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悦
9月27日晚间,美团点评(3690.HK,以下简称美团)2018年半年报正式亮相,这也是美团继9月20日上市以来披露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团交易金额已达到2319亿元,同比增长55.6%,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91.2%,实现翻番式增长。
其中,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作为美团最重要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收入毛利均实现高速增长。
时至今日,美团已经完全撕掉了创立之初团购网站的标签,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展到餐饮外卖、酒店旅游、新零售、共享单车等。伴随着美团的成功上市,未来美团的发展会越来越透明——通过多维度布局大众的生活场景,构建一个基于高频餐饮服务的超级平台。而按照美团所宣称的计划,美团点评将成为一个Food+Platform的超级平台,覆盖online-offline的整个消费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42亿元,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是美团持续加大投资新业务。但毋庸置疑的是,新业务也为美团提高了行业壁垒和竞争力,并体现了美团平台的协同价值。
实际上,在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看来,美团点评不会进一步拓展美团打车业务,将继续保持试点状态,而美团点评会优先考虑资源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领域。
餐饮外卖及到店业务营收表现强劲
美团的收入主要来自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三个部分,分别占比为60.6%、25.8%、13.6%。其中,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作为美团最重要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收入毛利均实现高速增长,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具体来看,虽然在外卖领域美团一直面临竞争对手的猛烈进攻,但实际上美团的餐饮外卖业务依旧坚挺并大幅增长。根据财报显示,美团餐饮外卖的日均交易笔数由2017年同期的850万笔增长81.1%,达到了1530万笔,总交易金额由2017年同期的623亿元增长97.0%,达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1227亿元,餐饮外卖收入由2017年同期的84亿元增长90.9%,达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160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配送网络持续扩大、订单密度提升以及人工智能调度系统优化,美团的单均配送人工成本进一步下降,毛利率由2017年同期的9.6%扩大至2018年上半年的12.2%。
除了餐饮外卖业务,到店及酒旅业务也为美团的营收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美团到店及酒旅业务实现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44.1%;毛利由2017年同期的42亿元增长至2018年上半年的61亿元,增幅45.2%;国内酒店间夜量较2017年上半年同期增长49%。增长显著。
优先考虑资源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领域
虽然美团在餐饮外卖和到店及酒旅业务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美团的野心显然并不止于此。过去几年,美团的业务范围从团购,到外卖,再到酒店旅游、网约车、共享单车,这一度让外界无法准确定义美团,但在王兴看来,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的边界的,所以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他眼中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来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即一个平台多个品类,各品类之间可以互相拉动,互相交叉营销。
而在斥资28亿美元收购摩拜单车后,外界普遍认为,美团未来将大力发展该业务,但是王慧文在路演过程中表示,美团点评不会进一步拓展美团打车业务,将继续保持试点状态。究其原因,王慧文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团点评优先考虑资源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领域。
“美团点评有几个评估逻辑,首先,美团点评大战略匹配,跟大战略匹配度越高,资源投入产出比就越高;其次,业务所在行业未来的想象空间,产业未来空间越大,美团点评投资意愿越大;最后,是时间窗,因为做业务时间窗非常重要。按照这三个逻辑来衡量,美团点评认为在商家IT系统、在供应链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会更高。”王慧文说道。
在上述业务逻辑的指导下,美团今年上半年的新业务表现也较为强劲。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总交易额增长123.1%,达到2018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63亿元,收入大幅增长419.0%达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36亿元。这一数据的增长也从侧面印证了美团“高频带低频”商业模式的成功。
目前,美团向商家提供的服务已拓展至云端ERP系统、B2B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等,以上新业务可发挥在餐饮外卖及到店餐厅服务中与商家建立的关系优势,进一步形成商家与平台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美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触角已延伸至生鲜超市及其他非餐饮外卖服务,如闪购、摩拜单车及作为业务探索的试点网约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的“Online-Offline”生态链。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42亿元,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是美团持续加大投资新业务。但毋庸置疑的是,新业务也为美团提高了行业壁垒和竞争力,并体现了美团平台的协同价值。
以摩拜为例,实际上,在王慧文看来,摩拜跟美团就是协同的,而不是一个跟打车相关的业务。“首先,摩拜是特别好的平台项目,我们更看重摩拜和美团平台的整合,所以财务上没有把独立盈利作为摩拜短期最主要的目标;其次,美团认为摩拜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大平台结合,它有很多好处,高进入门槛,低变动成本,大众刚需高频等,这些要素跟平台之间协同对于用户获取、用户的使用习惯、曝光都有好处。”
而对于外界关注的摩拜亏损问题,王慧文则认为,摩拜大规模投车阶段已经过去了,显示在财务报表里的是折旧。摩拜是一个固定投入成本很高,变动成本很低的业务,所以它在财务报表上体现的是财务,不是现金流,财务亏损主要是折旧,折旧比较大,但是明白的投资人都明白。
超级平台价值日益凸显
如今,通过多维度布局大众的生活场景,美团点评已经建立起一个基于高频餐饮服务的超级平台。在需求侧,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总数达3.57亿人,较2017年同期增长30%,平均每四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在美团上花过钱。不仅如此,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达21.4笔,这一数字较2017年同期的15.5笔增长了38.1%。在供给侧,美团的商户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在线活跃商家数为510万,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51.6%。随着用户和商户对美团平台的依赖持续增强,美团超级平台的价值日益凸显。
此外,作为衡量互联网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在用户数及交易额这两点上美团也表现突出。截至2018年6月30日,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总数增长了30%,交易额由2.74亿增至3.56亿。
资本市场不只能筛选出好的企业和坏的企业,更能让投资者看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虽然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担心互联网的红利消失。但实际上,王兴早在2016年下半年就提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概念。而王慧文则认为,互联网红利是否消失,取决于从哪个维度去看,可能互联网人口红利是基本消失了,但互联网还有很多红利,互联网作为一个科技工具,效率改善空间的红利刚刚开始。“这种变化使得美团点评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比如,美团点评2B业务比重持续上升,主要是围绕着‘Food +Platform’战略持续提升产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