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作者:插画师yuugi83
作者 | 李晓木
来源 | 十点读书(duhaoshu)
昨天一位打扮入时的客户和我聊关于“精致”的话题,她最后说了一句:“女人的精致是需要金钱堆砌的!”而我却是那么不认同。
的确我们眼中的“精致”是艺术熏陶出的优雅,美衣靓裙,珠光宝气,玉盘珍馐,小资大调以及每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它都是需要钱的。
只要拥有了足够的金钱,“精致”仿若就是那那信手拈来的副产品。
但我觉得用金钱包装出来的“精致”,就像一捧假花,看着精巧别致,但就是没有动人的灵气。
我所理解的精致,跟有多少钱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
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他的行为,而习惯了的行为又体现他对现实的态度。
在大连上学的时候, 我只记得室友D,从很远的地方来。据说,她要是回一次家,得先坐火车,再坐汽车,还得背包步行几公里,总而言之,他的家乡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偏僻。
一个静谧的黄昏,她给我们讲她母亲的故事。透过她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位命运多舛、在困境中不屈的清瘦美丽的母亲。
D的母亲常说的一句话:
人可以穷,但不能糙
。
她给D亲手做白衬衣、碎花裙,让穿着粗布衣服的D在艰辛中明白什么是整洁精致。
D说,母亲的态度让她知道,只要展开褶皱的纸团,依然可以画出美丽的山水风光。
而我的另一个室友S,是富裕家庭中的“宝贝”。她来上学的第一天,母亲就一口气给她买了很多时髦的衣裙。恕我直言,没有一件穿得利整像样。
她总是把衣服随随便便地一扔,想穿了就皱皱巴巴地套上,头发给人的感觉总是油油腻腻。她最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诶嘛,又乱了。
S总也弄不明白,住对床的室友的D,怎么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干干净净、游刃有余,听音乐,练毛笔字,读名著……
S的床上,横看竖看就是乱,而对面那张床,被叠得像豆腐块,洗得发白的床单总是铺得整整齐齐。
不知为什么时尚美丽的S,和朴素大方的D站在一起,总是略输一筹。也在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有一种叫“精致”的美好气质。
我身边有一位阿姨,已经年过五旬,但是她每天都早起一个小时化妆,细细地绾起发髻,搭配一天的衣衫。是那种即使下楼倒个垃圾,也要美美地涂上唇彩,穿上3-4厘米的空姐低跟鞋。
每晚睡前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已经坚持了近30年。虽然眼角也爬上皱纹,可眼神如潺潺溪流,清澈纯净不含杂质。浑身散发得体、优雅的气质,总是让人有莫名的好感。
我记得她对我说过一句话:女人的精致不是刻意而是习惯和乐趣。
这种乐趣会提高人的活力,大大地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阿姨没有什么钱,却活出了很多有钱人活不出的“精致”。
《上海的金枝玉叶》,是陈丹燕的上海系列之一。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
郭小姐是一位从小“富养”的女孩,接受的是当时最顶级的教育,名副其实的豪门名媛。不过打动我的并不是她尊贵的出身,而是: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建国后郭氏家族的百货公司被收为国有,所有的荣华随风而逝,从前锦衣玉食、应有尽有的千金小姐,从此换上了粗布衣服,开始为了生计而奔波。
最差的时候,是她去乡下劳改,受尽屈辱,干尽又脏又累的活儿。她仍坚持穿旗袍清洗马桶,穿着光洁的皮鞋在菜市场卖咸鸭蛋。
她是那个失去了吐司炉,她却能用煤球和铁丝烤出酥脆的吐司;失去了烤箱,也能用铝锅和供应面粉做出有圣彼得风味的蛋糕的女人。
这一切都不是矫情,那是从骨子里散发的天性。她用“精致”来表达一种坚忍的安静,一种沉默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