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经济
”已经成为深圳一个亮眼的城市标签。
来源:RET睿意德
ID:retweixin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第一城。深圳的城市角色从试验到领衔,我们看到未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更多元化可能的城市潜力。
在由滴滴出行、大众点评等网站综合评分得出的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中,深圳的城市夜生活指数仅次于上海,
排名第二
,“夜经济”已经成为深圳一个亮眼的城市标签。
▲
点击查看大图
经过夜间时段商业活跃度的比较筛选,我们确定以
酒吧、电影院、KTV、健身、夜宵、网吧、演艺、便利店
这八大核心夜生活业态进行研究,对各业态在地理、消费、经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理解深圳夜经济的基础环境,推断夜间商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深圳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夜经济——18:00至6:00,
天黑至黎明时段发生的商业行为,统称夜经济。
深夜经济——22:00至6:00时间段发生的商业行为。
“夜”和“深夜”的界线为22点,绝大多数商铺的打烊时间都集中在22点,22点前后的城市商业环境会呈现较大的差异。
▲
点击查看大图
酒吧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夜生活”的代名词,展现出浓厚的“娱乐、社交、商务”属性,并且在很多大众心目中仍然是“高消费”的场所。随着消费多元化和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酒吧在深圳市场上的表现如何?又展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新方向?
✦
区域消费力分析
城市中心区域聚集最强消费实力,但随着居住人口外溢,关外区域亦呈现出较强消费潜力。
▲
点击查看大图
✦
酒吧类型:夜店
多元化娱乐资源的整合和新传播工具的运用,让夜店走上“网红化”的发展道路。
▲
点击查看大图
-
高昂的前期资本投入和强大的娱乐资源整合让夜店的开店门槛相对最高,因此相对清吧等数量最少;
-
得益于庞大的年轻客群基数和娱乐工具的创新,深圳的夜店发展领先全国;
-
深圳夜店目前已形成“高中低”三梯度格局,根据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弱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形成典型的金字塔分布;
✦
酒吧类型:清吧
社交商务化、产品精细化、场景主题化已成为清吧发展的主流趋势。
▲
点击查看大图
-
清吧的数量在主流酒吧业态中占比过半:2018年清吧在深圳超过600家,占据市场的54%;
-
以品质为导向,具有明显的商务社交属性以及相对较高的消费和年龄段特征;
-
深圳的“威士忌/鸡尾酒”类清吧在2018年开业量超过130家,闭店数则超过40家。个性化发展带来的精细运营成为部分清吧发展的主要瓶颈;
✦
酒吧类型:餐吧
以多元化的内容和服务,实现更多消费时间的占据,成为餐吧类业态的主要运营模式。
▲
点击查看大图
✦
酒吧类型:精酿啤酒吧
啤酒作为典型的社交化产物,对品质的升级追求和个性的精神彰显是年轻客群的新选择理由。
-
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一线城市,深圳是中国精酿啤酒吧发源城市之一,起源于2013年,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消费客群;
-
国内啤酒长期缺乏变化和创新,工业啤酒单一的口感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量已呈多年下降趋势;
-
消费升级在酒吧业的典型表现为对品质的关注和对精神的彰显;
看电影是深圳人夜晚最常见的休闲方式,约家人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已经是很多人每周的标配活动。然而近年来,影院除了技术不断进步之外,经营逻辑始终如一。那么这个看似已经多年不变的的市场,是否还有值得挖掘和创新的方向?
✦
深圳夜间观影现状
不眠之城:深圳夜场电影活跃度排名
全国第一
▲
点击查看大图
深圳夜场电影总场次领跑全国
:深圳每天上映的夜场电影达到了1078场。这也意味着,每个晚上在任意一家深圳的电影院中,平均都有6场夜场电影可供选择。
深圳凌晨的平均散场时间最晚
:在2017年夜场电影总场次数大于30000场的城市中,深圳平均散场时间最晚,为01:17。
✦
连锁院线——夜间运营情况
深夜时段的观影者可能成为商业潜在消费客群,为延长商场营业时间、提升商业盈利能力提供新的思考点。
▲
点击查看大图
商场每日结束营业时段一般为22:00,而深圳影院平均散场时间为凌晨1点以后。
按电影平均时长2个小时计算,商场结束营业和最晚夜场电影开场期间平均有大约1个小时的潜在消费时间,随着夜场电影时间的延长,夜场观影人群为店铺带来潜在消费可能。
▲
点击查看大图
以2018年新开业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和CGV影城为例,夜间22:00-03:00时段,电影院服务了大量观影者。以人均票价60元计算,百老汇电影中心每日22点之后在电影院观影的平均人数大约为3500名,CGV影城为2800名。
✦
连锁院线——营收影响因素——影院规模
影院规模与营收能力非正相关,从单位营收来看,500-1300个座位的中等规模影院收益更优。
▲
点击查看大图
盘点深圳单座票房高于20000元的影城,其共同的特点除了都在重点商圈、热门商场、拥有先进设备外,更为突出的特征是规模较为适中。
-
南国影城603个座位、UA影城968个座位、百老汇cocopark影城772个座位,这三个影城的单座票房均突破30000元/座;
-
星美影商城的影院总座位是391个,其单座票房为5087元/座;
-
603座的金光华影城为单座票房收入冠军,达36000元/座;
-
南山保利广场保利国际影城(2560座)单座票房13000元/座,不及大中华保利影城(1496座)的15000元/座;
✦
连锁院线—营收影响因素—空间体验
影院不再是单纯的观影功能空间,场景主题和空间设计成为新的消费吸附流量入口。
▲
点击查看大图
✦
连锁院线—营收关联因素—观影体验
多元化观影体验和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成为新兴影院的快速攻城略地的重要武器。
市中心区的大多数影院已开业多年,建筑工程条件已固定,老影院若引进新影院技术,将面临极长的调改时间和整改成本,有些新技术甚至无法引入。例如IMAX需要的大通高空间,老物业就没有引入条件。
具有地段优势的影院虽然可以凭借地段优势获得大量收入,但若在技术、空间、内容等各个方面不保持进步,当面对新兴影院更多元化的观影体验时,老影院的客流将可能面临流失。
包厢式KTV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其模式从最初单纯唱歌,逐渐演变成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娱乐聚集地,并成为中国城市夜生活的标志性业态之一。
✦
深圳量贩式KTV数量分布
量贩式KTV整体呈现出
市场规模萎缩和两极化
发展趋势:
▲
点击查看大图
▲
点击查看大图
✦
品牌拓展
2018年深圳新增的高端KTV以非连锁、主题化为主。
将购物中心作为拓展首选,高端的商业平台为KTV的品牌价值提供赋能。
-
宝安壹方城UK KTV以特色主题、网红拍照为核心元素,制造了不同场景的拍照圣地,也突出KTV未来将会以装修主题化的趋势发展;
-
MW派对娱乐空间以6000平方米大面积进驻深圳万象天地,豪华气派的独栋三层娱乐空间,为KTV的多元化模式提供案例;
-
KTV打破以往商场时段性缺陷并入驻大型综合体,成为2018年大型商场主力业态的一大选择。
在科技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的同时,健身也成为了当代一线城市人群的休闲选择,享受自律的自由。随着科技的日益创新,深圳人的健身场所有何演变?又拥有什么特点?
✦
城市运动氛围
活力之城
:综观城市运动环境、运动人群活跃度、健身场所良性运营度三个维度,深圳的城市运动氛围在全国名列前茅。
▲
点击查看大图
✦
运动时段分布
活力之城:深圳是中国夜晚健身人数比例最高的城市,晚上6点之后健身人数占全天运动人数的70%以上,健身已经成为深圳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点击查看大图
✦
行业现状——经营模式
俱乐部大而全,工作室小而美,互联网健身房健身时间便利。
-
健身俱乐部经营面积大,拥有完备的健身器械与配套,健身体验舒适;但会籍制灵活度不足,营业和课程时间较为固定;
-
健身工作室优势是拥有更精准的健身辅导;但面积小、器械少,影响客户健身体验;
-
互联网健身房多为单次零售模式,优势为24h灵活健身时间和较低的课程成本;但与健身工作室一样,存在空间小、器械少的问题。
✦
行业现状——规模现状
由于同质化竞争、人才流失风险抗性低,工作室开店增速快、关店率高。
▲
点击查看大图
✦
行业现状——获利能力
健身俱乐部和工作室的获利能力较为单一,而
互联网健身房获利能力更为多元
。
健身俱乐部和工作室两种经营模式能够获得数量稳定的客户群体,但目前还没有转化更多渠道的盈利模式。
▲
点击查看大图
“一个城市夜宵是否活跃,反映了城市的人气和活力,也是文化、经济、人口、就业、财富、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如果说日本的“深夜食堂”是居酒屋,那中国的“深夜食堂”无疑是人间烟火气十足大排档。
✦
城市现状
统计城市夜间21点-凌晨2点的外卖订单占比,深圳名列“夜宵之城”榜首 。
▲
点击查看大图
✦
业态规模
深圳整体夜宵市场规模庞大,总店数超过4.3万家,预估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
点击查看大图
✦
行业现状—连锁品牌入局
众多原本不做宵夜的餐饮企业,开始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或增设子品牌的方式,来探索夜宵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增量市场。
✦
行业现状—连锁品牌入局
宵夜连锁品牌开始成为消费者首选,大品牌的进入将有助于重塑宵夜市场,使夜宵市场逐步规范化。
▲
点击查看大图
连锁化火锅和烧烤品牌成消费者的首选:
-
深圳烧烤TOP20中有12家木屋烧烤,2家个斑马,其余6家烧烤也是连锁品牌;
-
深圳火锅TOP20中,有15家海底捞,连锁巨头海底捞基本占领火锅宵夜市场;
-
传统宵夜未形成标准化,整体良莠不齐,而连锁品牌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凭借稳定的产出和口碑的积累,成为消费者首选;
✦
行业现状—购物中心新宠
宵夜业态正逐步成为购物中心的一大业态选择。
众多品牌餐饮,为迎合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转向关注宵夜时段,延长营业时间,以及开拓新的复合型餐饮进行竞争。商业出现全时段主题购物街区,今年出现的商业纷纷布局宵夜市场,未来宵夜品牌将是购物中心重点招商的选择。
▲
点击查看大图
网吧是无数80后90后学生时代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吧通宵”曾经是很多人最早的夜生活记忆。那么在娱乐途径日新月异的今天,网吧是否能在深圳夜生活中创造新的价值?
✦
业态分层
赛事级网吧位于金字塔尖端,因此数量较少;传统网吧占绝对多数。
▲
点击查看大图
✦
业态分层—基础级
人口构成与消费水平决定深圳网吧市场分布,产业人群成为主力客群。
▲
点击查看大图
宝安、龙华、龙岗三区网吧数量显著较高:
中心三区网吧数量较少:
✦
业态分层—赛事级
行业头部品牌寻求网吧空间多功能化
▲
点击查看大图
在物质丰富的当下,演艺成为夜晚城市中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一部舞台剧,一场音乐会,就能治愈在生活中纷扰迷茫的心灵。
✦
演出时段
深圳的演艺舞台剧和Live House音乐现场基本集中在周末夜间。
▲
点击查看大图
演艺活动基本集中在休息日夜间。
大部分话剧和音乐现场的演出时间集中在下半周的夜间,周五的夜晚8点,及周末的下午和夜晚。
统计两大票务网站聚橙网和秀动网近1个月在深圳的演出,舞台剧68%在夜间演出,其中休息日夜间占比52%。Live House则100%在夜间演出。
✦
演艺市场规模
深圳无论是场馆数量和场次排期都与北京和上海有较大的差距,市场规模较小,演艺氛围相对较弱。
2018年,多部名剧原版首次来到深圳巡演;其中不乏原版剧目、名团演奏,但从排期数量上来看,与北京和上海有明显差距。
▲
点击查看大图
✦
演艺市场发展潜力
深圳演艺市场潜在消费群体规模较大:舞台剧和音乐现场在深圳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两个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深圳排名分别为第四、第三。
▲
点击查看大图
✦
剧院——经营现状
演艺是资源导向型业态,深圳Top5剧院囊括了
90%以上
的演出场次。
▲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