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要产品为背光显示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下游客户主要为液晶显示器厂商,产品最终主要用于车载领域,全球车载背光模组全球市占率约为
11%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其中背光显示模组产品营收占比在
75%
以上。受益于汽车行业回暖,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
10.24
亿元,同比增长
16.85%
;归母净利润为
0.77
亿元,同比增长
88.43%
。
2022
年上半年公司车载背光模组产品的全球市占率约为
11
%,凭借过硬产品与优质服务,公司与
JDI
、夏普、天马、华星光电、
LGD
、友达、群创等全球知名液晶显示器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推进,
HUD
、液晶仪表盘和液晶中控等持续扩张,带动全球车载显示面板上量,公司
2022
年上半年拿到
22
个新机种订单。
背光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模组的上游,在面板细分类型成本结构占比为
32%
。
2023
年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预计为
2.45
亿片,同比增长
7%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车载背光模组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产品毛利率领先于同行,
2021
年伟时电子毛利率为
16.21%
。
Mini LED
带动
LED
行业进入第三轮景气周期,车用
Mini LED
背光模组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有望抓住行业红利。
Mini LED
背光技术在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等方面优于
LED
背光显示屏,车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成为车厂新型显示的首选方案。高清化和低功耗需求提升
Mini LED
的渗透率,当前
LED
行业进入第三轮景气周期。
车用背光显示器成为
Mini LED
重要应用,我们判断
2023
年车用
Mini LED
背光模组行业将率先爆发。
据
TrendForce
数据,车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出货量
2023-2024
年预计增速在
100%
以上。
Mini LED
背光模组价值量显著提升,经历量价齐升的行业高景气阶段。
Mini LED
背光弥补
LCD
亮度不足,提升
VR
沉浸式体验,
Mini LED
背光
+Fast LCD
有望成为
VR
光学方案
Pancake
的标配,公司取得了两家液晶厂商的认证。
2021
年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为
1110
万台,同比增长
65.7%
;预计
2025
年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达
2175
万台。
2021-2026
年中国
AR/VR
支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
40%
,公司或将直接受益。
公司除了积极布局内生增长业务外,也通过对外投资布局新型显示行业,回购股票彰显发展信心。
公司继布局
Mini-Led
、智能表面等新型显示业务之后,继续对车载高端显示领域空中显示领域进行投资。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2
年
12
月
30
日,公司已累计回购总股本的比例
0.94%
的股票,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
公司是车载背光模组龙头企业,受益于
Mini LED
与
VR
双重驱动,进入发展快车道。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
亿元,
1.78
亿元和
2.80
亿元,对应现有股价
PE
分别为
30X
,
18X
和
11X
,参考公司成长性与同行估值水平,我们给与公司
2023
年
25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
21.00
元,首次覆盖,给予
“
推荐
”
评级。
风险提示:
(
1
)下游汽车等行业景气度下行;(
2
)
Mini LED
产品导入不及预期;(
3
)行业竞争加剧。
车载背光模组龙头
,公司
背光模组产品全球市占率约为11%
1.1 公司
车载类产品收入占比75%以上,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88.43%
公司主要产品为背光显示模组等,下游客户主要为液晶显示器厂商和
Tier1
供应商,产品最终主要用于车载领域。
伟时电子成立于
2003
年
9
月,
2018
年
6
月完成股份制改制,公司主要从事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汽车、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工控显示等领域。公司为汽车行业中的
Tier1
、
Tire2
、
Tire3
供应商,重点客户为日本显示器集团、夏普集团、京瓷集团、天马、华星光电、
LGD
、友达、群创等车载液晶显示领域供应商及日本伟世通、马瑞利、弗吉亚、
BHTC
、延锋伟世通、华阳、长城诺博等汽车配件
Tire1
供应商。
此外,公司投资东超科技,东超科技生产空中成像等新型显示产品,其中无触控人机交互终端产品使用特殊平板透镜,根据出光特性设置,可将显示界面呈现于空中形成实像。
用户直接用手指点击空中界面,便可完成公共服务设备所涵盖的一切功能,如医院中预约挂号、高铁站中售票取票、银行中取款存款等功能。
公司背光显示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领域,主要向夏普、
JDI
等车载液晶显示器件生产商供应背光产品。
公司成为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领先企业之一,与夏普、
JDI
、天马、伟世通、哈曼、
KOE
、京瓷、松下、佳能、三菱等知名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车载液晶显示器件生产集中度高。
公司终端应用车厂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通用、丰田、日产、马自达、本田、沃尔沃、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等。公司凭借高质量标准获得客户认可,曾被夏普、松下、日立等多名客户评为年度优秀供应商。
伟时电子及子公司日本伟时、东莞伟时等根据地缘优势、客户交易偏好、生产要素禀赋、进出口业务交易习惯、当地产业集群等因素,在集团各公司之间有着不同的侧重分工。
其中伟时电子主要面向华东地区、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客户,东莞伟时及伟时亚洲主要面向华南、东南亚等地区客户,日本伟时主要面向日本客户,通过分工协同,充分发挥各公司优势,形成境内外协同效应。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等,其中背光显示模组产品营收占比在
75%
以上。
2021
年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与汇兑损益的影响,毛利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受益于汽车行业回暖,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
10.24
亿元,同比增长
16.85%
;归母净利润为
0.77
亿元,同比增长
88.43%
。
1.2 公司
在车载领域具备先发优势,车载背光模组产品全球市占率约为11%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伟时电子拥有塑胶模具、金属模具、橡胶模具的设计、开发、制作能力,最早产品为五金件,后面逐步拓展至背光源、橡胶件、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等领域,成功开发了汽车新型装饰板产品。公司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能高质、快速量产,具备快速响应客户能力。
公司在车载背光模组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产品毛利率领先于同行,
2021
年伟时电子毛利率为
16.21%
。
伟志控股是一家主要生产背光源产品的公司,在深圳、惠州和宜昌设有工厂,
2017
年开始大力开拓车载显示器背光产品市场;宝明科技
LED
背光源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公司加大车载、工控医疗、智能数码、
VR
类背光等专显类背光源开发投入;隆利科技生产的背光显示模组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公司积极向车载、工控等中尺寸拓展。
伟时电子是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及全球触控装饰面板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凭借过硬产品与优质服务,公司与
JDI
、夏普、天马、华星光电、
LGD
、友达、群创等全球知名液晶显示器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
CINNO
数据,
2022
年上半年伟时电子全球车载背光模组出货量排名第二,市占率为
11%
,近年来市占率有所提升。
Mini LED
与VR业务打开公司中
长
期成长
空间
2.1 受益于多屏化、大屏化,2023
年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预计为2.45亿片,同比增长7%
随着国内电动化推进,具备更智能且多功能的显示面板将逐步替代传统的仪表盘等,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渗透加速车载显示产业升级。
汽车电动化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传统油气也开始逐步走向智能化
。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渗透率达13.6%,2022年渗透率预计接近20%。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推进,HUD、液晶仪表盘和液晶中控等持续扩张,带动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数量快速上量。
2021年全球显示面板超1.6亿片,全球汽车销量在8000万辆以上,随着全球面板多屏化发展,三屏和四屏渗透率持续增长,根据Sigmaintell数据,预计2025年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预计可达2.26亿片。
车载显示面板的大尺寸占比持续提升,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在多屏化和大屏化趋势下,面板价值量有望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屏的市场规模有望超128亿美金。
随着智能座舱的兴起,智能座舱的输出系统越来越注重多元化应用,显示屏作用越来越突出。众多的车企将屏幕从一块发展到多联屏,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中,其屏幕数量有可能占其控制区域的 70%。
近几年车载显示屏主流尺寸为7-8英寸,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开始采用15-17英寸的大屏,甚至部分车企出现27寸、32寸等超大尺寸显示屏的配置规划。
中控显示整体渗透率最高,液晶仪表也占比较高,HUD等受技术和成本影响渗透率仍较低。
根据Omdia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显示屏出货量达1.27亿,其中大多数为中控显示屏,出货7380万片;电子仪表盘占比第二,出货4680万片。除了这两大类,还有电子后视镜、HUD抬头显示以及后排娱乐用显示屏。Omdia预计车用显示屏市场将保持平均每年6.5%的增长率,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2.38亿片。
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Q2前五大车载面板厂收入(CR5)占比超60%。
整体来看,全球车载显示面板竞争格局比较稳定,京东方份额逐季增长,占据16%的市场份额。
背光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模组的上游,在面板细分类型成本结构占比为32%,是液晶面板成本占比最大的结构。
2023
年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预计为
2.45
亿片,同比增长
7%
。
一块车载液晶显示屏至少需要一块背光显示模组,部分大尺寸液晶显示屏需要
2
块及以上的背光源。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2023
年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预计为
2.45
亿片。
根据
2022
年中报披露的数据,公司在现有主力客户的新单方面以
JDI
、夏普、
LGD
、天马、华星光电、华阳等为主,并在
2022
年上半年拿到
22
个新机种订单。
公司背光显示模组方面在已有客户
JDI
、夏普、京瓷、松下、三菱、天马、华星光电、群创、
LGD
、阿尔派、信利国际等液晶显示器厂商的基础上,新增下游著名液晶面板供应商客户友达光电。公司在现有主力客户的新单方面以
JDI
、夏普、
LGD
、天马、华星光电、华阳等为主,并在
2022
年上半年拿到
22
个新机种订单。
2.2 Mini-LED
带动行业进入第三轮景气周期,车用Mini
LED背光模组产品享量价齐升
Mini LED
具有“薄膜化、微小化、阵列”优势,其背光技术在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等方面优于
LED
背光显示屏。
车载显示器对工作温度、储存温度、工作电压范围和可靠性高于手机显示器件,这些性能限制了
OLED
屏在车载中的大量应用。
在可靠性测试方面,高
/
低温存储、高温高湿、冷热冲击等条件在手机类显示器件上,其老化时间一般为
240
小时,而在车载显示器件上则要求大于
500
小时。另外,车载显示屏一般要求常温工作寿命超过
50,000
小时,而目前常用的
OLED
屏的工作寿命通常只有
30,000
小时,限制了
OLED
屏在车载中的大量应用。
根据
TrendForce
数据,车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基于亮度、低功耗和高曲面等因素成为车厂新型显示的首选方案。
①
搭配
Mini LED
多分区背光可以大幅提高显示器的亮度达
1000 nits
以上,可降低显示器面对户外如雪地、艳阳等环境强光照进车室内,致使显示效果低下而有行车安全风险;②
Mini LED
背光直下式背光,可随着画面明暗做出相对应的开启或关闭动作,可降低约
10%
的功耗。
Mini LED
由于晶粒尺寸大幅缩小,能形成密集度更高的直下式背光。③
车内显示器逐渐整合朝向大型化,
Mini LED
直下式背光具有高曲面的显示效果,在高曲面的光学表现上更好。④
Mini LED
延续
LED
高信赖性的优良传统,成为车厂新型显示采用的首选。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将具高度的性价比优势,能大幅提升车厂采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的意愿。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在整体亮度、对比、功耗、曲面显示上皆优于传统侧入式背光显示器,售价介于传统侧入式背光显示器以及
OLED
之间。
中系与欧美系车用显示模组完成后,交付给
Tier1
如博世(
Bosch
)、群丰骏(
CarUX
)等厂商做系统整合,最终再交由车厂组装于车内。
在
Mini LED
背光模块的车用供应链上,中系车厂则是采用如京东方面板组成车用显示模组,以及欧美车厂,则以友达、群创的面板为主,搭配自有的车用显示模组。
我们分析认为,高清化和低功耗需求提升
Mini LED
的渗透率,当前
LED
行业进入第三轮景气周期。
未来几年
Mini LED
市场快速增长,预计
2026
年
Mini LED
背光模组市场空间将达到
1250
亿元,其中大尺寸背光模组市场规模为
900
亿元,中尺寸背光模组市场规模为
350
亿元。
车用背光显示器成为
Mini LED
重要应用,我们判断
2023
年车用
Mini LED
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上行。
据
TrendForce
数据,车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器出货量
2023-2024
年预计增速在
100%
以上。
Mini LED
背光模组价值量显著提升,畅享量价齐升行业高景气。
根据集邦咨询数据,我们参考电视成本,
65
寸
UHD 4K
电视高端的侧入式背光显示器模组生产成本约在
350
美元;采用被动式驱动的
Mini LED
背光(
LED
使用颗数
16,000
颗)的显示器模组则约在
650~690
美元之间,是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价值的将近一倍,但低于
WOLED
显示器模组成本(预计在
800
美元以上),我们预计车用
Mini LED
背光模组价值量也将显著提升。
公司提前布局 Mini-LED 领域,加大相关研发设备投入,组织研发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引进Mini-LED 封装线来满足公司在显示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截至2022年6月,公司已开发八款 Mini LED 产品,其中两款已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定点订单。
2.3 Mini
LED+VR
方案提升沉浸式体验,2021-2026年国内AR/VR支出CAGR超40%
Mini LED
背光弥补
LCD
亮度不足,独立开关并调整亮度,提高
VR
沉浸式体验,
Mini LED
背光
+Fast LCD
有望成为
VR
光学方案
Pancake
的标配。
VR
光学方案正进入
Pancake
方案阶段,通过让光路在镜片间多次折返,实现屏幕与镜头之间成像工作距离的变相缩短,提升沉浸感和舒适度。
Pancake+Mini LED
背光
Fast LCD
组合将持续推动
VR
显示产值提升。根据
DSCC
报告,
AR/VR
显示收入将在
2022
年达到
9.42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7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50.7%
。
通过分区控制的原理,Mini LED背光技术攻克了VR产品对比度低、色彩不饱和的技术难题,因此Mini LED+VR方案有助于增强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体验,MiniLED已导入至Quest Pro等美系VR品牌。
Quest Pro新品售价149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755元),将搭配高通Snapdragon XR2+处理器,导入Pancake镜头,以及两个分辨率1800×1920 LCD面板,接搭配量子点与超过500颗MiniLED,色域增加30%、对比度提高75%。全球VR巨头Meta推出的高端VR头显Quest Pro,采用了两块2.48英寸的LCD屏幕+Mini LED背光模组,可以支持90Hz的刷新率、单眼1800x1920的分辨率。
2021
年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为
1110
万台,同比增长
65.7%
;预计
2025
年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达
2175
万台
。
2021-2026
年中国
AR/VR
支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
40%
,公司有望直接受益。我国
AR
支出规模将以
49.0%
的五年
CAGR
快速增长,
VR
支出规模以
41.5%
的五年
CAGR
保持稳定增长。公司
VR
产品的开发取得进展,通过技术改进,取得了两家液晶厂商的认证。
公司除了积极布局内生增长业务外,也通过对外投资布局新型显示行业,继布局
Mini-Led
、智能表面等新型显示业务之后,继续对车载高端显示领域空中显示进行投资。
2021
年
10
月,公司与相关方签署协议,对东超科技增资,适应全球汽车人机交互智能化变革趋势,拓展车载显示更多应用场景。同时,公司签署协议受让重庆伟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40%
的股权,快速抢占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