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郑的第129篇原创文章~
话说,
在《我从美国人身上学到了啥》里,
小郑写了老美的优点。
小郑说话算话,
今天就来说说
老美的槽点吧!
注:美国地域辽阔,两极分化严重,各个州之间差异很大。本文基于小郑在美国生活工作的一些观察,不可能覆盖美国所有地区,请大家谅解~
👇
NO. 1
-- 糖糖糖 --
在上海出生长大的小郑,一直被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民嘲笑我们魔都爱吃甜的,连做个排骨都要放勺糖。▼
好吧,
不来美国你不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嗜甜如命”。
根据报道,美国人每天消耗的
添加糖
是82克,是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的每天25克摄糖量的标准3倍以上!这就解释了我在《中国小娃在学奥数,美国小娃在干什么》一文里的问题:
美国人运动强度那么大,胖子却还是排全球之首~
喝咖啡
加三包糖
那是标志配置,真不夸张!记得有一次在茶水间碰到一美国同事正在倒咖啡,他放了一包糖然后对我说:我最近减肥呢,所以就加一包糖!无语~▼
美国的甜食,吃过就知道什么叫
甜到齁死你
。
记得小郑前几年去纽约时,兴奋地杀向《欲望都市》里Carrie爱吃的那个杯子蛋糕店(Cup Cake)朝圣。点了个杯子蛋糕,第一口咬下去,我惊呆了!怎么可以这么甜?怎么吃得下去!最后,真的是
自己点的甜品,含泪也要吃完~
还有能甜的让你昏过去的甜甜圈,不仅甜,而且马子大,是我司老美们开早餐会的最爱。▼
不过这样的Donuts已经不流行了!前几天我一个美国同事和我普及说现在流行
Fancy Donuts
,就是把一个甜甜圈做成蛋糕的节奏就对了!大写的服!▼
还有美式Cookie,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和我们常吃的那种脆脆的曲奇完全不联系,
美式Cookie是比你手掌还大、比你手掌还厚的Cookie
,软软的湿答答的,美国人民午餐时最爱的甜点,哈哈哈~
(话说,美国人民喝茶时茶包一直留在杯子里这事我也挺想吐槽的~)
我有个来自越南的同事酷爱做蛋糕,每当他部门的小伙伴有人过生日,他都会亲自做一个来庆生。他告诉我
给美国同事做的蛋糕要比给亚洲同事做的蛋糕放糖量加一倍以上!
否则老美会嫌弃没味道~
为什么老美那么爱吃甜?因为
吃甜食,要从娃娃抓起
~学校里从来就甜食不断,课间休息吃,开运动会吃,搞Party吃,什么场合都要吃!还记得我的好朋友S小姐去小学做志愿者吗派发Cookie吗?▼
小郑怎么办?
添加糖对身体有害无益,小郑坚决少吃
添加糖!
NO. 2
-- 自 大 --
众所周知,老美从小就接受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以后有机会再说),在很多老美心目中(尤其在中部保守地区的老美)
美国就是全世界
、全地球和全宇宙。
先说说
食物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我们大中国的番茄炒蛋,西班牙的Tapas, 日本的寿司,而很多老美(比如小郑在的德州),最爱的还是
永恒的四件套:汉堡+薯条+可乐,还有美式披萨
(不是意大利那种薄底的,是必胜客那种厚底的!)。
美国人对自家四件套的专一,从国内延续到了国外。导致了很多老美,尤其是中部比较保守州的,即使出国旅行出行也非要找四件套不可。尤其钟爱的是美式快餐连锁店,比如麦记和Papajones披萨等。(不过好像我们中国人也是这样,一出国就一定要找中餐~)
记得每次我和同事们去香港出差,我的美国同事们概不理当地的虾饺和云吞面,日日夜夜只去酒店对面的麦记和星巴克把自己了断了。那次我的老美同事走了一半突然停在一家披萨店门口不动了,热泪盈眶地说“
姐终于找到正常食物了(Normal Food)"了
~ 你能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吗?我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不是来吃披萨的啊啊啊啊啊啊~
咖啡
也是一样!
在美国公司里,很多办公室都会提供免费的咖啡,但是淡如水,难喝到可以让我原地爆炸!在很多老美(尤其年轻人)心目中,
星巴克是全宇宙最好喝的咖啡
(虽然我觉得星巴克就是牛奶咖啡饮料)
哪怕去了意大利和澳洲这种以咖啡著名的国家,也得满大街地找星巴克才行。
再比如
新闻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美国的电视新闻,基本只报道美国本土的新闻,很少有国际新闻(除非重大国际新闻)。如果你去其他西方国家,比如英国、澳洲等,你会发现人家的新闻是除本国新闻外,包括全世界的新闻。
更不要提
外语
了。老美懒得学第二门语言,或者不屑于学二外的占多数。好在最近这些年,在年轻人中学二外的比例终于有所提高了。
小郑怎么办?
多尝试各地美食
,好好学英语
才是正道!
NO. 3
-- 穿 着 --
作为世界最强国的美国,
却经常被全世界群嘲穿着没品味
(纽约除外哦)。
美国文化的核心是
自由
,和有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欧洲相比,美国人天性更自由奔放,反应在穿着上就
更休闲随意,以舒适实用为主
。也可能是因为美国人更追求效率,觉得时间花在赚钱上更重要,哪有空倒腾这些穿衣打扮。
比如硅谷码农的标准着装,看看美剧《硅谷》的桥段吧。▼
我挑几个重点来吐吐槽:
-发型:睡醒时是啥发型,上班就啥发型;
- 连帽衫:必须印有自己公司的Logo,
暗搓搓地告诉人家自己在哪个牛逼公司上班;
- T恤: 必须印有另一家创业公司的Logo,而这家创业公司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是他本人写的,
再次暗搓搓地告诉人家自己有多牛逼;
- 深色牛仔裤:因为...脏了也看不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多了也就成时髦了!▼
比如美国游客的著名形象:
拖鞋、白袜子和短裤的三件套
,导致一看到这样打扮,大家就知道米国人来了~▼
又比如,曾经不入大雅之堂的Legging不知从哪天起,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变成时髦菇凉出街必备。▼还是那句话,
谁有钱谁说了算!
谁有钱谁定义时髦!
还有,好莱坞明星云集的洛杉矶一带,大概因为天热,最爱穿
夹脚拖
。最近这几年,很多公司居然都允许穿这样的拖鞋去上班,实在不太懂这是为什么。▼
小郑怎么办?
坚持自己的好品味,绝不穿Legging和夹脚拖出街。(链接点此看《我的故事》)
NO. 4
-- 鸡 汤 --
好啦好啦,我是逗你玩的啦。不是上面那种真正的鸡汤,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种
畅谈人生、催你进步的
心灵鸡汤!
大概因为美国竞争非常激烈,人人都拼,所以到处都是人生导师,教你乐观积极,启发你的人生(Inspire your life),
让美国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鸡汤大国-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真的有套畅销书就叫《心灵鸡汤》,由激励性的短篇故事和散文组成,该书的作者是激励演讲大师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此丛书有200多种类别,针对特定的人群,比如母亲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等,
还有得癌症人群鸡汤、护士鸡汤,甚至新娘鸡汤、犯人鸡汤等等...
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覆盖不到的!▼
除了这样的鸡汤书,还有各种人生导师写的励志书籍,在每个书店里都占据重要位置。反正一切都奔着一个目的 -
Inspiring
!▼
懒得看书?那就给你短小精悍的
格言 (Quote)
。你能找到的几乎所有名人(无论是正派名人还是反派名人)都被做成了名人名言,让人思考人生。
玛丽莲梦露畅谈人生;▼
李小龙做你的导师;▼
第一夫人教你如何驭夫!▼
连臭名昭著的杀人犯曼森都有自己的格言!▼
书和格言哪够?美国人还有
好莱坞呢,专门负责给全世界炖鸡汤!
或温馨,或励志,最后坏人死光,好人得胜,有情人终成眷属。
比如小詹詹的那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电影名字就直接告诉你有多鸡汤了!因为英文有句鸡汤谚语:每朵乌云都有银边(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意思就是就算是乌云,也有一道银边。亲,要乐观哦~
看多了实在太烦。以至于最近刚看的一部《三块广告牌》,因为没有任何鸡汤而非主流,我褒以“不好莱坞”而打了5星高分!(链接点此看《好莱坞的虚伪嘴脸》)
小郑怎么办?
但是有时候我就想换个口味不喝鸡汤、改吃肉吃土豆不行吗???
NO. 5
-- 浪 费 --
老美的浪费,说起来也真是罄竹难书。就不说常年开着的马力十足的空调和整日亮着的灯了。
先说
塑料袋
。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部分城市在内,超市购物的塑料袋要另外收费,鼓励大家用环保袋。在美国很多州,至少在我生活的德州和去过的几个城市,
超市塑料袋想拿多少拿多少,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