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家是避难所,家也是自由场
01
中国人的人生考卷有三大压轴题——
买房、结婚和生子
。男权社会下,女性通常开外挂,把第一题“买房”抛给男方,答不上来,第二、三题也就免谈。男人即使觉得压力山大,但也都默许了这套游戏规则。
虽近些年不断有年轻人扬言说不想做房奴,外国人一辈子租房也活得挺潇洒;但面对国内租房制度的不完善,想装修、置办家具,却苦于不是自己房子的不便,没有房幸福感终归会低不少。
看看那些年让无数人对“家”心生向往的电视剧,《Modern Family》、《家有儿女》、《我爱我家》……当然了,喜欢看这些剧并不是因为剧中的那些“房”有多别致,而是因为房里的一个个人,他们让冰冷冷的“房”变成了“家”;他们彼此间温暖人心或是争锋相对的时刻,都让看客由衷感叹:“有家真好。”
无房不成家,无人也不成家,有房有人才是家。
家是避难所,家也是自由场。
家意味着什么?一句话说白了,
家是可以随便放屁的地方。
白天在外工作,人就像是随时待命的战士,面对不公正待遇要能撕; 知道前方是坑得硬着头皮去填;老板一声令下,花几个月做的项目说散就散……没有人顾及你的感受,他们只在意你的价值。
家是唯一一个我们可以不用那么讲逻辑讲效率的地方,
周末睡到上午11点,没有人会说你太懒散、执行力不够;在家与外界之间仿佛有一道隐形的屏障,在你关上家门的那瞬间,外界的丛林法则就像午夜12点的魔法,统统失效了;我们又做回真正的“我”,而不是别人眼中的“我”。
02
而除了“有房”作为结婚的必备硬件,
“顾家”则是很多女性都十分看重的软指标。
比如说有不少“聪明”女人在年轻时追求爱得轰轰烈烈,结婚时则会选择“老实人”嫁了;这里的“老实人”不一定是老实愚钝的意思,而是有担当,不计较,能为家庭付出。
婚姻原本就是社会合作分工的结果,原始社会中,男人打猎,女人采摘;晚上,男人带着他的猎物满载而归,这就是他对家庭的贡献;现代社会没有固定的男女分工内容,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也过去了,最常见的还是两人都工作的合作模式,
所以这时候一个男人的内在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就比如黄蓉这么一个聪明、漂亮、出身好的姑娘为什么会喜欢老实人郭靖呢?其实选择郭靖,更体现了黄蓉的聪明。
黄蓉虽世出名门,但她的父亲黄药师喜怒无常、情绪极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自然缺乏安全感。而郭靖此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给人安全感——但凡郭靖认定了的事情,必会坚持到底、百折不挠。
当郭靖和叫花子装扮的黄蓉初遇时,好心请她吃饭,黄蓉却大肆铺张,郭靖也丝毫不生气,反而对她有求必应。
“我知道你是真心待我好,不管我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好看还是丑八怪。我穿成这样的衣服,谁都会对我讨好,那有什么稀罕?我做小叫花的时候你对我好,那才是真好。”
这是黄蓉后来对郭靖说的话。她不稀罕炫富攀比、巧舌如簧的风雅公子哥儿,只缺那种踏实、健全的关怀,而郭靖就是那个人——
因为她在他身上看到了身为男人最重要的品质。
03
而现实生活中,要判断一个男人靠不靠谱顾不顾家,首先应该亲眼去看看他的“家”,
也就是观察他如何生活,即便是租房,也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作者罗伯特·波西格说,他发现,很多骑摩托车的人很害怕摩托车的维修问题,出问题时情绪就很差,而且摩托车专业人员对待摩托车也很粗鲁,
“做起事来像猩猩一样,没有真正投入”
。他们一边工作也就是一边修理摩托车,一边听音乐,波西格说,这样是没办法真正思考的,
“或许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任何的思考”,“他们一边需要科技,一边又诅咒它。我相信他们很明白这点。这正是他们厌恶科技的原因,他们并未提出一个逻辑论题,他们只是做出直接的反应”。
简单说来,通过一个人的物以及他对待物、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我们可以察觉到他对待生活是否有活力。
比如说我们常说日本人有匠人精神,在他们身上能看到禅的影子,就是通过他们所做的寿司、服装、甚至马桶所体悟到的,一个没有认真严谨态度的人,他产出的东西就没有“良质”,无论是一份PPT、一张设计图、一株植物……我们都能窥见创作者、拥有者的态度。
家更是如此。因为家包含了太多我们个人的物件,大至家具、家电,小至一把剪刀、一支笔,而这些物件都是经过我们挑选而来,它们的样式反映了购买者的审美趣味;
而它们的状态,则体现了主人的生活习惯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