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线下
童话般的美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台今日关注  ·  警惕!得流感出现这些症状,要抓紧去医院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一家6口, 5人中招,近期高发!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知名演员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为何流感会致命? ·  3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中方:将反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线下

资金的分层(下) #2250

水库线下  · 公众号  ·  · 2019-04-14 10:52

正文

资金的分层(下) #2250

本阵,锋阵和资金替换。

一)风险

接着说一个撩妹的话题。很多人,譬如某久,会向小MM吹嘘自己的“光荣战绩”。

在他的深话传说中,久哥以36%的年率向高利贷借了五十万。

凭这50W元,买了一套深圳几百万的房子。首付,税费,包括月供全部都是借的。

接着故事的结局大圆满。深圳房价暴涨。

空手套白狼,赚了好几百万。

小MM听得二眼星星状。“哇,你好厉害哟。好崇拜你哟”

而另一方面,同样的故事,传到不同人士耳朵中,则是完全相反的解读。

因为“收益”的反面,是“风险”。

你零首付纯搏命,杠杆玩得如此之大。你有没有想过房价下跌怎么办。哪怕不涨,利息也逼死你。

到时候跳楼就是你这种人。

这些故事,传到文科生小编口中,分分钟就是一篇100000+的“深圳楼市泡沫调查”。而且看的人纷纷点头。

同意即使以一个正人君子的角度来看,这也玩得过了。

这样玩法,迟早总是非得崩盘不可。


其实呢,其实这事啥也不代表, 纯粹仅仅是久哥泡小MM

为什么。因为内行看门道。

你说你动用36%的高利贷做首付,那是最劣最劣的十级资金。

可是问题来了,你的1 ~ 9级资金呢?去哪里了,去哪里了。

凡人都会优先使用“自有资金”。然后使用“父母资金”。

然后使用“亲朋好友”内圈资金。

迫不得已,才开始使用“外圈资金”。

等你用到36%的资金,说明你“低成本资金”都已经用完了。信用卡都已经干涸,内圈再也借不到钱。

那之前的钱呢,阿久也不像一个花天酒地的人。丫就是个苹果。

所以事实的真相,是你先用1 ~ 9级的资金买了九套(虚数)。而楼市实在太赚钱。买了九套你还牙痒痒的,所以动用资源买第十套。

武田信玄有云:“本阵如山,不动如山”

你看似侵略如火的进击,其实是建立在1 ~ 9套的“本阵”。你涉及到的仅仅是10%的头寸,并不是在玩命。

但是,这事拿出来吹嘘,是挺有效的。

因为你大可以和MM吹“空手套白狼”“勇者斗恶龙”,斗智斗勇赚了大几百万的事。

而你背后的本阵不动,是不用提的。反正都是套路。

二)头寸

上一次在厦门见lanlanlu医生,网友客气,从龙游开了三个小时车过来。

和lanlanlu聊天中,就说到了“头寸”的问题。

多军往往有一些非常“疯狂”,甚至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的单子。

类似于办500W的信用卡,买1000W的房子。净赚二三千万。

自有资金为零。

每一张单拿出来,都可以写一本书。在江湖上都是一篇传奇。

可是这些“疯狂”,是基于90%的“本阵”。本阵是不动的,不动如山。

也就是说,因为流动性要求,政府税费,限购限贷等等限制。

大部分时间,你的仓位是不能动的。只能长持。

我们寻找长线蓝筹的增长潜力。“航母舰队”理论。 构建扎实的底仓

而我们的野战部队,流动资金,或者说每一年新筹措的头寸。也许仅仅只能占身家10%左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然使得我们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

没错,更加“激进”。

这个激进,是建立在90%头寸极端“保守”的情况下的。

我们往往会采取非常“异想天开”的操作方法,蚂蚁吃大象,刀仔锯大树。蛇吞象咽下非常大的头寸。

包括信用卡空当接龙,零首付,负首付,多层劣后等各手法。

此后,借助于另一个关键词“成本区”。

一般业内定义, 成本区140%。

脱离成本区,意味着安全。

每一个人定义的成本区不同。我们的是+40%

涨了40%以上,我们就认为“ 安全 ”。脱离成本区,房价再跌也不容易亏本了。

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是“成熟一单,解决一单”。

任何一张单子, 可行性分析时你可以“异想天开”,操刀操作时你可以“侵略如火”

给你10%的流动资金,爱怎么玩都可以。本阵不动。

等你脱离成本区后,我们再开始下一单。 [1]

这样,我们每一张单都是 极度疯狂的暴利 。但是又维系了整体的安全。

同时,也顺带回答了一下社会上的一个疑问。“炒房会破产么”。

自从2003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媒体小编,日盼夜盼做梦的就是“房价大跌,炒房客纷纷跳楼”。

如果你和他说久哥撩妹的故事,小编们更要惊诧纷纷, 不崩没天理了。

而事实上呢,实际情况是“90%的保守,10%边缘锋锐”。

你最后的一二笔单子,的确是成本很高,利率很高,风险也很高。但这是“边际效应”。

在冰川底下的,是你的 低成本本阵不动如山。

三)替代效应

“资金分层”的另一个含义,则是资金的“替代效应”。

通俗点说,不停用低成本资金,替换掉高成本资金。

好比现在市面上,御用中介紧急打电话给你,出来一套笋盘。

下午五点之前要付100W,锁死房源。

一周之内补齐200W。然后慢慢交易。

“瞬间之内”调度一百万,这个难度就卡死了90%的屌丝。

以快打慢,在实战抢房中用家从来都不是炒家的对手。

可是你“迅速调集资金”,对于自己也是挺内伤吐血的一件事。

因为你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自有资金,许多都是向朋友借的。

借得急了,利率会直线上飙。一路突破10%,12%

但是,真实的资金成本,并没有那么高。

“买房”这种事,每一次买的时候你都觉得敲骨吸髓。仿佛把骨髓里的红细胞都吸干了。

可是人的“回血”速度是很快的。

过了半年,一年,谁也不知道具体的故事是怎么讲的。反正,总之,结果,总而言之每户家庭又会攒了几十万。

当你手中回血时,怎样“还款”,其中就有了讲究。

毫无疑问,肯定是先还“利率”最高的。

也就是那些10 ~ 12%的债务,是最先被偿还的。9%其次,7%再其次。

越是利率高的债务,越优先偿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