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茫》电影结束之后,我问自己想写些什么?
一个念头立刻就冒了出来,这个念头特别幼稚的高高的举起手,仿佛在说:写写我呗。
《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在我的人生里起了特别大的转折作用,让我知道原来真诚的写着自己的幼稚,也能找到同类。在那本书里,30岁的我看着自己20岁写的日记,在每一篇20岁的身后写下十年后的感受。
纵使以前的文字幼稚,但多年后有勇气面对阅读,才能看到自己这十年来一点一点的成长。
于是我突发奇想,如果35岁的我真的见到了17岁的自己,会发生什么?不是这种纸面隔空的对话,而是真真实实的面对面。
我会告诉他,自己现在的生活?工作好不好?是不是有点帅?有没有存款?买了一辆怎样的车?他的梦想我实现了哪些?又有哪些放弃了?哪一些他很看重的朋友还在?或是早已散落在人海?
这些我都想问,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会相信我真的是十几年之后的他吗?
我认真想了想,如果一个七十岁的人来找我,说他是未来的我,我会相信吗?看长相是否相似太低级了,我指的是我真能接受这个事实吗?我想我应该不会相信未来的我。
所以我觉得17岁的自己无论如何不会相信现在的我。他肯定会觉得我是个骗子。
这么一想,好像这比写青春,写爱情,写奋斗什么的难多了。第一步都无法走出去,谈何未来的故事。
同事陪着我一遍一遍的探讨这个主题的可能性,我看着17岁的自己很执拗的站在远远的地方,一副“我绝对不可能相信你”的模样。
嘿。我突然觉得,那就这么干,你不走过来,那我就走过去,死死的贴近你,让你相信我好了。
故事就这么从200多天前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