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这样的客户层次存在,也有狗剩们的浑水摸鱼,但老板们心里一定要清楚,这肯定不是未来的趋势,只不过是狗剩们的得过且过!
毕竟,
科研是一个科学和严肃的事情。弄虚作假毕竟是很少数的。
经费紧张当然会持续一段时间,或许三年,或许五年,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现状肯定会存在一段时间,但未来趋势一定是质量的天下!
看看小红书里,关于产品吐槽以及避坑的办法比比皆是。这就说明,质量不好的产品到最后是不得人心的。客户终归是会搞清楚,质量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谁也不愿意成为产品的“小白鼠”。
对比那些高级PI,各位看官请想想,为什么国外品牌在很多院士和杰青的实验室里面的地位岿然不动,自然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即便价格偏高,但不能成为白牌的小白鼠,却是这些实验室的共识。所以,
国产替代在这样的客户群体中就是道阻且长!
对于质量问题,很多客户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到小红书里去发泄一通了。订购产品时,销售人员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再加上价格低廉,自然可以打动客户的心。但最后,依然是客户自己倒霉。每个销售人员都是王婆卖瓜,客户自然也就无从知晓这个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如何判定产品的质量好坏,如何让客户提前知晓产品质量,这在目前对于科研客户仍是一个大难题!
前两周,“胖胖细胞笔记”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
科研界第三方测评。。。
》,说的就是生物科研界,已经有人在进行第三方产品测评了。我打听了一下,知道这个公司叫迪普测评。我这个不是在做广告,(迪普测评他们也没有给我一分钱),但我仍然要为这家公司点赞。因为,生物科研界,太需要有人做这个事情了!
生物产品的好坏,不能只看厂家的宣传,也不能只看产品的技术参数(有些产品的技术参数是厂家自己编的),真正要看的是实验效果。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因此,看产品质量好坏,能参考的标准就是前人的实验结果和自己的实践检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实验室使用哪个产品,都是师哥师姐传承下来的。这都是血泪的教训,也是师哥师姐们花费无数精力和费用换来的。如果产品质量好,做出实验就有论文发表了,因此文献引用数据就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之一。另一个标准就是客户实实在在的自己的使用效果评价了。一个产品质量好坏,使用效果好坏,客户才是最好的裁判。因为每个实验从设计,样本,操作以及仪器等,当然包括试剂耗材,都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客户才是最清楚这个产品的好坏的。
我上网看了迪普测评,里面就有文献引用,还有客户评价,他们把每个产品都进行了平行比较,分出了一二三四这样的级别。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科研界的“大众点评”。我认为这样的尝试是很好的,是能够受到客户的欢迎的。
产品质量有了对比,有了客户评价,就自然可以评判出质量水平的高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质量不好的产品自然也就遁地无门了!有了质量好坏的评判,低价格自然也就不成为购买的诱惑了。
这是个好事!各位品牌老板们应该抓住机会,彰显你们的好产品,把劣币驱除出这个市场,还市场以光明!
因此,
质量取胜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方测评也在帮助客户进行产品评价。老板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看准趋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