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前沿
深度财经分析,最新事件报道与挖掘,为价值而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被男朋友偷穿过的袜子,很难看不出来....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苹果,爆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前沿

负债1.1万亿,万科宣布遇到经营困难

华尔街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4-15 17:57

正文

中国房企领袖 如何 “活下去


4月14日,在万科举行的针对中金、中信、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券商特定对象调研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万科管理层承认:当前的确遇到了阶段性经营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这是自3月份债务危机被曝光以来,万科的首次公开承认,并表示接下来将立足自救,保交楼。

三大原因致万科受困

在投资会上,万科董事会 主席 郁亮带领总裁祝九胜、董事会秘书朱旭针对万科目前的情况、烟台举报事件、管理层被边控 传闻 等一一做出回应。

从经营情况来看,万科管理层表示,当前万科的确遇到了阶段性经营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但万科已制定一揽子稳定经营和降低负债的方案,能够妥善化解这些阶段性压力。

“我们将首先立足自救,立足自身能力和资源自我化解风险, 对所有在手业务,全部重新打开和检视,分类进行梳理,并制定针对性方案。其次是用足现有的各类融资工具,我们已积极调集各一线力量,以用好用足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化解风险的政策性融资工具。期间我们得到了金融机构的理解、支持、指导和帮助,我们感恩于心。这里我也郑重承诺,万科集团所有项目,将保证按时高质量交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万科目前遇到挑战?万科认为,虽然有外部市场变化原因,但更多是企业自身在宏观情况和行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依然维持扩张惯性,未能及时调整。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尽管万科在行业中最早意识到需要转型发展,提出“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经营理念,并实实在在布局了一批基于自身主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经营服务类业务和业态,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步子过大、操之过急的问题。转型业务超出万科资源匹配能力,过多占用了开发业务资金,规模过大也导致管理能力跟不上,经营目标未能按计划达成。

二是尽管公司在行业中较早意识到高速增长终将结束,但后续行为未能摆脱行业惯性,在不少城市,包括一些重点城市和一线城市,出现投资冒进和失误。在中央明确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要求后,未能对行业普遍存在的“三高”模式进行更为彻底的调整,导致今天出现被动局面。

三是在中央明确做出行业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战略判断,并为行业新发展模式转变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后,万科对融资模式趋势性变化的认识不够全面透彻,集团已经启动了房地产融资模式的调整,但从总对总的信用融资为主转向新的融资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总负债1.1万亿 银行部分借款已展期

截止到2023年12月底, 万科集团总资产约为15048亿元。

在资产细目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其存货状况。其存货总量为7017亿元,占据资产总额的46.6%,较2022年底减少了22.6%。此外,万科对具有潜在风险的项目采取了审慎态度,2023年新增计提了34.9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这直接影响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了29.5亿元,而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共计79.9亿元。

在负债方面, 万科集团期末的负债总额高达11019亿元 ,其中包括有息负债合计3200亿元,占总资产的21.3%,且以中长期负债为主导。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624亿元,占全部有息负债的19.5%,剩余的一年以上有息负债为2576.3亿元,占80.5%。

从融资来源分布看,银行借款占61.7%,应付债券占24.8%,其余借款占比为13.5%。 值得关注的是,在剔除了合同负债后,万科的净负债率为54.66%,这一比例处于相对安全的范围之内。

在3月份的业绩报告会上,祝九胜透露, 银行给了万科宽限期,1-3年逐步转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