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聿学长
哔哩哔哩(b站)关注up主:【子聿学长】,解锁更多 EndNote 小技巧。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跟着子聿走,让天下没有难编辑的参考文献格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子聿学长

DeepSeek|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几个场景

子聿学长  · 公众号  ·  · 2025-02-08 20: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场景一:论文润色

建议打开深度思考模式进行提问,因为最近系统繁忙,在演示过程中,为了保证流畅度,我就暂不打开深度思考。

首先,明确要求

然后,粘贴需要润色的文字

如果不满意,你可以随时重新生成回复。

我们简单比对下润色前和润色后的内容,高下立见。比如,第四句话: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与其抗旱性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叶片面积较小的物种通过降低蒸腾速率来增强其干旱适应能力。 润色就非常好,简洁精炼,又具有学术规范性。

场景二:论文翻译

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顺便进行语言的润色。 因此,可以如上提问。

粘贴需要翻译的文字,翻译后的效果很不错,单看这个「contribute to」就用得很恰当,在学术论文里是一个很实用的表达。

场景三:生成论文标题

标题是一篇论文的脸面,我们可以根据论文的摘要及关键词,让AI生成一些标题,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这是一篇讲如何写论文标题的规范性文件,我总结了其关键要点。
形成以上提问模板。
然后,发送给AI摘要和关键词,择优选择一个标题即可。

场景四:寻找投稿期刊

当写作完成,寻找合适的投稿期刊也很重要,除了使用一些专业数据库的期刊匹配功能,我们或许也可以问问AI。
首先,明确要求。

然后,提供论文的摘要、标题和关键词。

场景五:论文降重

受到生活中某个场景的启发,我原创了一种降重方法,将其命名为: 故事降重法。
在生活中,我们看了某个电影、某本书、或某个新闻后,可能会向他人进行口头的分享,这个分享便可以看作一次降重过程。 因为虽然你会紧紧围绕着主题进行分享,但你的表述方式和原文不一样,而且还会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思考,并引用一些其他的资料。而在论文降重时,恰恰是鼓励加入自己的感悟、思考,和其他资料的,这样重复率便会更低。

所以,对于故事降重法,我们首先可以这样提问。 最好是打开深度思考和联网模式,由于系统繁忙,我暂不打开。

后,提供给AI原文本,AI为我们生成了一则故事。

此时,需要打开新的聊天框,继续提问,防止AI联系上下文,影响降重效果。
然后,将小故事粘贴过来,AI便为我们提供了降重后的文本。
相比于原文,AI使用了更具体的表达,如小型化或针状化,并新增了一些启示性内容。 总体来说,降重效果不错。 但需要注意,毕竟降重后的文本是通过故事转换而来的,在某些表述上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自己进一步核对、修改。

本教程提到的提问模板:

https://pan.quark.cn/s/08c90841432f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可以点赞/在看支持一下!




END


锅巴原创4w字研究生基础资料包,感谢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