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一个视频,时长30分钟,从信贷和货币的角度解释了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通俗易懂。
我太过喜欢,把它下载到手机里,没事儿就拿出来听听。
视频是大师级人物达里奥自己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看完我才明白为什么经济会有周期效应,为什么经济危机差不多十年一个轮回,以及今年的主题—去杠杆,到底是在干什么。
为了帮大家更好地理解
(或者你嫌太长不想看)
,我再视频下方总结了几个要点,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经济是无数次简单重复交易的总和,交易是经济最基础的零件。
在一次交易中,买方可以使用「货币、信用」来交换卖方的「商品、服务、金融资产」。
买方的支出成了卖方的收入,每笔利润都有与之对应的成本。
信用在使用时和货币是一样的,经济社会中同时存在着货币和信用,把两者相加,就是支出总额—这是经济的驱动力。
信用就像一枚硬币,当一笔信用产生,就同时产生了A面信贷和B面债务。
在经济体中,有四种交易主体—个人、企业、银行、政府。
其中,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央妈)。
财政部通过花钱来调配资源;央妈则负责发行货币,并通过利率调节信贷产生的成本。
一个经济体中有三种主要的经济动力,分别是:
生产率的提高
短期债务周期
长期债务周期
把三股动力结合在起来,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了。
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抛开其它动力的影响,生产率提高会使得经济长期缓慢线性发展;
如果前文所说,经济是无数次简单重复的交易的总和,而人们在交易过程中除了使用货币还会使用「信用」。
一旦使用信用,则会同时产生「信贷」和「债务」,也就形成了长短债务周期。
债务是导致经济产生周期的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将在下幅图解释:
为什么债务会产生周期呢?
看起来债务是你和别人借钱,但本质上,债务是你和未来的自己借钱,把未来的现金流挪到现在来用。
如上图左侧,通过信用负债后,你现在可以用来支出的钱凭空变多了,但以后要偿还债务,所以未来支出的钱则相应的变少—于是,短期债务周期就产生了。
同时,因为货币具有时间维度,因此信用的产生(负债)是有成本的—也就是利率。
如前文所说,央妈会通过利率调节债务成本
(利率控制了债务的产生和存在成本)
,从而把短期负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个担起债务周期通常需要5~8年的时间。
而长期债务周期的产生则是人们的天性使然—人们总是倾向于借更多的钱却还更少的钱,当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长期债务周期就形成了。
因为收入也在增长,所以债务负担(债务/收入)一直在以缓慢的速度增加。
当债务负担过大,亦或者短期债务周期使得某个时间段内收入过少,长期债务的压力可能就会快速释放,从而形成经济危机,政府随之开始去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