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案例是海康威视,也是我们沣京团队2017年的投研成功案例之一,目前我们不存在涉及海康威视个股的利益关系(请重读),今天把它的一些要点摘出来,供大家参考交流。
我们最开始关注到海康威视,是2016年年底深股通开通后,外资在许多交易日里,以日均一亿港币的量在持续买入海康威视,海康的高管也在持续增持。随后我们对于海康威视的基本面做了深入研究,也请了卖方研究员和行业专家开展交流。做好扎实准备之后,我们在2月中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地的调研。调研下来的结果是激动人心的,因为我们在当时可能发现了中国最好的人工智能标的公司之一。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算法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算法的改进和计算机性能的突破,其实是2012年前后开始的。《MIT技术评论》评选出2013年突破性科学技术,其中深度学习位居榜首;GOOGLE的许多项目包括GOOGLE BRAIN都凭借深度学习算法在12-13年实现了突破;2013年1月,百度宣布成立百度研究院,第一个项目就是深度学习研究所。
当然,最有名还是GOOGLE其以深度学习技术为基础的电脑程序 AlphaGo在最近几年未尝败绩。
普通人可能无法理解深度学习算法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对于中国科技行业的重要性。因为当一个革命性的算法出来的时候,这代表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就像当年智能手机系统出来后,对于手机和相关电子产业链的重新洗牌一样。原本领先10年以上的技术优势,在深度学习算法成熟后,一下子被拉短到1-2年以内,因为以前的技术积累很多都成了无用功。
海康威视就是这样的一个受益者,它近几年的研发投入稳定在收入的8%也就是20亿元的级别。公司的人工智能团队在06年成立,但是当时因为数据和算法的缺乏,只能做最笨最辛苦的穷举式建模,在2013年深度学习算法成熟后直接加大投入弯道超车,2015-16年出品成熟的产品(车型、车牌以及驾驶行为检测AI),随后跨界进入人脸识别领域,目前和国内一线团队实力持平。2016年底,海康威视夺得ILSVRC2016里场景分类算法第一名,同时和英伟达达成合作开发人工智能产品。
当算法的差距被明显缩小的背景下,什么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竞争的核心?可能是数据和客户。在这里请允许我举1个无人驾驶的例子:
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在2009年启动,模式一直不变,上系统的同时配备专业的驾驶员坐在司机座位上进行监管,有需要时则随时接管控制权。但是目前为止,谷歌一共只有58辆原型车在路上进行测试,累计行驶里程刚刚超过200万英里。
但是特斯拉不一样,“对于任何一家传统汽车厂商,他们都没有胆量把一个相当于无人驾驶界“半成品”的玩意儿安装在每一辆即将售出的成品车上。但特斯拉却这样做了,而且是第一个。“(某媒体原话)也就是说,特斯拉把那个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1.0版本的无人驾驶系统直接上线,让所有的用户来当小白鼠做实验,收集数据升级迭代。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截止2016年9月,特斯拉的无人行驶里程已超过13亿英里。数据就是”王道“。掌握的数据越多,汽车学习和改进算法的速度就越快,特斯拉目前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呼声已经超过谷歌,即使后者的起步比它早了5年。
这个例子可以充分的解释,当算法的差距并不明显时,数据和用户量才是关键,甚至可以跨过技术上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支付宝/微信起步的比PAYPAL/WHATSAPP晚,但是发展明显更快的原因之一。
所以科大讯飞之前很多人质疑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讯飞输入法的装机量太少,据说目前百度输入法自带的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率已经大幅度逼近讯飞了。
海康威视在深度学习算法上突飞猛进,底气其实在于有钱,每年20亿的研发费用有几个人工智能公司掏得起(科大讯飞为5亿元),研发团队预计已接近1万人,而且很多都是当年的建模算法的老工程师,转型还是比较容易的。更重要的是,在与国际一线团队的算法差距拉近后,海康威视在数据和客户上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第一,它是公安类数据的大头,公安类数据公认是视频类里最优质的;第二,视频类数据整体是有稀缺性的,国外类似的数据资源极少,更涉及隐私问题;第三,一直以来这些数据是无法使用的,包括海康。但是海康拥有了人工智能和智能设备的平台后,它可以把系统放入数据里运行并优化,数据它没办法用,但是优化后的系统它是可以取回的。(类似阿里巴巴没办法拿你的购买数据直接用,但是它可以统计这个商品一天有多少人买,在哪里买,然后用来做分析和优化)。
目前火车站开始采用的人脸识别对比证件照的系统,我专门看了下就是海康的设备,而前几天各地陆续上线的闯红灯的人脸识别系统,我也怀疑就是海康的技术。
讲到算法和技术,海康拥有优势;讲到数据和优化升级,海康依然拥有优势,单单这两点已经足够撑起估值了,而海康竟然还拥有可以大体量可以落地的产品预期。
举个例子,现有的传统安防摄像头想要实现人脸识别,需要将视频传回到服务器进行解析,对于摄像头的清晰度、带宽以及服务器的承受和处理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一个城市少说几万个安防摄像头,想实现人脸识别的各种应用现有的资源是完全无法承受的。但是海康目前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算法结构,它可以把人工智能芯片直接前置在摄像头里面,芯片可以把摄像头拍到的人脸特征做初步整理和识别,算出关键信息后再传回到后台服务器,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对于清晰度、带宽以及服务器的压力,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降为原来的千分之一,而精确度反而有明显的提升。这样的人工智能摄像头,潜在需求极大,而国内目前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
再举个芯片厂的例子,过去对芯片进行贴合和封装,在最后的步骤需要人工复检,这种复检是在电脑屏幕上放大后来进行的,非常的高成本。而工业摄像机则可以通过前置人工智能的方式,直接对大批量的产品进行复检,通过学习足够多的坏件案例,直接筛选出坏件报系统,只有极少比例人工智能无法确定的产品才需要人工复检。这个案例的意义同样在于,其他厂商缺乏硬件—系统—人工智能这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看只有海康做的到。
这样,海康威视就从原来的传统安防硬件制造厂商,逐步转型成为一家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软硬件技术兼具的综合科技智能企业。而市场一致预期的业绩增速仍有20-25%,当时我们去调研时18元的股价对应的是0.7倍的PEG,18倍PE。
因此外资当时持续买入的逻辑就非常的清晰了,他们买入的理由是非常单纯的估值切换逻辑,也就是从一家18倍合理PE估值的电子企业,向国际公允的30-35倍PE的科技综合企业切换的逻辑,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业绩确定的白马估值溢价。
反过来讲,海康威视在30-35元附近出现了一定的抛压,也变得更容易理解了。海康威视今年讲的竟然是一个估值切换的故事,是不是有点小惊喜呢?
当然,有人质疑说海康的收入里9成依然是传统业务,怎么能按照整体法给30倍估值呢。这个逻辑其实和恒瑞医药里9成是仿制药是相似的。传统企业的传统业务自然要给传统估值,但是优秀的研发型企业,它的传统业务是现金奶牛以及研发发动机,不能第4个包子吃饱了就说前面3个包子白吃了对吧。
其实今年很多个股的上涨逻辑都是似是而非的,如果能够正确分析和把握中间的核心逻辑和上涨源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投研,这又是一个和简单的PEPB估值关系不大的基本面研究+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
声明:该文章不形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目前不存在涉及海康威视个股的利益关系。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号“月风_投资笔记”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月风投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