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寒假即将结束,孩子们又要返回幼儿园了!
可不论新生还是老生,临近开学都或多或少有些
紧张焦虑
。家长们对此很是担心,每天放学一接到孩子,就忍不住问幼儿园里的各种情况。
事实上,
放学路上家长和孩子的聊天是有技巧的。
如果不小心问错了话,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
负面暗示
,加重入园焦虑。
鉴于此,我们与大家分享开学8不问,帮助家长避开与孩子的交流“雷区”,让孩子轻松爱上幼儿园。
早上家长把哭闹的孩子送进幼儿园,下午问孩子哭没哭,让孩子
再次陷入悲伤的情绪中
,加重孩子的不适,使得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更强烈。
建议
:通过
表扬
给孩子鼓励,如,
“
老师说宝宝今天只哭了一小会,真坚强,妈妈相信宝宝明天能做得更好。
”
“
你今天哭了3分钟,比昨天进步了不少呦,我们争取明天不哭了好不好?
”
这样不仅肯定了孩子,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孩子
经历了一个寒假的“自由”生活之后,会对幼儿园集体生活不适应。而老师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常规。家长这样问容易
让孩子为自己找借口
,打击上学的积极性。
建议
:家长可积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依此作出应对,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同时认真
倾听孩子的心声
,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特点,可能会与伙伴发生冲突,却不记仇。家长的这种询问出发点是好的,却在不经意间把孩子放在了与伙伴对立的位置上,
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
建议
:我们不妨直接
问问孩子与小伙伴们相处如何,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或问问孩子班里有没有新同学转入,大家一起分享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或事情。
这些话题都是孩子
感兴趣
的,让消极情绪一扫而光,也让孩子期待上幼儿园。
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基本形式,
寓教于乐
。
通过各种活动,老师帮助孩子在玩中培养认知、运动、创新和社交等学习知识时必备的能力。可是孩子太小,根本就说不清老师“教了什么”。
建议
:为避免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尽量不要问这类问题。
家长可以直接与孩子交流当天的
游戏或各种课程
,了解幼儿园的教授内容,还强化了孩子的愉快心情。
寒假结束,孩子突然离开父母,肯定会有些不情愿。这类提问唤醒了孩子的不愉快经历,会让孩子更委屈,加重厌学情绪。
建议
:家长可以主动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
优点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如,
“
你们教室里的那只大熊好可爱呀
”,
“
操场上的大滑梯看起来真好玩,妈妈也想去滑一次呢……
”
在孩子眼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他们的判别标准未必与大人一致。而且幼儿的一日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这样的
问题范围太大
,孩子不知如何回答。
建议
:家长的询问着入点要小一些,同时注意给孩子一个正向引导。
如,“
今天什么事最让你高兴呢?
”
“
老师今天教你们折小狗了?妈妈知道你最喜欢手工课了……
”
幼儿园的饮食可能不如家庭准备得丰富,但一定会
保证营养和卫生
。孩子初入园,略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影响食欲。老师也会在这方面多注意,保证孩子们吃好饭。
建议
:家长可根据老师在班级群或幼儿园的通知等信息,
留心孩子的饮食。
放学时,根据菜谱和孩子交谈:“
让我猜猜,今天你们吃的蘑菇对不对?
”
看到孩子一脸的惊讶,在孩子兴致比较高的时候教给孩子
营养、卫生
等知识,让孩子明白好好吃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