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发现,俄罗斯军事工业需求最多的关键军用物资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为特定的电子集成电路,它在俄罗斯生产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二级为某些电子产品,俄罗斯国内可能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更倾向于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采购这些设备。第3层和第4层为滚珠轴承和计算机数控(CNC)机床及零部件,这些产品对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至关重要,但可以从分布于全球各地的供应商获得。
通过分析全球供应链数据表明,俄罗斯一直在调整其采购模式,进而绕过西方制裁为国防工业采购零部件。自俄乌冲突以来,微电子技术在内的电气机械、设备约占关键军事产品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电子产品对俄罗斯新战争的重要性(见图4)。在2022年9月宣布部分军事动员后的几个月里,关键军事产品的进口数量急剧增加,自2023年初以来的总交易量超过了50万笔(见图5)
在整个战争期间,特别是在2023年,俄罗斯加大了对关键军用部件的进口多样化努力,进一步远离西方,发展了与亚太和中东地区“友好国家”的官方和非官方沟通渠道。CSIS分析(见图6)还证实,俄罗斯主要军用物资贸易伙伴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前的西方直接供应商大部分被中国以及中国香港、土耳其、印度和越南的供应商和空壳公司所取代。
同样,自战争开始和西方国家持续实施制裁以来,供应和采购关键军用物资的公司分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图7显示了自2022年3月以来俄罗斯前五大微电子供应商的进口趋势。自2022年9月俄罗斯宣布部分军事动员以来,紧接着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电子产品进口商,这表明俄罗斯重要电子产品的主要进口商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公司,而可能是空壳公司。
研究团队研究了2023年直接和间接支持莫斯科战争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土耳其、朝鲜和伊朗等。总的来说,这些国家不仅向俄罗斯运送了军事武器和被制裁的军民两用商品,同时,还向俄罗斯提供了民用和商业技术,包括建筑设备,这有助于俄罗斯对乌克兰2023年的反攻进行了强有力的防御。
最后,《报告》以中国为例,CSIS分析了北京与莫斯科的贸易模式,阐明了中国作为俄乌冲突中最重要的国家所扮演的角色。
俄乌冲突期间,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主要防务合作伙伴,为莫斯科的军事机器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支持。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的供应完全取代了来自欧洲、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两国之间的贸易达到了2400亿美元的历史记录。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量从2022年至2023年增长了46.9%。确切地说,在战争期间,中国向俄罗斯出售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半导体、芯片、滚珠轴承、导航设备、战斗机零件和其他部件。
土耳其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比较模糊。一方面,土耳其向乌克兰提供外交支持,反对俄罗斯侵占乌克兰领土;同时,土耳其在保障乌克兰海运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2022年7月与联合国共同达成谷物交易。另一方面,土耳其从未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相反,土耳其已成为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之一,同时其也是俄罗斯制造巡航导弹、无人机和直升机所需的受限军民两用物资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2023年,俄罗斯与朝鲜的防务合作达到了新的水平。2023年9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后,两国之间军事合作明显增强。朝鲜正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弹药,作为交换,俄罗斯国防部将向朝鲜提供先进的军事、核和太空技术。
2.5伊朗
伊朗在向俄罗斯提供战斗无人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伊朗只承认在俄乌冲突开始前其曾向俄罗斯出口了部分无人机,但否认其在俄乌冲突期间向俄罗斯提供相关军事装备。
现实情况恰恰相反,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战斗无人机技术,并且向其提供了至少400枚短程弹道导弹。
作为回报,据称克里姆林宫向德黑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防务合作,包括出售攻击直升机、雷达系统和教练机,甚至包括伊朗一直渴望获得、性能先进的苏-35战斗机。
其他值得关注的国家,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它拒绝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因此,阿联酋吸引了俄罗斯大量的资金和企业,成为重要的商业枢纽。但阿联酋也重视与西方的经济和国防合作,因此更愿意遵守西方的出口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