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24日,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本次研修班共设置2天的课程,旨在助力教师应对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挑战,帮助教师跨越“技术鸿沟”,助力探索AI时代的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孙波教授、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邦奇教授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孙波教授和刘邦奇教授首先对培训专家们表示了感谢,对研修班的学员们表示了欢迎,然后对研修班的课程安排和组织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开班仪式由未来教育学院章仪老师主持。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邦奇教授为学员们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形态重塑》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涵与现状、核心能力与局限,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意在提高学员对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袁莉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生成式AI赋能教育的国际视角》的专题报告。袁教授介绍了技术如何促进教育的变革、各国政府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和投入、人工智能应用在教育中面临的挑战等,为学员们带来了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国际视野。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丁建辉为学员们带来“学情分析”工作坊。主讲人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提示词设计技巧,以引导大模型准确理解任务需求并给出高质量的输出。学员们通过亲身实践,不仅掌握了如何有效运用大模型进行学情分析的方法,还深刻体会到了人机协同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中的巨大潜力。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俊生和研究员胡健为学员们带来“课堂互动”工作坊。主讲人详细介绍了大模型指导课堂活动设计的实战技巧,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牧场之国》教学活动方案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多轮迭代的思想和策略,逐步优化大模型输出结果,从而设计出既符合教学需求又充满创意的课堂活动。此外,主讲人还着重介绍了如何构思一个融合多智能体的探究活动,展示了如何利用智能体群聊,从而组织实施更加有趣味、有创意的学科或跨学科探究活动。
专题报告三:基于生成式AI的教学设计方法与应用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刘美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郑娅峰带来了主题为《基于生成式AI的教学设计方法与应用案例》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她们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为教学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为学生打造更加个性化、高效的学习体验。
专题报告四:生成式AI赋能教学资源设计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李思琦副教授以《生成式AI赋能教学资源设计的创新方法与实践》为主题展开报告。报告中,李老师介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分类和标准,列举了多种可供教师使用的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教学设计资源、视频教学资源、测评资源、文献资源等,并重点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字化资源设计中的应用。她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媒体素材和测评资源、提供教学视频的设计思路、融入虚拟学习平台等,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胡健为学员们带来“作业评价”工作坊。工作坊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先进理念出发,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学生作业评价,帮助教师建立由“评分”转向“评价”的意识,并针对优秀作业和退步作业分别提供了表扬性和鼓励性的评价方法。同时,工作坊还展示了如何利用智能体对教学设计进行快速分析诊断,并根据建议优化改进,以及如何与星火课堂分析助手共评教学实施,精准识别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实施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的三位博士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分享。黄宏欣老师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黄老师提到“AI毕竟是工具,不能代替我们的思考”,强调了创意思维的重要性。秦英老师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秦老师从新课标要求下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出发,强调AI教师助手的重要性,带领各位学员利用AI英语教师助手体验同步教学方案设计生成、多模态教学素材生成以及英语练习题智能生成。许伟光老师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许老师带领大家完成常规作业的快速批改、错题收集、分析反馈、策略指导等流程,使各位学员充分体会到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