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产业评论
业内最专业、最优秀,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及综合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产业评论

黄震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文化产业评论  · 公众号  ·  · 2024-08-07 21:35

正文


第4298 期三川汇文化科技

点上 方蓝字「三川汇文化科技」关注并星标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和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与文旅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数字文旅经济迅速发展。数字文旅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科技与文旅的融合创新和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主要动力,形成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治理现代化的新经济形态。其转型发展既面临重要机遇,也存在新的挑战。



作者 | 黄震方( 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第一旅游网




一、文旅产业数字化的主要机遇


1、文旅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文旅技术工具化和产业数字化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和迭代更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不断深入,推动文旅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促进了文旅新基建发展,提升了文旅科技含量,使得文旅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强大的技术平台和技术工具,并使得文旅信息的获取、传播和使用更加便利。 同时,数据成为新的文旅资源和发展要素,通过文旅数据的资源化转化、数字资源的产品化开发和数字产品的价值化实现,形成了数字文旅新经济,增强了文旅创新发展新能力,引发了文旅产业变革、结构变化和动能改变,提升了文旅新质生产力,为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优化的机遇,推动文旅数字产品化和数字体验化

数字化转型将为文旅行业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通过引进和嵌入数据技术,创造了沉浸式、交互式、智能化的文旅新产品、新场景和新空间,激活和催生了众多文旅新业态。 文旅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更多的文旅消费新体验、对客服务新方式和产业发展新模式,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文旅消费体验内容,提升了文旅消费体验质量。
3、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创新的机遇,推动文旅数字产业化和多链协同化
一是数字化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如O2O、共享经济等),可以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文旅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拓展文旅市场空间,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了文旅产业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二是推动文旅数字的产业化发展,即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提供更多的数字文旅技术、产品、服务,推动传统文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升级转型,实现文旅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重构文旅产业组织模式,数字技术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和重组融合,帮助文旅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和重构组织模式,形成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的产业组织模式;可打破传统产业模式的制约,大幅度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数字驱动的新价值链,并可促成文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多链协同,推动文旅新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网络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和产业规模,构建现代化的文旅经济体系,创造更高水平的产业综合价值。四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降低营销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4、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提升的机遇,推动文旅服务智慧化和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时空上可打破传统服务局限,在效能上可提升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在形式上可丰富公共服务载体,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可实现文旅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文旅企业可运用大数据助力企业决策,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运营,改善企业营销效果;可借助数字技术加强文旅安全和服务质量监管,强化风险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数字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文旅产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

1、信息处理与数据管理的挑战
一是信息过载问题,海量文旅信息难以筛选和消化,导致信息过载并干扰了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有效利用;二是虚假信息问题,网络传播速度快,文旅虚假信息难以辨别和遏制,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文旅信息生态与传播环境;三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导致消费者隐私受到威胁和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四是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导致网络安全存在隐患;五是数字孤岛与数字鸿沟问题,数据难以联接互动与共享,不同主体、不同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亟待弥合等。

2、技术瓶颈与数字转型的挑战
近年来,数字技术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新技术在文旅场景的应用还不充分,技术瓶颈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我国文旅企业大多固守传统的文旅发展模式,数字文旅发展意识不强,对数字技术不够敏感,科技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存在数字文旅概念化、技术应用表象化、数字产品单一化、数字产业初级化等现象,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协同程度相对有限,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如何突破文旅发展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转型和数字经济升级发展,是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人才缺口与就业问题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文旅发展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动化和智能化导致传统岗位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新型岗位需求大量增加,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就业压力增大。而文旅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通晓文旅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文旅运营能力,还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事实上,此类人才严重短缺,导致文旅数字化转型难以落地。因此,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加强数字文旅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数字思维、数字知识和数字技能和创新精神,以更好地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全新挑战。

三、文旅产业数字化的主要对策

1、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动数字治理现代化
加强文旅数字治理顶层设计和文旅数字制度建设,健全文旅数据权属确认、数据交易、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监管等制度与法规体系及数字化监管体系。加强数字文旅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数字文旅标准体系,提高数字文旅标准推广实施效果。加强文旅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切实维护文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消除“数据孤岛”,尽量弥合“数字鸿沟”,有效释放“数字红利”,推动不同主体、不同平台及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数据联通、整合、合作与共享,共同推进文旅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
2、加快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
应加强数字文旅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开发研究,以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应用为导向,围绕5G通信、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导航、“3R”(VR、AR、MR)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元宇宙、大模型等新一代关键技术,探究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模式,推进文旅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以数据技术为核心支撑,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度融入绿色化、打造数字核心及释放人才活力为重点,建立与文旅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大力发展数字文旅经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化融合,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深度发展,并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制度改革优化、要素创新配置、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文旅新质生产力提升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3、深化文旅数实融合,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积极推动文旅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全面升级,提升文旅经济的发展韧性。引导文旅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激发文旅企业融合发展活力。聚焦数字文旅核心产业,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文旅数字产业化,提升文旅数字产业价值链。有效激活文旅数据要素潜能,积累和扩大数据资源(资本),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流动起来,提升数据价值及数据要素赋值文旅发展贡献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持续优化文旅行业管理和服务,提升文旅数字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文旅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4、培育数字文旅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数字素养
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文旅行业数字化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应进一步深化数字化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数字文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文旅科技跨界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批文旅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深化数字文旅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院校根据需要增设数字(智慧)文旅专业,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文旅学院、数字文旅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制定实施数字文旅专项培训计划,提升文旅从业人员的数字意识、数字知识和数字技能,加快完善文旅数字化人才职业技能认定、执业资格审查、评价考核制度,健全数字化人才荣誉激励机制,为繁荣数字文旅,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 加强数字文旅研究,强化数字文旅理论支撑

(1)文旅研究的数字转向
在数字化日益普及的当下,文旅研究不可避免地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应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文旅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数字文旅与智慧旅游研究作为文旅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积极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文旅研究的数字转向,深入探讨数字如何重塑文旅及相关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认识论框架,提升数字文旅研究水平,并积极推动“数字文旅学”的构建和发展,推动文旅产业从“数字文旅”向“数智文旅”升级,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2)文旅研究的内容拓展
数字文旅的研究内容涉及文旅数字技术应用、文旅数字产品开发、文旅数字经济发展、文旅数字空间差异、数字技术的文旅影响等研究领域。应结合文旅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国家战略和文旅发展重大需求,深化数字文旅研究,重点关注数字文旅智能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景与模式、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数字技术与文旅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背景下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数字文旅的场景建构与感知(影响)效应,数字文旅的产业逻辑与转型发展路径,文旅数字经济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文旅经济增长模式,数字文旅(智慧旅游)发展对旅游消费行为(体验质量/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数字文旅(智慧旅游)智能服务一体化模式与路径,现代数字文旅产业体系完善与产业模式创新,数字文旅(智慧旅游)发展水平(效应)测度及空间差异,数字治理与高质量文旅目的地服务供给等研究问题,推动文旅研究内容拓展和学术创新。


(3)文旅研究的范式创新
研究范式是科学群体在开展特定的领域研究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在新技术不断发展,新手段不断涌现,新问题不断衍生的新形势下,文旅研究必须不断创新突破。其研究范式也需在传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系统科学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推动研究技术手段和研究范式创新。应重视观测与测试手段的革新,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对文旅科学创新的驱动作用,重视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应用和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为文旅研究的深化和从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视角解决文旅需求与发展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心中有数字,手中有技术
数字经济时代,文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数字)”,手中有“技(技术)”。要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守正创新,推动融合发展,促进提质增效。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业界同仁关注数字文旅、研究数字文旅、参与数字文旅实践。让我们积极贯彻新理念、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运用新技术、打造新场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发展新经济、提供新服务、探索新模式、培育新动能,共同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文旅研究数字化转向和全域文旅高质量发展!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以数字经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社群生态新探索:数字游民如何共建理想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