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国/可食的记忆
本原创视频著作权属于
建E室内设计网
不得删改、盗用
▼
我说:“妈,我们在这儿拍张合影吧!”
我妈问:“在这儿合影干嘛?”
我说:“我像我儿子这么点大的时候,就和外婆就坐在这里。”
小时候的冬天,
许建国和外婆一起坐在门口晒太阳。
手上的冻疮在太阳下面晒得发痒,
外婆坐在一旁纳鞋底,
时不时地用针在头皮上划一下,
“您用针在头皮上干嘛?会把头划坏了吗?”
许建国问外婆。
她说:“头上有油,这样针插的更快一些。”
旁边的猫趴在椅子上,
捡起地上的花生砸它一下,
它竟都懒得理你,
因为在太阳下正被晒得昏昏欲睡。
现在许建国把这段记忆搬进了罍(léi)+村里,
罍+村口有一个老房子里放了些很老的家具,
60年代的、70年代的......
屋子的门口放了三把小椅子,
有人说:“放两把椅子就已经很好看了。”
许建国笑了:
“一看你就没有经验,通常都会放三把,
外婆、我、猫。”
这是最情景化的记忆了,
听许建国描述的时候,
竟好像真闻到一丝太阳晒在皮肤上的味道。
说到这儿,很多人好奇了,
“罍
(léi)+
村它是一个村庄?还是一个吃饭的地方?”
村庄分为很多种,
一种在山村,一种在镇上,一种在城市。
问:“城市怎么会有村庄?”
答:“我们现在的一些人,住在城市向往着村里的生活。”
罍+村,
它是一个可以吃出记忆的地方。
有很多一大家子的人去罍+村里吃东西,
他们会指着一把老椅子、一个电视机、一个挂在墙上的海报,
说:“这个我家原来就有。”
我们在乡下发现很多小巷里的路面不是一种材料做完的,
生活在那里的人今天搞点水泥糊一下,
明天搞点破罐子摔碎了把地面铺平。
经过时间慢慢地把它抚平,
解决路面不平的问题,
所以就形成了很多不同的路面。
在罍+村里也是这样,
走在小路上可以拾起很多的记忆。
我们在餐厅里喝着红酒吃着牛排,
或许不如坐在老家里配上米酒吃着卤牛肉。
“设计中更多探索的不是取悦别人,
而是要告诉别人‘设计是什么?’
它可以给你还原很多你想不到的惊喜。”
许建国这样说,
这也是罍+村给我们的感受。
我们小时候的记忆多半是和老人有关的,
到了外婆家里,
跑得满头大汗,
外婆笑着说:“看你热的,我去压水井给你打点凉水洗把脸。”
压水井给我们儿时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但这些似乎淡到快要忘记,
在这里得到了唤醒。
看到今天拥拥挤挤的罍+村,
许建国很欣慰,
这种欣慰不是商业的欣慰,
而是来自大家的认同感,
认同我们对“过往”的记忆在这里通上了电。
偶尔带上一大家人去吃一顿,
不用告诉他们那里有什么,
他们都会懂的。
地址:合肥市罍街二期东部区域15号楼1层
标签:记忆、美味、乡情
— E
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