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雷斯林
来源 | 为你写一个故事(ID:raistlin2017)
后台回复【歌单】
给你一个颜辞私家歌单
美国《大西洋月刊》作者 Kate Julian 在文章《性萧条》中写道:
当下本该是性的黄金时代。
美国人认为单身人士非婚性行为无可厚非的比例空前的高;新增艾滋病例又空前的低。大部分女性终于可以免费获得避孕措施;紧急避孕药无需处方就能拿到。
如果你喜欢约炮,Grindr 和 Tinder 让你在一个小时内就能获得性生活。「只有想不到的梗,没有拍不出的小黄片」之前只是网上的笑话,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走进本地的电影院,就能看到性虐素材的作品。不去电影院呢?黄金时段电视里也有性内容,其直白多于温情。文爱(sexting)从统计学意义上更是家常便饭。
「多元之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性变态」之类耻辱性的词汇让位给更温和的「床上小癖好」。所有非自愿性行为,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对性关系的多样性如此宽容。
然而没有,美国人的性行为却变得越来越少。
不但高中时候就有性行为的从 54% 下降到了 40%,就连从来就没有性生活的人,也比 20 年前多了足足 1.5 倍。
2014 年,根据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特温格发现成年人从平均一年 62 次性生活降至 54 次。就个人而言,这个减少也许无足轻重,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可是很大一笔没有被打出去的炮。
特温格后来查过 2016 年最新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她报告发表后的两年内,性生活频率还在进一步下降。
生孩子的变少了,结婚的人变少了,未婚同居的人也变少了,谈恋爱的变少了,甚至约炮的数量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Kate Julian 把这种现象,叫做美国的「性萧条」。
「性萧条」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早在本世纪初,我们的邻居日本,就已经进入到性萧条阶段,并且长期保持这种阶段又跨了一年。
只不过他们不像美国人一样直接,不直接提「性」,用「低欲望社会」形容自己。
2015 年,统计数据显示日本 18-34 岁的育龄女性,有 40% 是处女,而 18-34 岁的男性,有 38% 是处男,中间甚至不少人从没交过男 / 女朋友,母胎单身到老,并且认为自己以后也不会交男 / 女朋友。
日本现在越来越多的
线上虚拟色情服务
,比如可以带来「如真实身体一样反馈」的 VR 设备、VR 女友,简单便利,完全不会带有真实性爱的各种卫生顾虑,辛苦,紧张,复杂。
《经济学人》最近的一篇题为《越来越不色情的日本性行业》的文章里描述了「オナクラ」店,男性花钱去那里自慰,而女性员工坐在旁边看。
文章解释说,因为许多年轻人认为性交很「めんどくさい 」(麻烦)——「导致提升自慰体验的服务正在蓬勃发展。」
只从性来说,真实已经要渐渐输给虚拟了 —— 虽然爱还没有,但也快了。
很少有人能说出什么是爱,但很多人想起对伴侣的感情时,闪回的都是一个个美好的细节片段。
-
想吃烤鱼时,男朋友恰好从楼下买来一条鱼,然后用实验室的酒精灯,自制了一条烤鱼,两人在实验室,就把烤鱼给烤了吃了。
-
被上司骂了压力很大时,回家枕在女朋友腿上,也不说话,就闭着眼睛静静休息,深呼吸排解压力。
-
或者难过时的一个拥抱,快乐时的一次拍手,孤独时静静的整夜陪伴,天冷时紧紧握住的那双大手。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组成了爱,但这些,可能渐渐都能买到了。
日本是一个各种服务丰富到变态的国家。
比如秋叶原随便走进一个大楼,都能找到卖「膝枕」的店,走进店里就可以躺在少女服务人员的大腿上和她聊天,她会安慰你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但这并不算是真正的色情业务。
因为你只能躺在她大腿上聊天,其他地方一律不能碰,进来的宅男也不会去碰 —— 走的就是一个温馨治愈的路线,如果要刺激的,可以出门左拐泡泡浴。
这是针对男性的。也有专门针对女性的。
比如贩卖「食草系帅哥的拥抱」的店,里面都是穿着干净,长相清秀的小哥,把女孩子抱在怀里,用语言引导女孩子大哭一场,或者捶打他们胸口。
在把谈恋爱的种种细节与美好全部分解成服务后,一个普通日本人完全可以通过逛这些店,只获得感情中美好的部分,而不用承担其带来的种种压力和失望,就算用完就走,也不会有任何负担。
「需要的时候你出现在我面前,不需要的时候别来烦我」,可能是每一个渴望恋爱或者在恋爱中的人都有,但不愿承认的心声。
是不是觉得日本人变态?
Kate Julian 提到,很长时间里,西方世界也觉得日本人变态,但他们渐渐发现,
这种现象不是什么变态,而是警示预言。
最初是惨淡的就业前景导致了许多男人追求独身,但大环境随后已经开始适应、甚至鼓励这些追求。长期居住在东京的美籍日裔作家罗兰·凯尔茨(Roland Kelts)如此描述:
「一代人慢慢发现与现实世界中的女性谈恋爱会有种种不如意、甚至是意料之外的要求,远远不如线上虚拟性欲更有吸引力。」
尽管圣经不允许人自慰,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美国经常自慰的人还是成倍增长,与此相对的,让美国人可以不出去与人接触就能获得性快感的服务和产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
从最低级的硅胶产品,到最新在研究的机器人,都有数百亿美元在里面,未来可能出现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级的产品和服务。
在中国,这种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曾经实行计划生育的中国,2010 年人口总和生育率只有 1.18,就算这两年完全放开二孩政策,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和中国高居不下的房价有关,毕竟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但还有一项数据也显示,在全中国,独居人群也越来越多,长期单身独居人口,从 1995 年前的 6%,涨到了 2015 年的 15%,这两年依然在继续上涨。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 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 2.47%,比 10 年前增加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显著增多,到现在 2019 年,在一些第三方机构的统计中,这一数字更是显著飙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不恋爱,也不发生性生活。
性爱最大的缺点,就是它需要至少两个人一起完成,这在我们这个孤独的大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
你看,现在流行的打游戏、看直播、刷抖音都是独自一人就能完成的操作。
2019 年,很多人连约人吃饭都觉得麻烦,又何谈约炮,恋爱,结婚生娃呢?
况且,现在的社会,实在太适合一个人生活了。
以前谈个恋爱,至少有个人在你洗衣服的时候帮做个饭,在你加班的时候回家就弄好一桌菜,现在外卖,洗衣服,全都能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完成。
我昨天甚至点了个大叔上门来给我按 Jio,连盆他都自带;
我上周在公司点了个火锅上门来吃,连炉具他们都提供,吃的时候帮你搭好,走的时候帮你恢复原样。
以往大家爱争论家务到底应该男生做还是女生做,现在去家政平台一周 60 块找家政阿姨,做得比男女加起来一起都要做的好。
这当然有缺点,这当然不能代替真正的关系,但有些人就是不愿意走出去,就是不习惯和人接触和交往。
有的人就是把自己的空间,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工作忙,生存难,没时间也没空间去谈情说爱,去思考那些有的没的。
华尔街之狼中,已经是成功证券经理的马修麦康纳对新来的莱昂纳多说。
「你知道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吗?」
「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天撸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当时这电影其他部分我都没啥印象,唯独对这里的印象特别深。
而且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依据的,确实有非常多的华尔街人士通过“撸”来缓解压力,而且真的有提高业绩的效果。
我还看到一个说法,说经济学人做调查,发现睾酮水平会影响基金经历的业绩,睾酮水平低的反而业绩更好。
当然,这是半虚构的电影。
去年初刷屏的「他们不谈爱时讲了一堆道理」中,作者采访了一名基金经理,这名基金经理的说法就直接了当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