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杭州决定改造西湖边的主干道庆春路,领导们算了算,需要花费6个亿,而当时杭州城市建设维护的预算一年只有3亿,连半条街都修不了。
当时的领导想了一个办法, 不仅不需要国家出钱,而且最后还能返还财政几千万:
引进外资。
在一个内部会议上,他说了自己的思路,没想到现场炸了锅,一位老同志当场开骂,反对外资入驻杭州,现场最冷静的一位老同志,让大家不要骂人,他问领导:
我听到这些话都感到脸红,你脸红不脸红?
当时,兄弟城市苏州已经在和新加坡谈合作建产业园区的事情了,但杭州对于外资,依然是如此抵触。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杭州第一个外商投资区,要放在主城区外的钱塘江北,那里遍地滩涂,连自来水都没通,就是如今的:
下沙。
十年后,杭州领导们又对一个问题产生了分歧:
杭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还要不要发展产业?
最后,还是领导一锤定音。
吸引外资和产业兴市,杭州30年来争议最大的两个战略,都是从下沙破局的。下沙默默承受了一切。最高峰的时候,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94%。
下沙过去30年的命运,在松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4年,松下成了进入下沙的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又过了十年,松下把家用电器的生产线放在了杭州,他们发现,这里是家电业的黄金核心。
又过了十年,松下甚至把研发中心也放在下沙。
2015年春节,中国游客几乎把日本智能马桶盖抢光了。据统计,一共有40亿元的马桶盖被背回了中国,甚至在两会上引起讨论。但游客们打开包装,发现标签上码着一行小字:
Made in China
大家不知道,这些马桶盖其实产自下沙;更不知道,这里是松下全球唯一的智能马桶盖研发基地。当年奠基典礼上,松下拉了一条巨大横幅:
松下需要杭州,杭州需要松下。
下沙有很多记录不为大众所知,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方便面高速生产线,是浙江省最大的饮料生产基地,聚齐了饮料三巨头可口可乐、康师傅和娃哈哈。
在成为互联网之都之前,它默默咬着牙,成了家里的支柱。
但下沙的野心不仅如此,十年前,它意识到产业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那时,下沙大学城的搬迁已经完成。
于是,金沙湖的宏大蓝图面世了。政府以大无畏的气魄预计投入1500亿元决战东部,以它为中心的城市综合体,将成为杭州东部最耀眼的明珠:
“城市之眼”。
金沙湖实拍图
作为政府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金沙湖项目正式立项启动意味了很多事情。它的选址并不盲目,这曾是下沙最核心的区域。二十年前,聚集着下沙的政府机构、村镇企业、学校和市集。
以水聚气,给了这片土地一个自我突破的机会,一个将景观转换为生产力的契机,一次破茧成蝶的腾飞。
金沙湖不断刷新着下沙城市建面。2013年,一期完毕;四年后,二三期竣工;去年,配套的下沉式广场和景观工程也兑付了。
在这儿,造出来一个只有杭州独有的景观韵味,真正让下沙拥有了奥体、钱江沿岸平起平坐的机会:
人的精神需求真正领先于时代需求。
金沙湖东边两公里,就是杭州大学最集中的区域——下沙大学城,那里聚集着十六万年轻人。
而周边产业园里,有700家企业,十多万外来务工人员集中于此。粗略算算,有三十万年轻人居住在这里。
这里成了杭州最年轻的城市。年轻人怎么只甘心在流水线上打工。
2014年,下沙将散落在各高校中的科研仪器设备揽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硬件支撑。他们用财政出资6亿元人民币,建成15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科研创新基地。投资近千万元搞定国际标准的公共实验平台。
回报当然是丰厚的,如今,世界医药生物十强公司的半数以上,都入驻了金沙湖。
然后,真正的逆袭开始了。
也就四五年时间,下沙在杭州人民心中的心理距离,被一步步消解了。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战略转变,让下沙的沿江优势开始显现;
2021年,杭州行政区划剧变中,下沙和江东独立、合并,成为了新的钱塘区。这意味着下沙的厂区有了搬迁方向;
厂区一开始搬迁,大家突然发现,这里的科教和居住属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杭州最早的地铁1号线就是通往下沙的,它串联起武林广场、火车东站和萧山国际机场。上个月,杭州城区地图又发生变动,下沙全域回归主城区。再然后就是钱塘快速路和下沙隧道建成通车了,从武林广场到金沙湖CBD,约二十分钟左右。
钱塘快速路实景图
下沙在杭州人心中的心理距离,就这样彻底消融。其实城市崛起的秘诀很简单:
产业和人。
只要有这两样东西,繁华只是时间问题。
最懂下沙的人,其实是开发商。他们为下沙的崛起注入商业,这里是唯一一个有两个天街的板块。绿城的到来又带来最前沿的人居理念,为生活于此的下沙人趟开一条道。
2019年,绿城来到下沙在金沙湖周边相继做了春风金沙里和湖上春风里,现在,他们在这里落子春风系第三子:
燕语春风居。
燕语二字出自《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中的“燕语雕梁”,是活力的象征,也藏着项目的野望。
春风是下沙三十年的春风,改开三十年的春风。居回归到了人的诉求,二十八周岁的绿城是人居领域的代表。
这三年,绿城在杭州的创新项目都落在了金沙湖。他们带来了春风系。春风金沙里向外而生,以主动退让的方式解构了社区和城市的关系,反哺板块;湖上春风里洞察内在,聚焦于空间、景观和生活的融合,注重室内户型和精装。
燕语春风居沿袭于二者,又从二者当中脱离,向下沙老城的核心靠拢。三个项目整体错落有致的分布在金沙湖公园附近。项目整体用大面积玻璃立面与铝板保温一体板,长久以来一以贯之的美学标准是他们的共性。
现在,他们又带着年度创新项目燕语春风居来了,绿城新一代的探索成果得到了展示机会。
这一次,他们把园区外的春风长廊、春风菜场,园区内的春知学堂搬进了这方天地,在有限布局里让社区和城市自然咬合。
抛开繁冗的一切,去思考空间和人的关系。于是,有了建面约105-138㎡的LDKB户型,游园式的归家园林,全龄花园和度假式泳池:
每次回家都成了一场微旅行。
燕语春风居效果图
三年了,他们对这块土地依然充满热忱。城建文化馆广场环绕在周边,一出门便是那片美不胜收的银杏林。
印象城、吾角天街等商业综合体提供了成熟便利的都市生活。这里充满年轻活力,下沙金沙天街周边和大学城常年排在夜间活力排名榜单前列,藏在街角巷尾的网红小店层出不穷。
杭州最富烟火气的城市湖和大型住宅区和商业区融为一体,希尔顿嘉悦里酒店让这里多了几分贵气,仿三亚海滩的造型让它显得有些特别。原住居民、大学生、外籍人士在此混搭,多元却自洽。
金沙湖夜景
燕语春风居的几百米外,是下沙的大转盘。30年来,年轻人们就是通过这个枢纽,来到这座年轻的城市。如今,它依然是下沙通向全城的门户。
大转盘见证的,是下沙如何从滩涂和飞地,一步步成为城市主角。外人很难想象,在服务业几乎为零的那些岁月里,下沙的年轻人是怎样打发闲暇时光的。正是他们的默默忍受和努力工作,为下沙打下了基础。
做一次正确的选择不难,但难的是,过去的每一个十年,它都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温馨提示
本文项目介绍,仅供参考。读者若产生购买行为,请务必厘清公示,具体以交付为准。如有疑问,添加社长微信:zhuyingjun1024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