人,交易风格本身无对错,都是有利有弊,被合适的人运用才能扬长避短。

那么,我如何处理事前风控问题呢?最核心的一点是对交易机会的界定,当明确了符合什么条件的交易机会才能参与,才是自己擅长和把握度高的机会时,那么就将大量的潜在亏损交易排除掉了。当然,每一个交易员对属于自己的交易机会的界定是不同的,有的从基本面角度,有的是从技术角度,比如有的交易员只交易某一类技术图形,也有的是从宏观对冲和资产配置的角度,这些就是交易类型和交易风格,形成自己擅长的交易风格需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去不断积累经验和摸索完善。

我是把基本形势分析和技术形态结合起来,必须要仔细考虑清楚什么样的基本形势和技术形态,一把进去就成功的概率较高,而且可以让自己把杠杆大把加上去而导致大幅亏损的可能性较低,然后耐心等待这种机会的出现。当然,这两者也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识别什么样的技术图形是容易把握的、什么不容易把握,这点很重要,比如长期盘整的头部和底部形态是容易把握的,但趋势的中间盘整形态,尤其是盘整初期,是最难把握的。

第二是仓位和杠杆管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是不为过的,不管面对风险多大的品种,只要能够把经波动率调整后的杠杆控制在很低的水平,那么不管行情如何翻滚,都不会对你造成多大的伤害。杠杆管理需要与交易机会界定和时机把握结合起来,不轻易加杠杆,但该加杠杆时要敢于加杠杆,这一点过去讲过,这里不再赘述了。

对交易机会的界定越严格,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越容易实现资产的稳定增值,但同时也容易错过一些机会。越多规则和纪律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的灵活性,因为没有人规定市场一定要如何,它也不接受任何的设定,它不是一定要反弹到你挂空单的位置,也不必一定回调到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做多;但如果你太过于灵活,而缺乏一定规则和框架的限制,那么亏损概率也会明显提高。交易行当从未有两全其美之事,这一点要知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